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问:“这把‘神奇之钥’是什么?芽”拿破仑·希尔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专心”。现在,把这儿使用的“专心”一词的定义介绍如下:“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欲望上的行为,并要一直集中到已经找出实现这项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将之付诸实际行动为止。
同时想做很多事的习惯会使人们产生焦虑,注意力不集中。
学生一面看电视,一面做功课;职员不将注意力放在他正在口述的一件事情上,却惦记着今天该完成的另外一件事,心里巴不得能马上同时解决。
这些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我们同时想着好多件未完成的事,及其容易感到神经过敏,忧虑,焦虑不安。我们紧张是因为我们想做不可能的事情,这样无可避免招来徒劳和挫折。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好,会使自己有成就感,然后信心百倍地去做下一件事。
第十一节:万物有理,四时有序
常言道:万物有理,四时有序。这里的“序”,是顺序、次序、程序的意思。自然界是这样,人类社会也是这样。序,就是事物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过程和步骤,是客观规律的体现。反映到实际工作中,它要求我们办事情必须讲程序。
对于程序及其重要性,长期以来存在着某些片面的认识。有人认为程序属于形式,没有内容那么重要;有人觉得程序是细枝末节,可有可无;有人甚至把程序当作繁文缛节,不但不重视,而且很反感。由此而来,现实生活中不讲程序、违反程序的现象屡见不鲜,结果既影响办事的质量和效率,又容易助长不正之风,给工作和事业带来损失。
为什么办事要讲程序呢?我们不妨从程序的客观性来作一些分析。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上展开的。事物的发展变化,从空间方面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组成部分;从时间方面看,各个部分都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并具有一定的次序。比如“种植”这一行为,就可以分解为播种、施肥、灌溉、收割等部分,这些部分均需占用一定的时间,并且有相应的先后次序。如果不在一定的时间播种,或者把收获和施肥的次序颠倒,那么种植行为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顺时而动,不违农时,是务农必须遵守的程序。尊重程序,实质上是尊重规律。这就是办事情需要讲程序的道理所在。
第十二节:走好第一步
接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是不是还没弄明白整件事情就开始东奔西走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步走的方向往往决定了接下去事情的进程。人做事都是有惯性的,此刻的决定和表现就决定了下一刻的状况。因此,做事要有纵观全局的感觉,无论大事小事,都应有头有尾,有棱有角,把事做得完整。
在思考第一步该怎么走的时候,就是我们需要对事情做全面筹划的时候。比如说,我们要去办什么证件,出门事前就要想好该带上什么办证需要的证明和其他东西,这需要把整个过程都了解才能做出判断。出去旅游或其他事,我们在不知将来会发生什么的情况下,第一步应该尽可能的做得完善。
有些人第一步没做好,就只想破罐子破摔了。这种心态显然是十分有害的,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去做后面的事还不如不做,或交给别人去做呢。另一方面,做好第一步不仅使下面的事有个好的开始,而且使自己更加充满信心。
第十三节:磨刀不误砍柴工
有人或许存在这样的疑虑:讲程序会不会影响效率?其实,讲程序与讲效率是一致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讲程序,缺乏制度、机制、法规、纪律的规范和约束,无章可循,各行其是,不但许多事情办不下去,而且整个社会也会陷入混乱之中,根本谈不上效率。譬如,一部功能强大的电脑,如果失去与之匹配的程序设计,其作用就难以发挥出来。从社会角度看,科学、严格、切实的程序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违反规定程序的行为则会给国家、集体和个人带来损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进行购物、乘车、参观等,都要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遵守规矩,各得其所。很显然,这样做是公平合理的,也是富有效率的。而一旦有人不守规矩,就不仅使公平受到破坏,而且效率也无从保证。
第十四节:步步为营的策略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十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山田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鸦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鸦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我们稍微具有一点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许会少许多懊悔和惋惜。
第十五节:步骤安排的七步法
对于管理者而言,往往不是直接处理某件事情,那么他是如何把经过分类的事情意义委派下去的呢?
美国人皮尔斯提出了有效委派系统的七个步骤。
第一步选定需要委派的工作。认真考察要做的各种工作,当你对工作有了清楚的了解以后,还要使你的下属也了解。要向处理这件工作的下属说明工作的性质和目标,要保证下属通过完成工作获得新的知识或经验。切记不要把“热土豆”式的工作委派出去。所谓“热土豆”式工作,是指那些处于最优先地位并要求你马上亲自处理的特殊工作。
第二步选定能够胜任的人。建议你对下属进行完整的评价。你可以花几天时间让每个下属用书面形式写出他们对自己职责的评论。要特别注意两个职员互相交叉的一些工作。
但有一点也要记住,那就是你要尽量避免把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一个人去做的倾向。
第三步确定委派工作的时间、条件和方法。大多数管理者上午上班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委派工作。这样做可能方便管理者,但却有损于职员的积极性。因为他们被迫改变原定的日程安排,工作的优选顺序也要调整。委派工作的最好时间是在下午。
第四步制定一个确切的委派计划。有了确定的目标才能开始委派工作。给职员一份,自己留下一份备查。
第五步委派工作。在委派工作之前,需要把为什么选他完成某项工作的原因讲清楚。关键是要强调积极的一面,同时,还要让下属知道他对完成工作任务所负的重要责任,让他知道完成工作任务对他目前和今后在组织中的地位会有直接影响。
第六步检查下属的工作进展情况。检查太勤会浪费时间;对委派出去的工作不闻不问,也会导致祸患。
第七步检查和评价委派工作系统。当委派出去的工作完成以后,你要在适当的时候对自己的委派工作系统进行评价,以求改进。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