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来讲,没有哪个日子,哪个节日比春节更重要。
“过年了”,这简单的三个字,包含了许多含义。从1911年起,中国就改用阳历,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春节才是真正的年。中国人喜欢在大年三十这天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个团圆饭,无论是万水千山,无论是天涯海角,都阻挡不了这种团聚情结。如果有谁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够与家人团聚,他会感到撕心裂肺似的疼痛,他会用书信、电话、互联网等种种可能的通讯工具来传达他的遗憾之情。在世界60多亿人的大家庭,有近15亿人几乎在同一个时段做着同样的事的情景,这个时段就是春节。
不仅如此,春节还是中国人探亲访友的传统节日。初二拜丈人,初三看姥爷,初四走舅姑,一直到十五,主题就是走亲访友、吃喝玩乐。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几乎是一个风俗。中国人积攒了一年的亲情,中国人酝酿了一年的友情都在这段时间爆发了。
但也有些人无法与家人团聚,无法与亲友共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春节的假期太短。按目前的规定,春节只有三天假,加上两头的星期天双休日也不过七天。如果路途遥远,掐头去尾,真正过年的时间也就是三到四天。在三到四天的时间里,这一切怎么能忙得过来!时间不够怎么办,各人有各人的办法,有的人请假,有的人攒假,有的人干脆就是到班上点个卯就走。虽说是初八上班,但十五之前,许多单位不能正常上班。
与其这样,有的人不禁设想,不如多放些时间的假,由现在的三天变成五天或七天,或者干脆就是十天半个月。这样行不行得通呢?
经济学家告诉我们,是完全行得通的。
经济这东西一是生产,二是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也很难再有生产。一个健康的经济就是生产满足消费,消费刺激生产,生产与消费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资料的生产变得异常容易,社会只需要很少的人,用很少的时间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就许多国家来讲,现在的问题不是生产不足,而是消费不足,我国目前也是这种情况。现代社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业取代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导产业。大家知道,无论是物质产品的消费,还是服务产品的消费,它有两个前提,一是必须有支付能力,二是必须有消费的时间,二者缺一不可。支付能力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而消费的时间则必须从制度上予以保证。
由于几千年来的惯性作用,中国人养成了在春节期间集中消费的习惯,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有些地区,春节消费占全年消费的三分之一以上。春节成为中国的最大消费时段。我们应当利用这个时段。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总体收入水平是比较高的,他们有较强的支付能力。但是由于春节时间太短,他们缺少消费的时间。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业,现在好多城市家庭已经具备成行的能力,但却不具备成行的时间。
也许有的人说,若是放假那么长,经济可能受影响。这话也许有道理。也许大家记得我们以前是一个星期只休一天的,后来改成休一天半,再后来才改成休两天。从一个星期休一天到休两天,我们全年少了52个工作日,我们的经济没有下滑,反而比以前增长更快;我们有了“五一长假”与“十一长假”(所谓的长也不过是增加了4天而已)后,经济也没有下滑。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春节假期改为十天半月,经济甚至会有大的增长。道理很简单,就现在我国的经济而言,不是生产不足,而是消费不够。不是生产拖了消费的后腿,而是消费拖了生产的后腿。
当然,这不是说春节放长假一点副作用也没有。圣诞节过后,西方人就开始从狂欢中醒过神来大干起来。贸易也好,投资也好,金融也好,就会空前地活跃起来。这是与西方人打交道的最佳时机。如果这时我们放了长假,有可能错失良机。这就需要我们想其他的办法了。办法之一就是涉外部门的人将假期改期。毕竟,我们的经济靠内需拉动,我们应当是芝麻西瓜一块抓。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