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如此,也不过堪堪捱了五十来天而已。
因为,皇觉寺也揭不开锅了。
主持遣散了寺中僧侣,朱重八也被赶了出来,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四海化缘生活。
这三年,让他看尽了人间冷暖,品尝尽了世态炎凉——
“朝突炊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迻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
“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飘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
一浮云乎三载,年方二十而强。
此时,年景好了一些,流浪三年后的朱重八,再度回到了皇觉寺,在寺里继续打杂。
就这样,又是三年过去了,被命运所选择的时间,到了——公元1351年。
此时,朱重八的同乡汤河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也给朱重八写了一封信,让他也来。
恰逢此时,皇觉寺被乱军攻击,一把火烧了精光。
而汤河写给朱重八的信,又被旁人看到,打算去官府告发他,走投无路之下,朱重八便投奔了郭子兴的队伍。
从小到大的经历,让朱重八恨透了这个时代,于是他决定为自己、为死去的家人,向这个腐朽不堪的元朝讨要一份公道。
在这之前,他只是朱重八。
但在这之后,他成了朱元璋!
所谓“璋”,是一种玉制的礼器,看上去和匕首有几分相似。
朱元璋的“元璋”二字,便是他将自己比喻成了诛灭元朝的玉璋!
来到郭子兴的起义军之后,很快朱元璋便展现出了他超越常人的智慧和能力,并得到了郭子兴的欣赏和重用。
郭子兴将朱元璋晋升成了自己的亲卫,并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他。
马氏,便是后来的马皇后,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贤后之一。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所谓的四大贤后,分别是:朱元璋的马皇后、后梁朱温的张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卫夫子。
说回前文。
此时,朱元璋在迎娶了马氏之后,回乡拉起了一支人马,先后接收了几波被打散的起义军,一路向着东南方向打了过去,最后在如今的和县附近驻扎、观望。
此地距离集庆(今南京)不远,近可相持相望,远可攻城占据。
在经历了一番苦战之后,郭子兴病死,他的势力在一番明争暗斗之后,被朱元璋尽数吸收、继承。
朱元璋将接下来的战略定在了河对岸的集庆,因为郭子兴的教训,让他迫切希望能够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而目前的起义军各大团体,也只剩下了刘福通、韩林儿仍然在孜孜不倦进行北伐,跟元军正面硬刚。
接下来的七八年时间里,东南角的张士诚不思进取,在投降和反叛中反复横跳,跟他同在东边的方国珍一起,成为了遭人唾骂的骑墙派。
无论是起义军还是元朝军,他们两边交好,两边拿便宜。
西南方向的天完大帝徐寿辉被陈友谅上位顶替,明玉珍不服陈友谅,跑去四川占山为王。
(天完,取自“大元”二字,分别在大上面强加一横,元上面压宝盖头,意味强压、覆灭大元之意。)
而此时朱元璋打下了南京,在打南京的过程中对原属于郭子兴的队伍进行了彻底的整合、吸收,成为了一方诸侯。
拿下南京之后,朱元璋的四周情况很是复杂:北边刘福通和元军激战正酣,东边张士诚和方国珍战火不休,西边徐寿辉和陈友谅打得有来有回。
于是,朱元璋便贯彻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一顿闷头发育。
等到刘福通和元军李察罕打得两败俱伤之后,所有人都知道元朝气数已尽,于是李思齐也在陕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