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在日军后方建立起巩固的阻击阵地,把日军各个战略集群彻底地割裂开,并且开辟出适宜飞艇和武装直升机降落的临时机场,飞艇将全力运送部队到苏门答腊岛。然后从背后杀向海岸附近的登陆场。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空降作战!
由于空投的时间是在白天,尽管地点选择在日军兵力薄弱部位,但依然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日军赶赴空降点对空进行射击。
日军士兵顶着低空中盘旋的武装直升机以及战斗机、强击机的火力,不顾一切地向着天空射击,虽然其中大多数子弹都打在了吊挂稻草人的诱饵上,但还是有运气不好的空降军官兵在空中成为了一具漂浮的尸体。
而在苏门答腊岛中部水网密集区降落的伞兵,更是有一部分径直落进了湖水和河水中。并最终在随身携带的武器装备以及降落伞的拖累下。淹死在湖水里。至于那些能够幸运平安着陆的空降军官兵,他们需要面对的危险并没有过去。接下来,他们必须抢在日军地面部队合围之前,完成部队的集结,设置阻击阵地,等待后续部队的到达。
由始至终,武装直升机都在努力压制日军的反扑,而一旦发现日军的防空火力,得到通知的战斗机、强击机和轰炸机就猛地扑过去,进行精确的打击,确保武装直升机的安全。如果附近没有战机助战,武装直升机则会发射自身携带的“彩虹”I型空对地导弹,将地面的威胁拔除。
在掩护空降军部队顺利进行投放的同时,海岸线附近不计其数的轰炸机和强击机在对日军海岸防线以及位于港湾、河口位置的日军舰艇实施轰炸。
由于安家军空军的巨大威胁,日本海军不敢在苏门答腊岛部署作战舰只,负责东南亚群岛海上防御的西南舰队只能以轰炸机航程外的泗水港为母港,以爪哇海、南海、苏禄海、苏拉威西海等海域为巡航及作战地点,只是在马六甲海峡苏门答腊岛东岸近海地区简单地配置一些运输船和少量由民用船只改造的用来发起自杀式攻击的小型舰只。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根据意大利技术建造的没有返回舱的“自杀式”人操鱼雷。
安家军强大的空军,继消灭日军于苏门答腊岛上的陆海军航空部队后,又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所有停泊在港湾和河口区域的日军水面舰只,但没有人意识到,此刻海平面以下还隐藏有大量“自杀式”人操鱼雷。
顾名思义,人操鱼雷就是由人驾驶的鱼雷,采取的是“玉石俱焚”式的攻击。可以想象,当安家军的登陆舰只抵达时,这些“自杀式”人操鱼雷将会对安家军的登陆作战造成一定威胁。不过,由于日军弄不清楚安家军确切的登陆地点,这种数量众多的“自杀式”人操鱼雷只能分布到漫长的海岸线上,局部地点能够动用的数量相对有限。
第一波登陆作战发生在石油港口杜迈。
中午十一点八分,安家军渡海运输舰只在护航舰队的护卫下,出人预料地出现在杜迈港外,而日军甚为倚重的北部鲁帕岛上的三座炮台却没有开炮予以攻击。
就在驻守杜迈港的日军错愕不已的时候,安家军的登陆战已经发起,在登陆舰艇的运送下,成千上万的安家军官兵顺着港口两侧的沙滩冲上岸去,轻轻松松就将日军的防线突破,随后两路大军一起向中心位置进行攻击,于一个半小时后顺利攻占杜迈港最后一栋大楼。全歼日军一个步兵旅团。
直到此时。日军依然不明白为什么鲁帕岛上耗费巨资修建的三座炮台会没有对安家军的登陆舰队进行攻击。
原来,早在进攻发起前一个月,安家军海军“绿狐”特种大队便摸上鲁帕岛,悄悄清除日军部署在岛上的明岗暗哨。昨天夜里,在“绿狐”特种大队接应下,安家军海军陆战第一师在鲁帕岛西北角上岸,一路向南。在红外线夜视仪等夜战武器帮助下,将日军的炮台和军营全部摧毁。
至登陆战斗打响前,鲁帕岛上的日军已经被完全清除,而防守薄弱的杜迈港的日军却对此全然不知,这直接导致了日军的战斗失利。
苏门答腊岛马六甲海峡东北部沿岸的丹戎巴来,位于滨亚沙汉河左岸。这里地势低平,非常利于登陆作战,故此日军在这一线防守极为严密。下午一点四十五分,陆舜臣中将率领的第十九集团军顺利抵达丹戎巴来外海,随即在空军和陆航部队的掩护下发起抢滩登陆,日军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在安家军强大的登陆部队面前,日军的防线在两个小时内即告击破。
勿拉湾一线的登陆作战在下午两点打响。而紧随其后的便是战况最为惨烈的潘姜海峡之战。
不同于廖民林、陆舜臣和宗行真三位将军统率的部队面对的日军丙类师团。负责潘姜海峡防务的日军第四十军全部由乙类师团组成,战斗力要高许多。
苏门答腊岛东部海岸。遍布沼泽,照理说日军应该不会在这里构筑防御工事并部署太多军队。但是在这几年间,安家军特种部队频频从这些看似无法让人通行的区域潜入苏门答腊岛内部,搅得日军风声鹤唳,狼狈不堪。
在这种情况下,兰印军司令部发狠,调集近百万土著民工,一寸寸填平沼泽,耗时两年多时间才完成这个巨大工程,然后顺着海岸线修筑了巩固的防线,到最后百万土著仅仅只剩下二十多万人,由此可见工程量之血腥巨大。
运载两个集团军的庞大登陆舰队顺利抵达潘姜海峡的外围海域,随即,在战列舰队的战列舰、轻重巡洋舰和火力支援船的掩护下,安家军的登陆舰艇开始向海滩冲去。
由于有了之前长时间的大规模空袭,安家军的登陆作战已经不再具备隐蔽性,日军位于潘姜海峡的海岸防御部队提前进入阵地,并依托牢固的工事,对安家军的登陆部队实施猛烈的阻击。
开阔的海滩上,一艘艘的安家军登陆舰艇,冒着日军密集的炮火,疯狂地冲上海滩,随着登陆艇搁浅,前面的挡板被打开,无数的安家军官兵如同猛虎出笼一般,在低空中的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向着日军阵地扑去。
日军消耗巨大人力物力构筑的潘姜海峡防线也不是吹的,由于这片依靠人工填平的海岸地势开阔,没有险要的防御地形,因此,日军便在这一地区修建了大量有碉堡作为火力点支撑的堑壕防御带。
在防御带的最前方,也就是海滩的位置,有大量为阻隔装甲车辆登陆而专门设置的钢筋混凝土钜栏,这些钜栏密集地分布在海滩上,就像是一个个竖出地面的枯树桩,非常让人头痛。
大家千万不要小瞧这些没有杀伤力的铁桩,这些障碍物虽然不能对登陆部队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密集埋设在阻隔带内的地雷,全都是致命的。
在“丛林阻隔带”后面,是由铁丝网封锁起来的日军步兵战壕,在这些战壕里,日军的大量步兵如同地老鼠一般蜷缩其内,通过射击孔对海进行射击,大量杀伤冲上海滩的安家军官兵。
步兵堑壕阵地的后面,是宽六七米、深四五米的反坦克壕,作用是在隔离带被安家军工兵拔除后,继续有效阻隔安家军的装甲部队推进。
就这样,以堑壕隔断装甲部队推进,以步兵阵地阻拦步兵突击,以碉堡工事配合进行阻击,这样一环环、一层层地大范围防御带,成为了日军据守的最大本钱。显然,在如此严密的防守面前,安家军的登陆部队要想突破并非易事。
从下午两点半开始的抢滩登陆战,一直延续了两个多小时,一批批的安家军官兵在随后上岸的水陆坦克的掩护下,冲上海滩,然后如同潮水一般前仆后继地涌向日军的步兵堑壕阵地。
由于水陆坦克被隔离在钢筋混凝土钜栏前,被动地充当固定炮台,步兵的损失正在加大。枪炮声、地雷爆炸声、士兵的呐喊声、濒死的呻吟、痛苦的哀嚎,在整片开阔的海滩上响成一片。
这些声音汇集在一起,就像是一场大型的露天音乐会,而音乐会的主题是毁灭与死亡。
在地面部队进攻的同时,安家军的空军也对日军的防线进行了空前残酷的饱和打击。
数百架轰炸机、强击机,满载着高爆弹和燃烧弹,隐藏在防线后方的日军火炮迅速沉寂,被撕裂的鬼子尸体与折断的钢铁炮体,伴随着空中战机的俯冲,在炮兵阵地上四处翻飞。日军每暴露一处炮兵阵地,随即就会享受到密集航弹的招待,灰飞烟灭。
而那些躲藏在战壕里射击的鬼子兵,则被无尽的火海给包围。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