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曾说幽默是一种成人的智慧,一种穿透力,一两句就把那畸形的、讳莫如深的东西端了出来。既包含了无可奈何,更包含了健康的希望。”幽默需要用智慧来点燃,老老实实的文字顶多是能够取乐,不足以上升到幽默的程度,只有突破传统思维运用智慧,聪明和种种搞笑的技巧才能在啼笑皆非中使人受到教育。
形褒实贬的幽默技巧
形褒实贬,也称为明褒暗贬,从文字的表面上看是肯定,但实际的意思却是吾定的。这种方式就是典型的反话正说,也就是明明是要批评对方,说出采的话却像是在表扬。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截然相反的语境的转化,让人们在期待上产生落差,进而产生幽默效果。
作者:“李编辑,我这首诗写得怎样?”
编辑:“写得太好了,水平相当高,完全可以发表。不过,有个地方须略微改动一下。”
作者:“真的吗?那么劳驾您帮忙修改一下吧!”
编辑:“只要将你的名字改成徐志摩就行了。”
这里编辑采用幽默的方式既曲折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又给作者留足了面子。如果编辑直白地说:“你这首诗是抄袭了徐志摩的作品”,虽然很简洁,意思也能表达得很清楚,但是这样说就过于直接了,也过于一本正经了,会明显伤害作者的脸面和自尊。
运用形褒实贬的幽默技巧,要求表达者相信其说话的对象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理解他的话中之话。这种表达方式不把所有的意思和盘托出,而是把本来可以直说的话,故意含蓄地表达出来,从而产生一种出乎意料的幽默效果。
很显然,不直接指出对方的错误,更能够起到让对方接受的目的。
秦朝的优旃是一个有名的幽默人物。有一次,秦始皇要大肆扩建御园,多养珍禽异兽,以供自己围猎享乐。这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但大臣们谁也不敢冒死阻止秦始皇。这时能言善辩的优旃挺身而出,他对秦始皇说:“好,这个主意很好,多养珍禽异兽,敌人就不敢来了,即使敌人从东方来了,下令麋鹿用角把他们顶回去就足够了。”秦始皇听了不怒反笑,并破例收回了成命。
优旃的话表面上是赞同秦始皇的主意,而实际意思则是说如果按秦始皇的主意办事,国力就会空虚,敌人就会趁机进攻,而麋鹿用角是不可能把他们顶回去的。这样的正话反说,因为字面上赞同了秦始皇,优旃足以保全自己;而真正的含义,又促使秦始皇不得不在笑声中醒悟,从而达到了他说服的目的。想想看,如果优旃直接劝谏,陈述扩建御园、多养珍禽异兽的害处,惹得秦始皇不高兴,恐怕他的脑袋就要搬家了。
古今中外,有不少智者都擅用此方法。
马克·吐温在一次酒会上答记者问时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记者将他的话公之于众,华盛顿的议员们一定要马克·吐温在报上登个启示,赔礼道歉。马克·吐温迫于压力,只好写了一张启事,其内容如下:
以前鄙人在酒席上发言,说有些国会议员是狗婊子养的,我再三考虑,觉得此言不妥当,而且不合事实,特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改成: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
把“是”改为“不是”,虽然看似否定了自己说的话,但是表示的意思却和之前的话是同样的,形式上否定了自己之前的话,把“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变成了“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两句话从语法上看似一个肯定一个否定,但是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都是骂人的话。这则形式上的“道歉”让人大跌眼镜,其巧妙之处不言自明,其讽刺力量有过之而无不及,实在绝妙。
一位年轻人和朋友们到公园游玩,看到有人骑马,觉得很有意思,也租了一匹马来骑。可骑上不久,他就发现这匹马并不好对付,显然还未被完全驯化。果然,在经过一道篱笆时,这匹马突然发脾气将他摔了出去。在归还马匹时,朋友问他骑得如何,他看了一下站在一旁的马的主人,似笑非笑地说:“还不错,就是这匹马被主人驯化得太客气、太懂礼貌了,一看到有篱笆,它就让我先过去了。”
被马摔下来,确实是件不幸的事,生气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这位年轻人不但没有怪罪马主人把尚未驯化好的马给自己骑,反倒说这匹马被主人驯化得太客气,太懂礼貌了,听起来是在赞扬,实际上是在表示不满。看似荒诞不经,却又妙趣横生,朋友们忍俊不禁。
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因为好多琐事而大动干戈,究其原因是因为说话的方式不当引起的。将你的批评包上幽默的包装,就能更容易让人接受。我们看看下面这位丈夫是怎样巧妙地设置悬念,来借机批评他的妻子对母亲不孝顺的。
妻子对丈夫说:“我生了女孩,你妈妈说什么了吗?”
丈夫回答:“没有,她还夸你呢。”
妻子认真地问:“真的,夸我什么?”
丈夫一字一句地说:“夸你有福气,将来用不着担心看儿媳妇的脸色行事了。”
这位丈夫没有直接表达对妻子不孝顺母亲的不满,而是巧妙地设置悬念,妻子急于听到婆婆的夸奖,但丈夫以幽默的方式道出的却是委婉的批评。通过这种温和的批评方式,让妻子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使她在回味之余,更容易接受批评并加以改正。
由此可见,形褒实贬是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幽默技巧。这种技巧要求人们曲折地、间接地而不是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制造幽默时,无论从素材上还是思维方式上都要真假并用,且带有相当大的假定性。用这种技巧把你的意思略作处理,使之变得耐人寻味,你就可以通过委婉曲折的形式使对方领悟你的本意了。
正话反说的幽默技巧
正话反说,顾名思义就是要表达的实际意思是“是”,但是是用“否”的形式说出来的,也就是用相反的词语表达本意,目的是使反语和本意之间形成交叉。
在幽默语言交叉技巧中,正话反说以语义的相互对立为前提,依靠具体语言环境的正反两种语义的联系,把相反的双重意义以辅助性手段如语言符号和语调等衬托出来,使观赏者由字面的含义悟及其反面的本意,从而发出会心的微笑。正话反说是造成含蓄和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的重要语言手段之一。
已经下课了,可老师还在不停地讲课。有个学生眼睛不住地往操场上瞧。老师批评他说:“你呀,人在教室,心在操场,这怎么行呢?”
学生听了说道:“老师,让我人到操场,把心留在教室,好吗?”
很多时候,人们的语言缺乏幽默感,是因为总是用正常思维来表达自己的诉求,而幽默就需要出其不意,打破常规。上面这位同学的回答就是打破常规思维的正话反说,老师的拖堂,学生一般都很讨厌,又不好说出来。这位学生却另辟蹊径,运用反向思维正话反说,委婉地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又不失幽默风趣。
一位顾客在饭馆吃饭,米饭中砂子很多,顾客把砂子吐出来一一放在桌子上,服务员见此情景很不安,抱歉地问:“尽是砂子吗?”顾客摇摇头微笑地说:“不,也有米饭。”
多么睿智的幽默!吃饭自然是吃米,但是面对碗里的砂子,顾客并没有直接指责,而是顺着服务员的意思,否定了服务员的“尽是砂子吗”的问话,以“也有米饭”幽默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我们可以通过这句话马上想到这样一幅情景:满碗的砂子里掺杂着一些米粒。这当然是夸张的想法,但正是这种夸张才是幽默产生的根源。
正话反说,字面上意思给人一种十分突兀的感觉,深层里却又传达出另一种意思来,这层意思虽不明言,双方都心照不宣,前后两层意思的碰撞就产生了幽默。而且这种正话反说表达的意思往往比明白讲出来更让人易于接受。当然也更能展示出说话者的幽默感。
正话反说幽默术借助话语一前一后的相互对应,让人一看就能明白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却又因为简单地玩了一个前后颠倒的把戏,不免就让人开怀一笑。
有一则宣传戒烟的公益广告就是其中经典的一例,上面完全没提到吸烟害处,相反却列举了吸烟的四大“好处”:
其一,节省布料。吸烟易患肺痨,容易导致驼背,使身体萎缩,所以做衣服用的衣料就能省下不少。
其二,可以防贼。抽烟的人很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通常咳嗽不止,在夜间咳嗽,贼人必定以为主人未睡,便不敢行窃。
其三,可防蚊防虫。浓烈的烟雾连人都呛得难受,蚊虫更是受不了,只得远远地避开。
其四,永葆青春。抽烟的人一般寿命都不长,常常是年纪轻轻地就去世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