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经济学的100个故事 > 036 笨拙的老鼠预言家(第1页)

036 笨拙的老鼠预言家(第1页)

列异传中有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据说有一只老鼠,它大概患有预言癖,曾经对一个叫王周南的人预言说他某年某月某日要死掉,可王周南不理他,照吃照睡,根本就不害怕。等到那一天到来的时候,老鼠穿着一身孝服出来,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中午就要死掉了,快做好准备吧。”王周南还是不理它,老鼠于是多次向他发出警告,但王周南还是不理会它。

最后预言的时间终于到了,老鼠看到王周南还是生龙活虎的样子,就特郁闷地说,你既然不理我,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言绝,颠蹶而死。这“颠蹶”二字用得真见功夫,老鼠非常自信地对未来做出预测,甚至做好了一切准备,哪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以致它丧失了活下去的动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只如此敬业的老鼠都会有此惨痛的经历,我们作为理智的人类,还是不要太相信自己对未来的预测。预言真是一份非常危险的职业啊!

预测未来的冲动,古已有之,不然星象学何以发展成为一门学问!美国的智库“圣达菲研究所”也相信他们可以利用混沌理论来对未来做出些许预测。就像计划经济的笃信者坚持认为他们可以对经济做出很好的预测以将它规划得很有效率一样。众多的企业管理者总是认为有必要对未来做出“精准”的预测,以便做出“好”的规划。

管理者必须具备预见性,因为只有对未来趋势有某种程度的洞察,才能未雨绸缪,为企业做好准备。比如美国质量协会就一直在做未来趋势研究,他们提出的一些命题,如:公众对企业管理者的信心和信任将持续降低;市场的天平将越来越多地向消费者倾斜;质量意识的全员性将越发明显等都很有意思,令人回味。管理者还要能引领变革。像通用电气的韦尔奇和惠普的卡莉这样的人物之所以成为伟大的管理者,那是因为他(她)们都引领了伟大的变革。

但实际上,未来是如此的不可预测,以下就是一个著名的关于预测的故事。多年前,当个人电脑大规模普及之前,IBM的董事长曾经预测:我认为未来的世界存在一个至少容纳四台电脑的国际市场。在电脑几乎成为生活必需品的今天看来,这种预测不禁令人哑然失笑,但在当时它确实是IBM——这个全球最大的电脑生产商对未来的预测。

Google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后昂首阔步,股价一路冲上100美元的大关,公司1900名员工中有超过60%的人成了百万富翁,如何让这些已成为百万富翁的员工继续为公司努力工作成为管理层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但上市前,绝大多数投资者对其股价的预测没有超过50美元。

哈佛商学院教授莱维特的名作《营销近视眼》(MarketingMyopia)中也讲了这样的故事:一个亿万富翁在炒作电车股票中赚了大量的金钱,于是在临终的时候立下遗嘱,规定自己儿子只能将这些钱用来购买电车公司的股票,因为他认为电车是人类社会离不开的交通工具。他说:“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难道电车公司会破产吗?”

但谁也没有想到,他的儿子继承遗产后不长的时间,私人汽车迅速崛起,电车公司纷纷破产,因为遗嘱的规定,他又不能用这笔钱去买其他公司的股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电车股票终于跌得一文不值。后来,有人看到这个郁闷的富翁之子在一个加油站里工作,为来来往往的私人轿车加汽油。

战略管理教授亨利·明茨伯格在名著《战略计划的兴衰》中为计划的荒谬性和战略的艺术性作了更为精彩的注脚。明茨伯格最伟大的成就是他对战略计划的独特见解,尤其是他在“突发战略”和“基础战略制定”上的思想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他发现战略要么是“应急的”,要么是“审慎的”和“长远的”,因而,战略不可能被详细计划。计划关心的是分析各方面的情况,而战略侧重的是综合所有的信息。

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说,战略应该是“弹性”的。战略制定必须在充斥着不连续变化的非稳定时间里进行。它必须采用广泛的视角,因而具有幻想色彩,它需要众多演员们参与其中,他们要既能进行大胆尝试又能完成有效整合。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