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读懂曾国藩看透胡雪岩 > 第十章 精心营销胡雪岩的占领市场之招(第1页)

第十章 精心营销胡雪岩的占领市场之招(第1页)

市场决定经商者的成败,只有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才能有稳定的赢利,也才能有商业的成功,而这一切,需要经商者高超的营销的手段。胡雪岩通过先做名气后赚钱,精心打造自己的门面,通过各种出奇制胜、直击人心的手段来赢取顾客的信任,使他为自己打造了良好的品牌,赚足了财富。

店堂门面要精心打造

胡雪岩语录:门面就犹如人脸,好不好会影响生意的。

俗话说“做好生意三件宝,人员门面信誉好。”这句古老的商业格言揭示了店门面与员工素质、产品质量信誉一样,都是做好生意的重要因素。胡雪岩深谙此理,他说:“门面就犹如人脸,好不好会影响生意的。”中国古代的商圣陶朱公也曾云:“面,乃商之外形也;孰否丑之?”

那么如何搞一个店堂的门面呢?

胡雪岩有三大绝招,日:“宜址、精修、巧陈”。

第一,“宜址”,即店的地址选择适宜。

1874年,胡雪岩选杭州吴山脚下的大井巷为址建屋造店,创办胡庆余堂,这是有他的深意的。

吴山座落于西湖南面,由紫阳、云居、七宝、峨嵋等10多个小山头组成,西连凤凰山、将台山和玉皇山,相传,春秋时这里是吴国的南界,因而得名,又因山上有座城隍庙,所以又叫“城隍山”。吴山历史悠久,有很多古迹,如:春秋的伍子胥庙,晋朝的郭璞井、宋代的东岳庙、明朝的城隍庙等。在吴山的山岗上,因石灰岩长期溶蚀作用形成了一组维妙维肖的“十二生肖石”,山顶上有一座高8米、双层重檐的江湖汇观亭,登上此楼北望西湖明澈似镜,南眺钱江宛若锦带。到了清朝雍正年问,“吴山太观”被列为“西湖十八景”之一,这个景目又包括金地笙歌、瑶台万玉、紫阳秋月、三茅观潮、鹿过曲水、鹤步寒山、峨胥月照、梧岗飞瀑、枫岭红叶、云居听松等“吴山十景”。吴山的自然和人文景点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使它成为杭州客流量很大的一个地方。

另一方面,杭州从唐宋以来就佛寺遍布,有“东南佛国”之称。在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到立夏为止将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各地(主要是杭嘉湖三地及苏南一带)的善男信女身背写着“朝山进香”的黄布香袋,成群结队地涌入杭城,到各寺院烧香拜佛、许愿还愿,这种年年必有、规模宏大、具有宗教色彩的特色旅游给经商者带来了生意,他们或在寺院附近定点设铺、或随处流动设摊,出售胭脂、簪珥、牙尺、剪刀、木鱼、经卷、玩具、花篮、梳子、药物等物品。据范祖述原著、洪如嵩补辑的《杭俗遗风》记载:“城中三百六十行生意,一年中敌不过春市一市之多。大街小巷,挨肩擦背,皆香客也……各色生意,诚有不可意计者矣。”这种因烧香拜佛者聚集而成的商业性集市叫做“香市”。吴山早在元代就有香市,元代诗人贡有初在《春日吴山绝句》中有“十八姑儿浅淡妆,春衣初试柳芽黄。三三五五东风里,去上吴山答愿香。”就从侧面反映了吴山香市的情况。到了清代,吴山香市与钱塘门外的昭庆寺香市、岳坟以北七八里开外的天竺香市成为杭州持续最久、规模最大、集市最盛的三大香市。

鉴于上述情况,吴山在生意人眼中具有特殊意义,而其脚下的大井巷是人们登吴山的必经之路,所以胡雪岩选中这块“黄金宝地”,在上吴山的石级路旁购地8亩,开设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胡庆余堂国药号,为其经营奠定了长期、固定的基地。应该说,这是很有眼光的。

第二,“精修”,即店堂修建精致,别具一格。

胡庆余堂初造时由东西并列的三进建筑组成(后来西边一进被拆除,现只剩两进):头进营业店堂,二进是制药工场,这种前店后场、产销结合的组织格局有利于灵活、及时地适应顾客需要。两进楼房之间有夹弄和封火墙相隔;每进设前、后天井、左、右有廊屋相连,呈环形通达之状,外观气派,结构简洁。

作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中不可多得的建筑群”,胡庆余堂除了具备江南园林大红漆柱、镏金描彩、雕梁刻枋、飞檐镂格等古仆典雅的共性之外,还根据营业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创意:整座建筑被设计成仙鹤状,象征着店铺生机长存,四周造起高12米(墙脚就高达2米)、长60米的青砖封火墙。胡雪岩请人在靠河坊街的一面墙上写了“胡庆余堂国药号”七个特大汉字,十分引人注目。

胡庆余堂的上檐有一般建筑比较罕见的一排排花灯状的垂莲柱,正门在大井巷内青石库门座西朝东,青砖角叠的门楼上镶嵌着“庆余堂”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跨过门楼,映入眼帘的是“进内交易”牌,四个镏金大字。跨过门楼,映入眼帘的是“进内交易”牌,四个留金大字远看凸出,近看凹进,一望就知是高手之作。人口长廊被做成船蓬轩。

人靠脸皮,店仗门面,胡庆余堂如此不落俗套的设计能不使人顿兴好奇和赞叹吗?

第三,“巧陈”,即店堂的内部摆陈巧妙适宜。

如果说,胡庆余堂像一只栖息在吴山脚下的美丽仙鹤,那么,它的门庭就像“鹤首”。过了门庭拐弯就是“鹤颈”长廊,迎面是一个八角石洞门,门洞上有青砖雕出的“高人云”三字,左侧横墙上堆塑着取材于神话传说“白蛇传”的“白娘娘盗仙草”图案,整个长廊的石壁挂着36块用银杏木精制、黑底金字的丸药牌,如外科六神丸、胡氏辟丹、安宫牛黄丸、十全大补丸、大补全鹿丸、小儿回春丸、等等,牌上表明各种丸药的主治功能,于装饰之中巧妙地为顾客提供了极好的药材和药品性能的说明,既传播了中医药知识,又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

过了石洞门,长廊的末端有四角亭,檐挂精雅的宫灯,梁绘中医始祖神农尝百草、白娘娘盗仙草、桐君老祖白猿献寿以及李时珍、朱丹溪的故事,栩栩如生。看到这些饰画,人们很容易浮想联翩,如登仙界,如返幽古年代,在得到美的享受之余,从这些与中医密切相关的神话人物和古代先贤中领略到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四角亭下面有一排红漆锃亮的“美人靠”,这是视顾客为“养命之源”的胡庆余堂为顾客特设的小憩之处。长廊四周奇花烂漫,异草葱翠。

穿过“鹤颈”长廊往右拐就是第二道门,门楼两边有“野山高丽东西洋参,暹逻(秦国旧名)官燕毛角鹿茸”的对联,上端横卧一方“药局”匾。要知道,这去的药业分药店和药局两类,药局规模大,包括直接向产地进货的药号、批发的药行,胡雪岩有银号、钱庄、典铺互为挹注的金融网、资本大、手面宽,兼营药号、药行、药店、因此,堂而皇之地挂了“药局”,颇有雄视医药界的威风。

跨过“药局”门楼的青石门槛,便来到座北朝南、金碧辉煌的营业大厅。这里雕栏玉栋、宫灯高悬,顶棚玻璃透光明亮、厅堂陈设琳琅满目。牛腿(连接柱、梁的建筑构件)精雕吉祥动物图案和古色古香的人物故事,大厅两旁分立高大的红木柜台,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左侧为配方、参茸柜,右边是成药柜。柜台后边更高大的“百眼橱”摆着色泽不同的瓷瓶和幽幽发光的锡罐,神秘而又高雅,“百眼橱”格斗里存满各种药材饮片。正中的“和合”柜台,两边挂着“饮和食德,俾寿而康”的“青龙招牌,说的是饮食适可、有规律,使人健康长寿,也有在行人揭示“饮和食德”是要挤垮、吞并杭城另两家资格老、规格大的药号“许广和”与“叶种德”,含有竞争的火药味。“和合”柜台两侧有两副对联,外面一层是“庆云在霄甘露被野,余粮访禹本草师农”,横批是“真不二价”,里面一层是“益寿引年长生集庆,兼吸并蓄待有用有余”,中间上方挂“庆余堂”横匾。两幅对联笔法遒劲,而且各自巧妙地把“庆”、“余”二字用于对联首尾。值得一提的是,“庆余堂”三字出自南宋奸相秦桧(1090~1155年,江宁〈诒今南京〉人),在秦府落成时书写的“余庆堂”的手迹。秦桧在宋金对峙的形势下,主张向金称臣纳币、主持和议,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尽忠报国的抗金名将岳飞,结果被后人铸成反剪双手、面岳墓而跪的铁像,还落得个“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千古骂名。不过,秦桧品德虽然不好,却是一大书法家,而且他在北宋末年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两任宰相,前后执政19年,特别是冤杀岳飞一案更提高了他的知名度,虽是遗臭万年,但几乎家喻户晓。胡雪岩将秦桧“余庆堂”手迹颠倒为“庆余堂”来用,除了欣赏秦桧的字,恐怕还隐含从反面利用秦桧的“名人效应”的因素,这大概又是他得意的一则广告创意吧。

在胡庆余堂制药工场的东楼和作为门市部的西楼之问有一条长长的通道相连。封建时代不允许商人在店堂里擅设通道,但胡雪岩被赏戴红顶花翎、穿黄马褂后,成为晚清商界“异数”,才有此特例。这条通道名叫“长生弄”,中间比两旁高出些许,俨然如皇宫及宫府内的甬道,显示出胡庆余堂药号主人的显赫声势和大药号的排场。

由上可见,胡雪岩的店址的选择佳宣、修制精好、摆陈巧妙,使得胡庆学堂的门面富有很高的文化品位,与众极端不同,突出了自己的个性。从而赢来许多顾客,带来可观的收入。在今天,胡氏做门面的三个理论仍具有借鉴意义。

市场做得越大越好

胡雪岩语录:市面“哄”得越大,阜康的生意就越好做。

所谓“市面”就定指市场,做市面就是指现代企业理论中做市场营销,因为市场是营销的对象。

众所周知,营销在企业中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胡雪岩常说:“市面‘哄’得越大,阜康的生意就越好做。”

在阜康钱庄开业之际,胡雪岩做两件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他做“市面”的高明手法与技巧。

一件事是借王有龄代浙江抚台黄宗汉捐输军饷的一万两银子,为自己延请的阜康“挡手”刘庆生装了一次面子。

朝廷为缓解军饷不足,要京里大吏和各省督抚捐输军饷,黄宗汉将“盘口”开给了想既做湖州知州又兼领海运局坐办的王有龄。王有龄不敢怠慢,自然掏腰包拿出一万两代捐。这笔钱本来可以直接由与海运局有业务关系的信和钱庄汇往京城,王有龄也准备由信和马上汇出,但胡雪岩却将这笔钱要过来,他要让它转一道手,由刘庆生送到大源钱庄划汇。

胡雪岩的意图很明确:刘庆生是个可造之才,但由立柜台的伙计一下子跳到“挡手”的位置,同行难免轻视。一行生意的场面,最终是靠人撑起来的,刘庆生资望如何,将直接影响阜康的发展。现在由他代理黄宗汉去办理汇款,对于提高他的身份,显然有不小的作用。抚台是一省天字第一号的大主顾,有这样的大主顾在手里,同行对刘庆生自然就另眼相看了。而且,更重要更关键是为黄宗汉汇划这笔款子,还会提高阜康在同行中的影响,在同行中传开,会将市面“哄”得很大,而“市面‘哄’得越大,阜康的生意越好做。”

另一件事,是胡雪岩在阜康的招牌挂出去之后再一次“耍”给同行看看的“手法”。阜康开张当天,送走客人之后,胡雪岩叫来刘庆生,要求他按照自己报出的名字,开出十二个存折,每个折子存银二十两,先由钱庄垫付。这些折子的户头,除一个是浙江巡抚黄宗汉的门房主管刘二外,其余的都是浙江抚台、藩台,也就是一省大员们的太太、姨太太甚至小姐,胡雪岩要把这些折子送给她们。

胡雪岩要把折子送给这些人,目的有二:

其一,胡雪岩是以此为引线,吸收这些人的存款。这些太太、小姐自然都会有一些自己花不完的私房钱,有一些人手头私蓄的银两可能还不少,为她们立了户头,垫付了利息,再把折子送给她们,这些人自然也要就和阜康建立起往来。从这一层上看,胡雪岩的这一招,是他“耍”出的为钱庄拉拢储户的招术。这一招市面上还从来没人玩过,可以说是胡雪岩的一个创举。

其二,也是更重要的,胡雪岩也要以此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在胡雪岩看来,这引进太太、小姐们的私房钱也许有限,对于阜康来说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大生意,但她们收到存折之后一定会相互传扬,会让一般人都知道阜康的气派、名气。从这一层上看,胡雪岩的这一招,又是一种做场面,显气派的手段,它所带来的效益,也就比仅仅在外场上作文章的做市面高明了许多。

胡雪岩的这两招,真正显示出了他的手腕和气魄。说到底,做市面也就是为自己“做”名气,因此最忌讳的也就是落了千篇一律的俗套。如果市面做得没有气魄,没有个性,不能别出心裁,只是在表面文章上下功夫,效果会差了许多。事实是当刘庆生依照胡雪岩的吩咐,将那些折子送到刘二手里请他代送时,刘二这位老于世故的门房主管也十分佩服,以为胡雪岩想出来的这花样,“真正独一无二”。而且当即就拿出两张共一百八十两的银票,存人了阜康开给自己的户头。

此外,胡雪岩做“市面”还运用了以下几招手法:

一是选址正确。胡庆余堂座落在大井巷。后面是吴山.上面寺庙散布,百戏杂陈,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前面是清河坊,两边店铺林立,各种货物应有尽有,是杭州最热闹的地方。因而,三教九流,士宦百姓,上山下山,购货卖物,店堂是必经之地。再加上,附近有一口神秘的古老大井,井水清冽、甜润,无论天多干旱,也汲取不尽,为制药提供了最佳的水源。真可谓得了地利之妙。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