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刘先生说,其实很多时候,教育小孩和管理员工都差不多。他说,自己的小孩和其他小孩一样,会犯下很多错误。很多家长肯定都给自己在学校的孩子送过他们忘带的东西,他们有时候会落下作业,有时候会落下明天要交的课本费,有时候又会忘记带家长签过字的通知书……
刘先生告诫自己的小孩说,他们只有两次让爸爸给他送东西的机会。因为,一次是忘记,两次是没记住,同样的错误再犯第三次就是故意了。
有一次,刘先生正在家里的时候,他的儿子打来电话说自己的作业本忘在家里了,求爸爸给他送来。刘先生告诉他说:“这是第三次了,你没有机会了,不能送。”“爸爸,这次的作业很重要,要是交不上来老师会批评我的!”儿子请求说。“放心,批评也对你有好处,没有关系。”做父亲的说起来好像很无所谓似的,但刘先生其实心中很难受,儿子被批评,自己肯定也不好受,但为了贯彻自己的原则,他必须这么做。
刘先生说,自己的儿子当天回来以后告诉他,老师确实批评了他,而且十分严厉。不过,从那天起,儿子摆放东西的习惯就不一样了:晚上睡觉前,先把自己的东西都放在桌上,然后在书包上放一张小纸条,写上明天务必要带上的东西,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按照纸条上的顺序一一收好……
刘先生说,这是儿子小学二年级的事了,但从那以后,到现在儿子已经读到了研究生,他再也没有为儿子送过任何东西。
对于女儿不吃饭的问题,刘先生也有办法。他选了个周末,和太太约好,开始教导她。到了吃饭的时间,刘太太去叫女儿,但小女儿似乎没听见一样,继续看她的动画片,看得蛮开心。后来刘先生和刘太太就按计划把桌上所有的东西全都吃光(事先计划好了,只做了两个人的饭)。
后来女儿饿了,跑到厨房打算吃饭,结果居然看到妈妈在洗碗,她大吃一惊:“怎么洗碗了?”“吃过了。”刘太太平静地说。“吃过了?开什么玩笑!我还没有吃啊!”“抱歉,我们以为你不饿呢。”刘太太轻松地说。“那怎么办?”女儿放低声音,拉着妈妈的围裙说:“还有没有其他能吃的东西了?”“没有了。”刘太太说。女儿不信,跑去开冰箱,可她哪知道父母是计划好的,冰箱里也空空如也。“那怎么办啊!”女儿都快哭了。“忍耐一下吧,只好等明天再吃了。”
女儿很委屈地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哭了起来。做妈妈的当然十分心疼,有些动摇了,就对刘先生说:“你看怎么办?”刘先生狠了狠心,笑着对太太说了一句话:“面对敌人绝对不能手软,否则功亏一篑!”
后来,刘先生和太太回到了卧室。半夜的时候,果然不出刘先生所料,女儿跑到父母的卧室来,推了推妈妈的胳膊,凄凉地说:“妈,我快饿死了。”太太一听,条件反射似的几乎要立刻坐起来,刘先生闭着眼睛,看上去在睡觉,但他在被子里却一把抓住了太太的手,紧紧地按住。
太太明白刘先生的意思,只好忍住,告诉女儿:“回去睡吧,天就快亮了,再忍耐一下。”女儿只好回到房间,又一个人哭起来。刘太太忍不住了,很是心疼,可刘先生很坚决:“天快亮了,没事,饿不坏的。”
妈妈就是妈妈。天还只是蒙蒙亮的时候,刘太太就跳了起来,跑到厨房给女儿做早餐。结果黑乎乎的餐厅,已经有个人坐在那里了。这个朦胧的身影把刘太太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撞鬼了呢!仔细一看,才看清那是自己的女儿,已经把餐具握在手里,看那神情,是死也不会错过这一餐!
从那以后,只要一叫女儿吃饭,女儿就“冬冬冬”地跑过来,说一遍就行,特别有效。
刘先生说,作为管理者,他发现,教育孩子和教育员工是一样的道理,同样的逻辑,也可以应用到企业管理上。一次,公司一个分厂的厂长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对那位厂长说:“王厂长,这个问题我记得我以前说过。”“我不知道。”王厂长一副很委屈的样子。
“不知道?王厂长,你这是第三次犯错:第一次,是1996年3月12号,因为那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二次是1998年1月3号,我也记得,因为那天是年假的最后一天;今天是第三次。”刘先生突然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叫道:“你是不是故意啊!”包括王厂长在内的40多个人都非常吃惊,王厂长更是没有想到自己的错误总经理都记得。后来员工们知道,对这位刘总经理来说,每人只有两次犯错的机会。
但这并不代表不犯错误的人就是了不起的,这种人害怕犯错误,工作中极不自信,他不犯错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什么事都不敢去做。对他来说,错误也许不是他努力避免的,而是他根本没有机会去犯错。
一位总经理对人事部经理说:“调一个优秀可靠的职员来,我有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做。”
人事部经理拿了一本卷宗对总经理说:“这是他的资料,他在本公司服役了10年,没有犯过任何错误。”
总经理说:“我不要这个10年没有犯过错误的人,我要一个人,犯过10次错误,但是每次都能立即改正,得到进步。他才是我需要的人才。”
谨慎自爱本是美德,但是倘若过分,就变成畏缩无能。在战壕里,战士倘若开枪射击,就容易使敌人瞄准他的位置,但是一枪不放的战士又如何立功?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话确实是经验之谈。但是发明这句话的人可曾想过:不做不错的“不错”到底有什么价值?美国最成功的会员制零售店董事长辛格尔培养员工时就有“赌一把”的勇气。他说:“如果不偶尔犯些错误,你肯定没认真做自己的工作。”
美国一位名叫墨菲的上尉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说了句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后来这句话迅速流传,并演变成管理学中著名的“墨菲定律”: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更大可能的损失。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人类虽然越来越聪明,但永远不可能彻底了解世间的万事万物。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所以,面对人类的自身缺陷,我们最好还是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采取多种保险措施,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导致的灾难和损失。错误是这个世界的一个部分,与错误共生是人类不得不接受的命运,而且错误并不总是坏事,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垫脚石。因此,要勇于尝试,敢于犯错。关键在于要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学习走路的孩子没有不摔跤的,并且在千万个孩子之中,可能有一个被摔成脑震荡。如果有一位母亲因此坚决不让她的孩子走路,那孩子从来没有摔过跤,身上也没有疤痕,但却会变成瘫子,一生都要坐轮椅。人生的有些苦是要受的,有些代价是要付的,有些过失是要犯的——只犯一次,不犯第二次。
其实,以前的错误就是将来的智慧。只要你学会总结,接受批评,不在同样的问题上反复栽跟头,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事实上,员工们自省,会让管理者十分省事,这样管理者教育一次就可以了,他们可以分出更多的精力去教育别的员工,或者做些其他重要的事。因此,如果你是名管理者,在教育好员工的同时,也要以身作则,总结经验。成功是从总结失败中得来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