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历。一家企业为员工提供——次内部培训,按惯例,
作为训前调研应该与该公司总经理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这家公司的办公室在一
幢豪华写字楼里,落地玻璃,显得非常气派。在交流中,透过总经理办公室的窗子,
无意间看到有来访客人因不留意头撞在高大明亮的玻璃大门上。大约过了不到一
刻钟,竟然又看到了另外一个客人在刚才同一个地方头撞玻璃。前台接待小姐忍
不住笑了,那表情明显的含义是:“这些人也真是的。走起路来,这么大的玻璃居然
看不见。眼睛到哪里去了?”
其实我们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在这扇门上贴上一根横标志
线,或贴一个公司标志即可。然而,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这里多次出现问题就是
没人来解决呢?这一现象背后真正隐含着的是一个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即“修路原则”。
当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出现两次以上同样的差错,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人在
同一个地方出现同一差错,那一定不是人有问题,而是这条让他们出差错的“路”
有问题。此时,人作为问题的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人和要求他不要重犯错
误,而是修“路”。
如果我们按照以前那样的方式思维,你会发现只要这条路有问题,你不在这
时出错,还会有其他人因它而出错,今天没人在这里出差错,明天还会有。比如有
一盆花放在路边某一处,有两个人路过时都不小心碰了它一下,现在正确的解释
是:不是这两个人走路不小心,而是这盆花不该放在这里或不该这样子摆放。
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摔上两跤,他会被人们耻笑为“笨蛋”;如
果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各摔一跤,他们会被人耻笑为两个笨蛋。按照“修路”原则,
正确的反应是:是谁修了一条让人这么容易摔跤的路?如何修正这条路才不至于
再让人在这里摔跤?
如果有人重复出错,那一定是路有问题。比如对他训练不够、相关流程不合
理、操作太过复杂、预防措施不严密等。
如果有人干活偷懒,那一定是因为现行的规则即“路”能给他偷懒的机会。
如果有人不求上进,那一定是因为激励措施还不够有力,或至少是你还没找
到激励他的方法。
如果有人需要别人监督才能做好工作,那一定是因为你还没有设计出一套足
以让人自律的游戏规则。
如果某一环节经常出现扯皮现象,那一定是因为这段“路”上职责划分得不够
细致明确。
如果经常出现贪污腐败现象,那一定是“路”给了他们太多犯罪的机会。
邓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干不了坏事,不好的制度能让好
人变坏。”制度就是路。
问题的关键是,如果出现多次多人犯同样错误的事情,不是人错了,而是制度
出了问题。改变思路才是成长的良方。
【定义解析】什么是归纳推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