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品味孟子 > 第5章 滕文公上(第3页)

第5章 滕文公上(第3页)

“滕国的土地虽然狭小,也有做官的君子,也有种田的野人。没有做官的君子就没有办法管理种田的野人,没有种田的野人也就没有办法奉养做官的君子。在农村请实行井田的“九一”助法,在都邑里实行“什一”的税法,卿以下的官吏一定要有祭祀用的圭田,圭田是五十亩。族中的子弟分田二十五亩。安葬死人和迁移住处都不出本乡,乡里的田地都在同一个井田里。乡里人平时进出,相互友爱;防备盗贼,相互帮助;有了疾病,相互扶助,这样,百姓就会亲热和睦。所谓井田,就是将一里见方的土地划成井字,每井共九百亩,中央的百亩是公田;八家各有私田百亩,共同耕种公田。公田的农活做完了,然后才能做私田的农活,这是因为做官的君子和种田的野人要区别开来呀。这就是井田制的大略啊。至于怎样酌情增减,就在国君和你了。”

[品评]

孟子从国家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的道理,他认为有稳定资产的人才会对社会负起责任来,反之没有任何产业的人则不会负责人。孟子还从供求的角度提出“丰稔多取不为虐,凶年寡取不为少”的概念,当天下丰产,即便官府比去年征收的赋税多,也不会为百姓增加负担;反之,当遇到欠收的年份,就算官府征收的赋税比前一年少,对老百姓而言,仍然意味着巨大的负担。产出的多少决定了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因此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爱民惜民。

4,居庙堂君吏尽其职守

居野者百姓各安其道

[原文]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①,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②。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③,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曰:“然。”

“自为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为不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④,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⑤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⑥,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教民稼穑⑦,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⑧,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放勋曰⑨:‘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