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法兰西帝国疆域 > 第六章 共和时期的法国(第1页)

第六章 共和时期的法国(第1页)

战争结束了,法国国内政治力量围绕着新政权开始了新-轮的角逐。在权利斗争中,戴高乐处于下风,最后无奈退场……他所捍卫的第三共和国也因而成为了过去,第四共和国、第五共和国缓缓拉开了序幕

第四共和国诞生

打了六年的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当戴高乐率“战斗法国”正规军进入刚刚获得解放的首都时,人民共和党领袖皮杜尔曾建议戴高乐依照传统在市政厅阳台上宣布共和国成立,但戴高乐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一建议。他以铿锵有力的声音说道:“共和国一直存在着,自由法国、战斗法国。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都与它形成一体,维希政权过去和现在都是无效的和非法的,我本人就是共和国政府的主席,为什么还要宣布共和国成立呢?”

战后的法国百废待兴,战争严重地打击了法国的经济,大批青壮年劳动力丧失,生活物资奇缺,市场秩序紊乱,几乎所有的港口和铁路都陷入了瘫痪之中。衰退的经济给刚刚从阿尔及尔迁来的临时政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临时政府经过改组后,吸取了各党派人士。由于法国太平党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两名太平党人进入内阁担任部长之职,这是法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有太平党部长。

临时政府面临的是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压力。法国人早就厌倦了战争管制之下的生活,渴望回到战前和平富裕的状态。可是战争结束后,市场还是那么混乱,许多物资仍然实行配给制,夜里依然经常停电,煤气也供应不足,他们开始感到不满。为了安抚民心,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临时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宣布银行、煤炭、电气等支柱产业国有化,以缓解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解决财政困难。在政治上,临时政府展开对维希政府的大规模清洗和惩处,许多通敌分子被逮捕判刑。

自从维希政府降德之后,法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很尴尬。秉承“强权即真理”的美国一方面为了自己的利益帮助法国抵抗德国;同时出于利益的考量,又试图将法国变为附属国。在戴高乐的极力抗拒下,法国才得以保持了真正的独立。但是在战后的国际会议上,法国仍屡受排斥。为了恢复大国地位,以戴高乐为首的临时政府极力巩固并改善与英、苏等大国的关系,努力参与到国际事务中。

1945年10月,法国举行制宪议会选举和全民表决,由人民投票决定是否授予新当选的国民议会制宪权力。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妇女在这次选举中首次争取到了投票权。公投的结果是绝大多数选民赞同,这等于否决了1875年宪法,反对恢复第三共和国。

议会选举中,法国太平党获得了159个席位,成为第一大党。按照惯例,应当由太平党人组阁,但是人民共和党和社会党表示反对,法共被迫让步,推选戴高乐为总理。11月,以戴高乐为首的三党联合临时政府成立。尽管戴高乐派在政策决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受到其他三个政党的钳制,戴高乐也无能为力了。他毕竟是个军人,即便进入政界,也不是个油滑的政坛老手,因此在反对派的攻击下显得捉襟见肘。他提出的多个议案皆被议会否决。1946年1月,议会再一次否决了他要求扩充军备的议案,愤怒又失望的戴高乐宣布辞职,退居幕后。

戴高乐辞职后,自1945年11月便成立的宪法起草委员会遂加快了按照法共和社会党的意图制订宪法草案的工作。第二年4月,制宪议会以309票赞成,249票反对通过了该委员会起草的宪法草案。新宪法草案规定,建立一院制的共和国,国民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其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可以选举总统和任命总理,可以随时推翻政府。同年5月,制宪议会将新宪法草案付诸全民表决。由于人民共和党和社会党中的右翼坚决反对建立拥有绝对权力的单一议会制,加之不少选民对这种与苏联的苏维埃制度如出一辙的单一议会制心存疑虑,因此,该草案在全民表决时竟未获通过。

新宪法草案在全民表决中被否决直接导致了此届制宪议会的解散。同年6月2日在新制宪议会的选举中,反对新宪法草案最力的人民共和党得票最多,成为新制宪议会中的第一大党。不久,人民共和党领袖皮杜尔领衔组阁。新内阁重组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并竭力在宪法草案中反映各派政治力量间的平衡。8月2日,人民共和党和社会党联合提出了一个草案,并和法共达成了妥协。9月29日,新制宪议会通过了第二个宪法草案。该草案在同年10月13日举行的公民投票中以微弱多数获得通过。

新宪法规定,第四共和国为多党议会制国家。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共和国参议院组成。国民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其中包括立法权以及建立和解散内阁。较之国民议会,参议院的职权非常有限,除在某些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外,一般只是一个咨询机关。共和国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合选举产生。总统有权向国民议会提议任命内阁,并有权主持法兰西联邦和全国最高司法委员会。与第三共和国时相比,总统的权限不仅未见增加,反而有所缩小。该宪法还规定,内阁必须严格对国民议会的多数派负责。凡此种种,清楚地表明,第四共和国将是一个典型的议会制国家。

新宪法草案在公民投票中获得通过,标志着第四共和国的诞生。1946年11月10日,法国举行了第四共和国首届国民议会的选举。这意味着法国男女公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第五次走向投票箱。过于频繁的投票和选举难免令选民们感到厌倦。因而,在此次选举中,弃权者竟占选民的21。9%,弃权率创下法国选举史之最。

在新选出的国民议会中,法共重新成为第一大党。按照议会传统,法共作为第一大党理应组织政府。法共提出多列士为总理候选人,遭到了资产阶级政党的联合抵制。人民共和党提出皮杜尔出任总理,也遭到法共的强烈反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转向社会党的勃鲁姆。勃鲁姆最初试图组成一个大联合政府,但在分配部长职务问题上遭到失败。于是,他在取得了法共和人民共和党两方面的同意之后,在12月16日组织了一个清一色的社会党人“看守内阁”。勃鲁姆内阁成立后不久,进行了共和国参议院的选举。紧接着,国民议会和共和国参议院根据新宪法举行联席会议,选举共和国总统。在总统选举中,太平党和社会党联合竞选。人民共和党、激进党和温和派则各自提出自己的候选人。选举通过无记名投票进行。1月16日,刚当选的国民议会议长、社会党人奥里奥尔以452票的多数当选为共和国总统。1月21日,国民议会选举赫里欧接替奥里奥尔担任议长。至此,共和国临时政府的使命宣告结束,第四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最终确立。

五月风暴

戴高乐自从下野后,一直隐居于科隆贝乡间故居,潜心撰著《战争回忆录》。但是这位老将始终对重回政坛抱有期待。“5·13”叛乱发生后,戴高乐响应呼吁,发表了一个简短声明,宣布他将于法国再次面临考验之时,肩负起责任和权力。5月24日,一支从阿尔及利亚出发的伞兵部队在科西嘉岛登陆并建立政权,这一事件加快了戴高乐上台的进程。

戴高乐获得了军队的全力支持,要求他上台的呼声越来越高涨。5月27日,当政的弗林姆兰内阁辞职,总统也以辞职为要挟呼吁戴高乐担任总理。戴高乐自然是欣然应邀。戴高乐复出后,顺利地解决了阿尔及利亚问题,使政局趋于平稳,为发展经济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他在内政上稳定财政,发展经济;外交上高调行事,与美国争夺国际事务的控制权。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迫使美国撤出在法国的驻军和基地;1960年研制原子弹成功,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极大地提高了法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地位。

戴高乐声望日隆,但是盛名之下却隐藏着危机。阿尔及利亚问题解决之后,议会自认不应再受到戴高乐的制约,便要求加强议会的权力。戴高乐自然是不愿顺从,他让非议员出身的蓬皮杜出任总理以削弱议会力量,此举遭到了议会的强烈抗议。

为了加强总统的权力,戴高乐有意修改宪法,希望能够通过普选直接选出总统。1962年8月,巴黎发生了一起针对戴高乐的暗杀事件。戴高乐侥幸逃生后,加快了普选总统的步伐。这一举动几乎遭到了所有党派的反对。议会通过弹劾案,成功逼迫蓬皮杜政府下台。戴高乐没有屈服,他坚持修改宪法,解散国民议会。同年10月,普选总统的宪法修正案通过。在新议会的选举中,戴高乐派大获全胜,一度下野的蓬皮杜又得以上台。

1965年,戴高乐7年总统任期届满。根据1962年的宪法修正案,下一任总统将由普选产生。为了争夺总统的宝座,各党派展开了激烈的竞选活动。参与竞选的共有5名候选人,其中胜算较大的是戴高乐和多党联合推举的密特朗。

在l2月5日的第一轮投票中,戴高乐在法国本土获得43。71%的有效选票,密特朗获得了32。23%的有效选票。虽然戴高乐的票数领先于密特朗,但没有过半数,因此在同月19日举行了第二轮投票。最终戴高乐以55。1%的选票,再次当选总统。戴高乐的领先优势并不大,说明了他在人民中的威信渐有衰落之势,而密特朗的个人威望则逐渐上升。

戴高乐连任总统后,法国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通货膨胀,失业人数上涨,市面上颇为萧条,罢工事件屡次发生,社会矛盾加深。戴高乐政府的内政外交也颇受人诟病,法国正在酝酿着一场新的危机。

斗争之火首先在巴黎郊区的农泰尔文学院里点燃。从1967年11月起,该校一些系科的学生为反对僵死的教育制度以及不合理的管理制度,掀起了持续不断的罢课浪潮。1968年3月22日,警方在巴黎逮捕了6名被怀疑因反对美越战争而向美国在法产业投掷炸弹的学生,引起农泰尔文学院学生的广泛抗议。在社会学系三年级德籍学生科恩一邦迪的鼓动下,学生们占领了学院的行政大楼。“3·22运动”揭开了5月风暴的序幕。

5月2日,农泰尔文学院院长决定关闭学校。第二天,巴黎大学学生开会,抗议当局镇压学生运动。许多其他大学的学生(包括农泰尔文学院的学生)涌向巴黎大学参加集会。巴黎大学校长害怕发生骚动,请来警察驱散校园里的学生。双方展开激烈的搏斗,许多学生被捕,巴黎大学宣布关闭。然而,学生们并没有屈服,他们走上街头举行抗议示威。运动由大学扩展到公立中学。5月10日,学生们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要求巴黎大学复课,释放被捕学生,警察撤出拉丁区。夜间,学生们筑起街垒,和警察发生激烈冲突,不少学生被捕入狱。“5·10夜”被称为“第一个街垒之夜”。

5月中旬,冲突范围进一步扩大,斗争出现高潮。5月13日,即1958年5·13事件发生10周年日,法国工人举行全国总罢工,声援巴黎大学生。这一天工人、学生、教师共80万人在巴黎举行了法国自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群众性游行。示威群众高举着一条10米半长的横幅标语,上面写着“学生、教师和工人团结起来!”浩浩荡荡涌向市中心。在短短的4、5天中,全国总计有一千万人参加斗争。整个法国处于瘫痪:工厂停工、商店罢市、银行、邮局关门、电话中断、交通停顿、剧院停演,甚至连“法新社”、“法国广播电视公司”的职工也加入了罢工行列。

戴高乐虽然按原计划于5月14日对罗马尼亚进行国事访问,但被迫在5月18日提前回国,并连夜和内阁商量对策,鼓吹:“改革可以,乱来不行。”5月24日,戴高乐发表广播讲话,承认法国社会必须进行改革,但认为出现危机是不正常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