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人王戎小时候就是神童,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和一群小伙伴在大路边玩,自然,当时的大马路是真正的大马路,没有汽车等危险物体,行人也很多,突然发现一棵枝繁叶茂的李子树,上面的李子个大皮红,小伙伴们纷纷表演猴子上树,只有王戎仍然静若处子,别人问他为何不摘,他说:“李生大路而无人摘,必苦也。”
第一次读到这篇故事,真真是对这个千百年以前的小神童佩服得要死,这小家伙,好样的。有人用经济学的眼睛来重新审视这个故事,分析出了“王戎定理”或者“苦李子定理”:一种可能被大多数参与者采用的常规方法而未被普遍采用(估计很多人已经吃了苦头),那么这种方法有极大可能给参与者带来负收益。
王戎这个人的经济头脑由此可见一斑。
时光如电,王戎做了大官,人却吝啬起来,《世说新语》里点评讥讽整个魏晋时期的吝啬鬼,总共九篇,王戎这位昔日神童就占了四篇,让人大跌眼镜。
例如有一篇里讲到王戎的女婿借了他几万铜钱,结果每次女儿回娘家省亲,王戎总是“脸不愉”,女儿当然知道父亲肚子里的肠子是怎么转弯的,赶紧把钱还了,王戎这才嘻皮笑脸起来;更可笑的是,还有一次,他堂侄儿结婚,这位堂叔送了一件薄薄的单衣做贺礼,过了一段时间,又向堂侄儿讨还,真把脸皮都丢尽了。如此精于理财,甚至做到了六亲不认,这在儒家学说一统中华的过去,不被千夫所指才怪。王戎夫妻两个经常一道在烛光下用牙筹计算财货,家政会计工作一直做到深夜,其他的文人这时候要么在月下弹琴吟诗,要么酒酣耳热,要么就是逍遥快活,唯有这位昔日神童在月下计算着自己所拥有的星星。
仅有这些,王戎也不算空前绝后了,偏偏又有一则臭了千百年的“王戎钻李”奠定了他在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王戎对李子质量的鉴赏领悟能力,我们很早就领教到了。这一次是王戎家有棵好李树,卖李时唯恐别人把种子留着栽植,因此,经常用钻子把李核钻坏。这恐怕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自然垄断案例。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王戎家有好李,这棵李子树好像他的赚钱机器,形成垄断经营,再加上独此一家,价格制定上自然可以随心所欲。为了保持这种垄断优势,他把主意打在了种子身上,反正大家吃的是李肉,而不是李子,于是,他用钻把李子的种子破坏掉了,这棵品种优良的李子也就停止了传播。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