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正是月半之日,是每月月亮最大最美的时候。这样一个月明之夜,叶清歌洗漱过后闲来无事,便坐在窗前榻上纳凉赏月。
一轮明月,挂在那纯粹的深蓝色的天幕上,月照千山,清光万里。
叶清歌此番再看这月亮,只觉得分外清澄明亮,那流泻的月华,十分动人心魄。
看着月夜美景,叶清歌神台一片空明,她喃喃自语道:“莫不是接触了修仙之物,怎么会觉得这月亮那么亲切可爱呢。。。。。。”
正在叶清歌赏看眼前这月明美景之时,却突然发现,照在自己身上的月光仿佛有生命似的汇聚起来,越聚越多,在自身周围缓缓流动起来。
虽然叶清歌用肉眼是没有办法看见这变化的,一切是无形的,但诡异的是,她就是能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这漫天月华,银银月辉是在运转流动的,而且,正在慢慢地朝自己身体里聚涌而来。
待这月华进入身体中,那股奇怪的流水之力又出现了,似乎受到了什么牵引,开始在那经脉中不住流转!
那股有如流水般空灵的力量似乎慢慢向眉心处聚拢,形成一个小小漩涡,又从那处流出,流向四肢八脉,生生不息,宛如一个小小的天地乾坤。
叶清歌“看”到,自己眉心有一处雾茫茫的无尽虚空,正是书上所说修炼的“识海”之地,元神就是在此孕育,诞生出神识。
而此时,这识海中有一块晶莹剔透的神秘晶石正发出幽幽光华,那月华流水就是向这晶石汇聚,最终流入漩涡再缓缓流出,而这晶石吸收着这月华之力,越来越晶莹,仔细观察,这类似心形的晶石之中竟然可见一株小苗儿的影子,只不过这像小树苗儿的影子如今只是淡淡的,还可怜的只有一片叶子,似乎随时都能泯灭不见。
而经过晶石吸收之后又流出的月华流水微微闪烁着银白色的细小光芒,给人的气息更是至空至明,至真至灵。叶清歌没有感觉到任何痛苦,反而觉得自己的灵魂,自己的元神变得透彻清明,神魂得以滋养,种种不安、激动、担忧、急躁的情绪都散去了,不再继续留下烙印,似乎连灵魂上沾染的杂质,都被洗去。
自己浑身都充盈着勃勃生机,这一刻似乎觉得整个天地乾坤所有的草木之精灵都在舞蹈,都在对着那明月,对着漫天的月华微笑致意。
皓月当空,恒古永存。太阴之精,滋养万物。
叶清歌的脑海里,不知为何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
如此不知多长时间,这种奇异的感觉终于慢慢退去,再也不留一丝一毫的痕迹。头顶,还是一轮明月,但是漫天月华并不再向自身聚拢,只是温柔地洒下清辉,照耀着这世间万物。
叶清歌只觉得心中喜悦安宁,精神分外沉静,她试着集中注意力感受身体的情况,过了一会儿,她又“看”到了静静地存在于自己识海的那块晶石,幽幽光芒看起来神秘万分。
心念一动,那股流水之力从晶石处缓缓流出,经过全身经脉又流入晶石,这么一个循环,身体就舒爽一分,精神也更振奋一分。可是,叶清歌想要再次尝试的时候,就觉得比较吃力了,看来,目前自己还不能很好地操控这股力量。
“皓月当空,恒古永存。太阴之精,滋养万物。。。。。”喃喃地念了几遍,叶清歌若有所思:“虽不知道这晶石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明显与那月亮有关,太阴,就是月亮。。。。。。那就叫它太阴之精吧,那股流水之力。。。姑且叫做太阴灵力吧。”
修仙界之事奇怪的多了去了,那《天元修仙界略闻》上也还写道好些奇事秘事至今不得解答呢,叶清歌对于自身的变化更多的是兴奋激动,发生的这一切,是否能说明自己也是有仙缘的呢?
虽然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灵根,也没有吸收天地灵气修成法力,但是这太阴之精却替自己开辟了识海,滋养了神魂,那么自己也能成就神识,能够读取那玉简了吧。
叶清歌又突然想到此处,连忙去床头找出那玉简,盘膝坐在床上,拿起玉简,犹豫了一会,但一咬牙,照那书上说的法子,按在了自己眉心处。
6引气入体
叶清歌把玉简紧贴在额头,让自己的心神沉入识海,慢慢试着往玉简处集中精神。玉简上的符文一闪,叶清歌感觉到自己读取到了大段的文字,她心头一喜,看来自己果真有了神识,连忙看向其中的内容。
匆匆浏览了一遍,叶清歌又惊又喜,原来这是一门名为《归真妙录》的功法。还是一门指导如何感应天地灵气,洗涤尘垢,并引气入体,打通身体经脉化为灵气的的练气期法诀。
修仙者修炼的功法也是有所区分的,不过,在筑基期之前,算不得正式踏上仙道,功法的好坏没有多么重要。筑基期所选择的功法就非常重要了,需要符合自身的灵根与资质,选择修炼什么样的法诀,甚至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以后你的成就大小。
而练气期的法诀都是大同小异,同样都只是引气入体,只是看能否得其门而入。若有师门先辈的指引当然是一切顺利,若是散修之辈这时候就只能看个人悟性和机缘了。
这时候能起决定作用的只是灵根而已。
如果没有灵根,那么一切都是虚妄,根本没有办法感应到天地灵气的存在,更不要说修炼了。如此就淘汰掉了大部分的凡人。
假如灵根优异,那么很快就能感应到天地灵气,甚至几天或者月余时间就能引气入体,起点就比普通人高出许多,修炼的速度也会更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毕竟没有得道成仙之前,修仙者的寿元都是有限的,在寿元耗尽的时候还没有突破的话,那么,也只能是身死道消的下场了。
如果是四、五种属性混合的杂灵根,那么感应到天地灵气就慢的可怜,引入的灵气也少得可怜。这些灵根也被称为“伪灵根”,因为这些修士基本上算是没有什么前途可言的,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突破不了练气期,甚至只是可怜的练气一二层境界,比凡人也好不了多少,算是修仙界的最底层了。而修仙界灵根优秀的修士太少,大部分都是杂灵根或是好些的三灵根,他们才是修仙界的主要构成人员。
一个灵根就把绝大部分人挡在了仙路之外,这天道无情,长生之路是茫茫不可期啊。
叶清歌读了一阵,拿下玉简,这《归真妙录》法诀并没有多长,现在已是觉得把法诀内容大都记住了。她本就是聪慧之人,而现在又开辟识海,有了神识,虽然还达不到过目不忘的地步,但也是差不太多了,若是日后神识增长,过目不忘也是迟早的事。
这修仙之人虽不是个个聪明,记性却都是极好的。可光记得住不行,还要看能否融会贯通,直指本源,这就与各人的天资悟性有关了。
《归真妙录》上所说的法门还提到了人体的经脉穴位,如气海、天柱、玉枕、泥丸、神庭等等,而最终灵气运行就会汇聚在体内丹田之处。在丹田中慢慢存储起来,存储得多了之后,随着功法的修炼,气体慢慢压缩为液态,转化真元,全部变化之后,就是筑基了。真元之力,才是筑仙道之基。
像那识海,丹田也是一片虚空之地,不过识海在额头眉心,丹田则在脐下三寸之处。
“丹田乃灵气汇聚之地,与识海相隔甚远,我体内那太阴灵力看来并不是修炼的灵气啊。。。。。。”
叶清歌本就学习了一些医术,自然对人体内的经脉穴道是懂得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