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一本教育我们怎样做人行事的书 > 第三章 能屈能伸方圆有度(第2页)

第三章 能屈能伸方圆有度(第2页)

一位留美计算机博士学成后在美国找工作。有个吓人的博士头衔,求职的标准当然不能低。结果,他连连碰壁,去多家公司面试都没被录用。想来想去,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去求职。

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大材小用,但他仍然干得仔细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能力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这时他才亮出了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相称的工作。

再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提出一些见解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大学生要强,这时他亮出了硕士证,老板见后又提升了他。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对他“质询”,此时他才拿出了博士证。这时老板对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面的认识,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这位博士最后的职位,恰是他最初理想的目标。然而直线争取失败了,后退一步曲线再进,终于如愿以偿。

以退为进,由低到高,既是自我表现的一种艺术,也是生存竞争的一种方略。跳高,离跳高架很近,想一下子就跳过去并不容易。后退几步,再加大冲力,只要姿势正确,成功的希望就很大。人生的进退之道也是这样,年轻人切勿好高骛远,而要懂得曲线前进,这样才能一步步实现理想。

这个博士的办法是聪明的,他先降下身份和架子,甚至让别人看低自己,然后寻找机会全面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让别人一次又一次地对他刮目相看,他的形象慢慢变得高大。

如果刚一开始就让人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对自己寄予了种种厚望,可随后的表现让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又怎么能赢得别人的认可,获得更好的机会呢?这种反差效应值得任何人注意。

放下架子,以退为进,才能步步为营。这里的退不是一种退让而是另一种方式的进步,暂时放弃某些有碍大局的目标是为了最后实现更大的成功。这种退更是一种进取的策略,在《史记留侯世家》中同样也有这样的记载。

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没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隐居。一天,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位白发苍苍、胡须长长、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便叫张良去帮他捡起来。张良觉得很惊讶,心想:你算老几呀?敢让我帮你捡鞋子?张良甚至想拔出拳头揍对方,但见他年老体衰,而自己却年轻力壮,便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到桥下帮他捡回了鞋子。

谁知这位老人不仅不道谢,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脚来说:“替我把鞋穿上!”张良心底大怒:嘿,这糟老头子,我好心帮你把鞋捡回来了,你居然还得寸进尺,要让我帮你把鞋穿上,真是过分!

张良正想脱口大骂,但又转念一想,反正鞋子都捡起来了,干脆好人做到底。于是默不作声地替老人穿上了鞋。张良的恭敬从命,赢得了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又经过几番考验,这位老人终于将自己用毕生心血注释而成的《太公兵法》送予张良。

张良得到这本奇书,日夜诵读研究,使之后来成为满腹韬略、智谋超群的汉代开国名臣。张良克制自己的不快,为老人拾鞋、穿鞋,看上去好像很窝囊,但这并不是软弱的表现。明知自己比老人身强力壮,处处礼让,这既表现为对老人的尊重,也表现为对自身品格的完善。张良正是在不断礼让的过程中,磨砺了意志,增长了智慧,最终成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要想走好独立人生的第一步,就要懂得放下架子,以退为进甚至从零开始,这种曲线方式有时比直线的方式更有效,真正的强者总是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成熟的管理者应该掌握一种外圆内方,绵里藏针的管理、处事技巧。让别人的攻击因为没有着力点而不能发挥作用,反之自己只需轻轻一击就可以令竞争对手受到重创,这才是真正的经营、管理高手应该做的事情。

6。耐住寂寞,“冷板凳”可以坐热

坐在“冷板凳”上时,一定要低得下头,耐得住寂寞和无奈,这样才能把板凳焐热,把握住成功的机会。

几乎每个有想法的年轻人都企盼“一朝成名天下知”,但在此之前,还需要有“十年寒窗无人问”的付出,有把“冷板凳”坐热的耐心,这样才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足球场上,有些人现在叱咤风云,风光无限,可几个月前也许他还在“冷板凳”上苦熬时光。每支球队的人数大都是在20人左右,能够上场的却只有11人,其他的就是坐在板凳上等待机会的替补球员。在一场比赛中,这些板凳队员有的只能上场几分钟,有的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即使一个赛季,一些替补也没能上场几分钟。如此时光,可谓难熬之极。

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总是“场上的主力”,机遇也不可能随叫随到。要想有点成就,很多时候,都得先学会耐心地坐在冷冰冰的板凳上,等待着机遇的出现。

李华是今年刚毕业的应届学生,找了个公司实习后签了合同,当初和她一起进去的共有3个人,开始相处的挺好的,后来因为一点小事得罪了一起进去的同事A,我她也不是故意的,后来还专门和他解释过了,但从那以后同事A就对我爱理不理的,经常给她脸色看,期间她也主动和A接触想化解不快,但他总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现在部门负责人比较器重他,技术上的事都和他讨论,而李华因为这件事跟本没办法和他们一起讨论,现在办公室里我感觉成了一个多余的人,还有签合同的时候我表现出了对待遇不满的情绪,部门负责人对她也不冷不热的,平时都没任务分配给她,或是给一些打打杂的活,关键的技术方面的东西都不让她参与……李华只身在上海,压力很大,整整一年多的时间,老板从未过问她的情况,也不交给她重要的工作,更没有与她有过什么沟通,只是让她干一些不痛不痒、无关大雅的事情,但这个女孩并没有放弃,也从未抱怨过,更没有因为自己是科班出身、专业对口,而向领导讨个说法,她只是认为自己还是个新员工,做不起眼的工作是应该的。

终于在一年后,老板找她谈话了,不但肯定了她一年多来默默无闻工作的成绩,还依据她的实际能力晋升了职位。

这是一个耐心把“冷板凳”坐热的典型例子。虽然坐“冷板凳”不是件让人愉快的事,但耐心、信心和尽职尽责的表现自然会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每个人都不希望坐“冷板凳”,可是世事难料,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坐“冷板凳”是常有的事。如果没有耐心,不肯低头,难保会四处碰壁。如果能够耐得住“冷板凳”的考验,板凳就会被焐热,兴许就能给人带来成功的机会。

之所以坐“冷板凳”,很多时候是外部因素,但也不能排除自身的原因。当长时间坐在“冷板凳”上的时候,就应该仔细地分析一下,看看有什么原因。在工作中,一般来说,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曾犯过重大过错。现在的职场竞争已经激烈到很多时候一点错误都不能犯,尤其是在关键事情上,更不能出错,否则很可能让上司或领导失去信心,因为下属的错误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当然不希望再次冒险。

第二,确实是自身能力有限。

第三,公司的考验。公司有时候很看好一个人,但是又不完全放心,就故意让他无事可做,一方面观察他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训练他的耐心。因为人有时候光有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久的耐心。

第四,公司内部人事斗争的影响。每个地方都会有这些事情,所以有时候很可能就会莫名其妙地受到牵连,坐上了“冷板凳”。

第五,上司的原因。也许因为什么小事情,也许什么原因都没有,反正就是看一个人不顺眼,所以他就靠边站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