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站奴身上跳舞vk > 第18章 收获颇丰(第1页)

第18章 收获颇丰(第1页)

宁古塔易帜,代表着义军拥有了第一座大城市,也是一座易守难攻的重要军镇,可作为抵挡清军进攻的屏障。

而威虎山则将处于大后方,能够安心发展而不受侵扰,作为首都这是至关重要的保障,这便是易小龙在东北崛起的第二步棋。

同样值得称赞是战场附赠的战利品,不仅城内大量的资源都归了义军,并且城内还有六万汉人奴隶,能为义军带来大量的兵员补充。

那些八旗俘虏他自然是不敢用的,但是可以安排他们去宁古塔矿场继续开工干活,也算是为义军尽了一份贡献。

伤员和俘虏正在紧锣密鼓地清点中,战利品也有后勤人员负责收集,易小龙总算是闲下来了。

但易小龙忽然想起一件事,马不蹄停地去到了城中的书院龙城,这书院最开始是流放到宁古塔的吴兆骞所开的。

顺治十四年,清廷发生了科举舞弊案,史称“丁酉顺天乡试案”。

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人贪财纳贿,在考场内互相翻阅试卷,照事先拟好的名单决定取舍。

发榜后,考生不服,到文庙去哭闹,顺治听闻此事大怒,下旨将纳贿考官立斩,抄没家产,涉嫌考生也都被夺功名,斩首示众。

吴兆骞本来跟这案子没啥关系,但却无辜被牵连,因为考虑到他似乎确实清白,保了一条命,被判流放宁古塔。

好在吴家世代为官,买通了押送的官差,在流放的路上并没受大罪,还写了不少诗表达郁闷的心情。

后来宁古塔突逢战事,吴兆骞也就被拉去服兵役,不过因为他们家有钱,托人花钱在宁古塔将军身边当了个书记员,远离战场,一来二去跟将军还混熟了

将军觉得好不容易来了个有文化的人,就不让他在前线舍身犯险了,于是让吴兆骞来家里当家庭教师。

这书院便是是巴海资助吴兆骞开设的书院,他让朋友都住过来陪着自己,生活惬意,时间一长,周围村的孩子都来他这儿读书,据说还有中举的人。

但吴兆骞在去年经纳兰性德与其父纳兰明珠的全力营救下,已经回到了江南。

目前书院是其弟吴兆弿在经营,书院内有百余名书生在读。

易小龙心想义军现在缺少文人,看看能不能将其收到自己麾下。

但是由于今日义军杀入宁古塔,大街上早已乱作一团,书院的学生早已四散而逃,只剩得吴兆弿独自一人坐于书院庭内。

易小龙示意手下在门外等会,自己则缓缓走入书院,只见吴兆弿在庭内悠闲地靠坐在庭院石桌,手里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吴兆弿边看还边呢喃着什么,“妙哉,妙哉!”原来看的正是一本张缙彦所著的《宁古塔游记》。

没错,就是张缙彦,他本是前明兵部尚书,在崇祯帝自缢殉国后,他自认已经无力回天,便大开城门放李自成进城,后来又降了清,最后被判流放宁古塔。

不过张缙彦带着大量图书和歌姬十人出关,到了宁古塔之后,张缙彦加入吴兆骞建立的诗社。除此之外,还经常出游,还撰写了《东京》一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