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台。如果每一台挣80块钱的话……”
“那就是288万块。”孔海江替朱铁军把乘法算出来了。
“有这么大的利润?”朱铁军又惊又喜地问林振华道。
林振华点点头:“朱厂长,这应当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吧。如果弄得好,超过这个数字也是可能的。不过,你放心,我们挣了多少钱,一定会按比例向厂子里上交利润的。”
朱铁军真的有些不敢相信:“也就是说,今年厂子里从你们汉华实业公司就能够分到80多万了?”
林振华道:“今年恐怕来不及。现在已经入秋了,电风扇的销售会受到一些影响的。我们现在主要是存货,准备明年五月份的时候开始向市场大量投放。所以,今年chūn节前,我们向厂里上交的利润,估计也就是一二十万的样子。明年最起码是80万吧。”
“这太好了!”朱铁军喜道,“小林,你可真是有办法,这么半死不活的一个劳动服务公司,生生让你弄成了一个聚宝盆啊。你们一年能挣到快300万,咱们整个汉华机械厂一年的产值都没有这么多。今年咱们拿下大化肥成套设备,再加上你们公司给厂里上交的利润,我们今年手头可宽裕得很了。”
林振华道:“朱厂长,咱们厂有了钱,我觉得还是应当拿出一些来改造一下设备。未来这个市场上,技术为王。如果咱们没有一些好设备、新设备,就会缺乏竞争力,到时候像大化肥设备这样的业务,就不一定能够轮到我们头上来了。”
朱铁军深为赞同,他说道:“小林,你提的这个意见非常正确。这样吧,你抽时间了解一下未来的技术动向,提出一个购买设备的单子,咱们每年争取买进几件,逐步地把厂子里的老旧设备更新掉。你看如何。”
林振华道:“朱厂长,这事不应当是我做吧?你看,我现在手边的生产任务这么紧,哪有时间去研究最新的技术走向啊。”
朱铁军一瞪眼,说道:“小林,你可别忘了,你还是技术科的副科长呢,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你们技术科的事,你能推得掉吗?”
林振华挠挠头皮:“对哦,我还是技术科的副科长呢,我怎么把这事忘了。嗯,不对啊,咱们不还有正科长吗?老范哪去了?”
朱铁军道:“老范的知识有些老化了,不如你见识多。我听说,你现在天天在家里读英文书呢,咱们厂要搞现代化,还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
“呃,好吧,我尽量吧。”林振华无奈地答应道。
朱铁军道:“小林,你可要搞清楚自己的身份,你的工资是由我汉华机械厂发的,不是汉华实业公司发的。现在公司的利润虽然很大,但咱们汉华厂这边的事情也很重要。你不能把jīng力都放在公司里,要多花点时间回厂里来完成本职工作,知道吗?”
“Yes_Sir!”林振华向朱铁军行了一个香港jǐng察礼。
临离开汉华实业公司的车间时,孔海江悄悄地对林振华说道:“小林,我打听一下,你们这个电风扇的出厂价,是多少?”
“谁想代理啊?”林振华下意识地问道。这些天,他脑子里想的就是代理问题,虽说时下电风扇的产量还非常有限,不到急于开拓市场的时候,但建立自己的代理渠道,是迟早的事情,而且越早下手,就越能够得到先手之利。
“什么代理?”孔海江道,“就是我自己家里想买一台,你给个出厂价吧,这点面子你得给我吧?”
“老孔,你这话就见外了,就你一个大主任来,怎么也是一个成本价吧,我还能挣你的利润?”林振华仗义地说道。
孔海江大喜:“小林,我就知道你这个人够意思,成本价多少?”
“100块,怎么样,合适吗?”林振华说道,这一点他倒没有骗孔海江,他这一台电风扇的综合成本,也就是100块钱的样子。
孔海江连忙答道:“合适,太合适了。小林,你给我留一台,我下班就回去拿钱给你。”
林振华道:“老孔,你别急,我这还有一个通知,想麻烦厂广播室广播一下,你看合适不合适。”
116 关系学家
“政策好来人添劲千村万户笑盈盈不呀不靠天来不呀不靠神一把来钥匙哟开金门开呀金门……”
中午时分,汉华机械厂的高音喇叭一如既往地响了起来,先放了一段李谷一唱的红歌,接着,就听到广播员用那带着丰华口音的普通话开始发布一段通知:
“全厂的干部工人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厂劳动服务公司生产的睡莲牌电风扇已经投产。为感谢全厂干部工人同志们一直以来对劳动服务公司的关心,劳动服务公司特规定,本厂干部工人同志凡需要睡莲牌电风扇者,均可按照成本价100元购买,每名在岗职工和退休职工限购一台,yù购从速。”
“我倒啊,让毕敏写个稿子,怎么写成这样?你还能更没文采一点吗?”林振华听着大喇叭里的通知,真是yù哭无泪。没办法,汉华实业公司还真找不出一个好笔杆子,会计毕敏勉强算是有点文化的,写个稿子出来,也是充满了宣传腔。
不过,汉华厂的工人们却丝毫不觉得这篇稿子有什么不对的,他们从中听到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利购买到一台低价的睡莲牌电风扇。这种电风扇大家已经看过了,着实是非常好看,据说市场价要卖到248块钱,如果厂内价是100块,那可就是天大的便宜了。
对于电风扇的质量,大家都是非常放心的。汉华公司的青工们反映说,林经理对于质量的要求非常高,质检环节一个接一个,稍有点问题就要返工,而且质量问题与生产人员的工资直接挂钩,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出一点岔子。在这样的严防死守之下,想找台有缺陷的电扇都不容易。
有便宜占的时候,谁也不会放过,仅仅一天时间,在毕敏那里登记要购买电风扇的,就已经超过了500人,占全厂工人总数的95%以上了。有些人家是买了自己家里用,有些则是想着帮亲戚朋友买下。在那年代里,有关系能够买到便宜货,也是一种资本。能够以成本价购买一台电风扇这样的机会,没有人会白白扔掉的。
这个成本价销售的政策,是林振华在请教了几位老人之后做出的决定。汉华实业公司名义上是dú lì的,但其与汉华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风扇投产之后,来找林振华开后门买便宜电风扇的熟人就络绎不绝。褚红阳等人作为公司的中层干部,也同样受到了sāo扰。
在这种情况下,林振华最终宣布,一次xìng地向厂里的职工提供一次优惠,每人限买一台,再想多要,就对不起了,最起码也提按着出厂价180元购买。这个政策对于全厂职工一视同仁,无所谓远近亲疏。买完这台之后,再有什么非份的要求,那就免开尊口吧。
这个政策推出来之后,林振华自己也以身作则,坚决不给自己的亲友批条子。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还请准岳父杨chūn山和他唱了一出双簧。
按照林振华编的剧本,杨chūn山选了一个公司里人最多的时候,来到公司找林振华,说有一个杨欣的远房舅舅,听说外甥女婿有点权力,想以成本价买一台电风扇自用,问林振华是否可以。
林振华当即表示毫无问题,并叫来毕敏,让她收了杨chūn山100块钱,发出去一台电风扇。杨chūn山前脚刚走,林振华就从自己的兜里掏出了80块钱,交给毕敏,让她把刚才那台电风扇按出厂价入帐。
这场戏,在林振华的默许甚至暗示之下,经毕敏之口传了出去,迅速地传遍了整个汉华公司。于是大家都知道了,自己的经理对于规章制度也是严格遵守的。连经理尚且如此,何况于自己呢?那年代的人相对都比较单纯一些,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yīn谋叫作“作秀”。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