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五味简介 > 第21章 回忆家乡味(第1页)

第21章 回忆家乡味(第1页)

戈宝权

我国的烹饪素有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每个省市都以自己特有的名菜闻名,而且又是驰名中外的。来到首都北京的人,都要到全聚德吃一顿北京烤鸭,或是到东来顺吃一次涮牛肉。到南国的广州去,都要到蛇餐馆去试一试蛇肉和蛇羹,或是到大同酒家去“饮茶”,尝一尝各种美味可口的广东点心。到川西的成都,你会到成都餐厅或是芙蓉餐厅去,吃那些又麻又辣的川菜;更加吸引你的,就是在东风路上的那些有名的小吃,什么赖汤圆呀,钟水饺呀,龙抄手(馄饨)呀,担担面呀。你路经武汉三镇时,你总想到东湖去吃一次有名的武昌鱼。你要是来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两个名城,在苏州观前街的松鹤楼,你可以吃到松鼠鳜鱼、清炒蟹粉、三虾豆腐;在杭州西湖边的楼外楼,你可以吃到西湖醋鱼、叫化鸡、莼菜汤。甚至就是在各兄弟民族地区,你也可以吃到不少地方风味。我记得在访问新疆天山南北各地时,每处地方都可以吃到抓饭、烤羊肉串,还有那刚出炉的馕(饼);到了东北的吉林市,还可以到朝鲜饭馆去吃有名的凉面。总之一句话,像这样的一个名菜谱是开列不尽的。

我对于中国的烹饪毫无研究,不敢妄加论述。但我想,每个人都会热爱自己的家乡味,因此我就来漫谈和回忆家乡味吧。

我是江苏人,对江苏的家乡味和土特产有自己的特殊偏爱。每次乘京沪线的车回去,当火车一进入江苏和安徽境,不用说,首先感到乡音是那样亲切;其次就是在车站上可以买到的那些家乡风味的特产,又是那样令人难忘。你在符离集,要下车去买一只烧鸡;到了南京,你要买一只板鸭或是盐水鸭,甚至买上一串鸭肫肝和几个香肚;你路经镇江,要买一包肴肉或是一瓶香醋;当火车到了无锡时,你想买一盒肉骨头或是一篾笼油面筋;火车到了苏州时,你又想买点采芝斋的香水瓜子和粽子糖。要是你在南京下车,你不妨到秦淮河边夫子庙一带去吃点小吃,叫一碟板鸭,要一盆煮干丝和一小笼汤包;你在镇江下车,要是碰上鲥鱼的季节,不妨吃一次清蒸鲥鱼;你到了终点站上海,那我就劝你到王家沙或是乔家栅去,吃些上海有名的诸如蟹壳黄(小烧饼)之类的点心;最好还要逛一趟城隍庙,排队吃几两南翔馒头和宁波汤圆。要是你跨过长江到苏北去的话,那么你先得去一次扬州,在游罢瘦西湖和平山堂之后,你不妨到富春茶社去吃有名的三丁包子、蟹黄包子、生肉包子和翡翠烧麦。苏北地方风味的土特产也很多,什么高邮咸蛋呀,伍佑泥螺呀,徐州油炸馓子呀,淮安茶馓呀,黄桥烧饼呀,白蒲茶干呀,南通脆饼和苔条饼呀……

我的家乡是苏北的东台县,并不是以吃闻名的小县城。我在16岁时离开家乡到上海读书,22岁出国时曾经回去过一次。这样直到70年代初我年近“花甲”之龄时,才又路过一次家乡,停留了两天,真有如唐代诗人贺知章所说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之感。但不知怎样,我直到现在,还记得我从童年时就熟悉的那些家乡味。

凡是到过东台的人,或是抗日战争期间在新四军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东台是以鱼汤面闻名的。在我们家乡过去有这样一个习惯,凡是有客人来,都要请他上“茶馆”(实即饭馆)吃顿早面。记得童年时在城中心的大街上就有余复兴茶馆,还有两个名字非常雅致的茶馆名叫“桐花小筑”和“红兰别墅”;西街有名的则是“听雨”,那是一座两层楼的大茶馆。早面可以从七八点一直吃到11点,主要是吃用鲫鱼做成的白如奶汁的鱼汤面,此外你可再叫几个碟子,诸如脆鱼(用油炸成的黑色的黄鳝)、烫青蒜、肴肉和松花蛋之类的东西,还可以叫一碗煮干丝和小笼汤包等。我记得70年代初路经家乡时,还找到了已经名为立新饭店的茶馆,吃过一次鱼汤面。

离开家乡多年啦,但家乡味的印象还是很深刻。东台靠海,又是鱼米之乡,因此海产和鱼虾都很丰富。记得春季来到时,我们喜欢吃夜潮春鱼(黄花鱼)、鲜竹蛏,用荠菜包春卷。夏季来到时,我们喜欢吃白虾、银鱼,用荷叶包粉蒸肉;至于虾的吃法也很多,把虾挤出来可以炒虾仁,剩下来的虾脑做成虾脑豆腐;还可以用麻虾(一种非常小的草虾)蒸成麻虾豆腐。秋季来到时,我们喜欢吃河蟹、炒蟹粉、做蟹粉狮子头,甚至用蟹粉和蟹黄做成蟹油保存起来,可以吃上一个秋冬。冬季来到时,我们喜欢吃用清汤做成的冻羊羔,白里透明有如水晶;在蔬菜当中,我们最喜欢吃的是长在向阳的田边打过霜的所谓“南边青菜”,味道香甜。

至于家乡的点心也很令人难忘。早上我们吃芝麻做的烧饼,有圆形和椭圆形的;你还可以带上猪油渣,请烧饼店现加工做几个油渣烧饼;要是在下午去,那就可以买到菱形的烧饼,还有用萝卜丝做的烧饼。早上你还可以买到一种用米粉做的米饼,那种饼是贴在锅子上的,饼底被烤成了焦黄色。记得童年上学时,我们常在巷口买个虾池(油饼),这种油饼上插着一只手指粗的大虾,我们是先吃完油饼,最后才吃那只被油炸成红色的大虾。如若是冬天,早上可以买到煮山芋(红薯),晚上可以买到烤山芋。还有我们家乡的茶食(点心)店卖的金果(江米条)、金果粉(一名金果末,用开水冲泡)、形似肚脐的金刚脐(有甜、咸两种,甜的是深黄色的,咸的是白色的)、松甜的蜂糖糕和蜂糖馒头以及绿豆糕等,也都很有名。

这篇文字主要是漫谈和回忆家乡味,因此难免有“纸上谈吃”之讥。但我想,要研究中国的烹饪,除重视各省各地的名菜外,还不妨再研究一下各地的家乡味和土特产,其中有些需要加以恢复、继承和发扬起来。虽然它们比不上那些天南地北、山珍海味之类的名菜,但它们早已成为广大人民日常生活中最喜爱的食品,更何况它们也是中国烹饪中的一个并非不重要的组成部分呢?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