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老实人缺什么书籍 > 第五章 老实人缺胆量(第3页)

第五章 老实人缺胆量(第3页)

后来,南唐国灭,李后主沦为阶下囚,其妻小后周常常被召进宋宫,侍奉宋皇,一去就得好多天才能放出来,至于她进宫到底做些什么,作为丈夫的李后主一直不敢过问。只是小后周每次从宫里回来就把门关得紧紧的,一个人躲在屋里悲悲切切地抽泣。对于这一切,李煜忍气吞声,把哀愁、痛苦、耻辱往肚里咽。实在憋不住时,就写些诗词,聊以抒怀。

李煜虽然在诗词上极有造诣,然而作为一个国君,一个丈夫,他是一个懦夫,是一个失败者。

其实,没有人能够完全摆脱怯懦和畏惧,最幸运的人有时也不免有懦弱胆小、畏缩不前的心理状态。但如果使它成为一种习惯,它就会成为情绪上的一种疾弊,它使人过于谨慎、小心翼翼、多虑、犹豫不决,在心中还没有确定目标之时,已含有恐惧的意味,在稍有挫折时便退缩不前,因而影响自我设计目标的完成。

怯懦者害怕面对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害怕害别人,害怕丢面子。所以在择业时,因怯懦,他们常常退避三尺,缩手缩脚,不敢自荐。在用人单位面前他们唯唯诺诺,不是语无伦次,就是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他们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害怕回答问题不好而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在公平的竞争机遇面前,由于怯懦,他们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至于败下阵来,错失良机,于是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导致自我评价和自信心的下降。

美国最伟大的推销员弗兰克说:“如果你是懦夫,那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如果你是勇士,那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对于胆怯而又犹疑不决的人来说,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正如采珠的人如果被鳄鱼吓住,怎能得到名贵的珍珠?事实上,总是担惊受怕的人,他就不是一个自由的人,他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恐惧、忧虑包围着,看不到前面的路,更看不到前方的风景。正如法国著名的文学家蒙田所说:“谁害怕受苦,谁就已经因为害怕而在受苦了。”懦夫怕死,但其实,他早已经不再活着了。

世上没有任何绝对的事情,懦夫并不注定永远懦弱,只要他鼓起勇气,大胆向困难和逆境宣战,并付诸行动,便开始成为勇士。正像鲁迅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说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荧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

老实人启蒙:

人生在世,最可恨的就是胆小窝囊地过一辈子,上天既然让我们降生于世,我们就应当承担起我们作为人的责任和义务,书写好那一个大大的“人”字。

学会控制恐惧感

培养冒险精神,克服恐惧感是培养健康的心态的重要内容。冒险精神并非与生俱,多半是由训练而来的,经由冒险、失败、再冒险、再失败,一步步锻炼出来的。

其实,每个人都是敢冒险的,大概每个人也都有过大胆冒险的经历,老实人也不例外。在幼儿时期,我们敢冒险地站起来学走路;年纪稍长时,冒险学自行车;要有条件,有人还冒险学开汽车、学游泳、学跳伞,甚至学开飞机,冒极大的风险学宇宙飞行,进入太空,登上月球与火星……

这些没有一项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想学会这些技能,一定要经过冒险的阶段,并遵循“越失败,越勇敢”的精神,尝试,再尝试,才可能学会。想学好投资理财,亦不例外,一定得经过这段标准的冒险过程。今天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必须首先摒弃回避风险的习惯,重新拾回失去的冒险本能,培养健康的冒险精神。

难道投资必须冒很大的风险吗?事实上,投资理财所冒的风险并没有上述所举的例子那么大。只是当人们到了自认为有资格理财的年龄时,冒险精神已大不如前了。毫无疑问,人们的冒险精神似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了,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在经历失败与挫折后,本能上会产生挫折感而泄气,如果没有适度的激励因素,很难恢复本能的冒险精神;另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造成的,基于保护幼小者的心理,当小孩一旦做出危险行为时,马上会受到大人们的谴责,因而养成安全至上,少惹麻烦的习惯。小孩和大人都以平安顺利为上,逃避风险便成为一种习惯,而正是这一习惯,就会成为投资理财的严重障碍。

当一个人能够控制恐惧感,他便能较容易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他的自控能力能让他在纷乱的环境下处变不惊,并能无畏于后果的不确定性,而做该做的决定。当结果并不如其所愿时,他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来承担失败的结果,而这种临危不乱的勇气与冒险的精神,正是投资人所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

勇于冒险的人,并非不惧风险,只是因为他们能认清风险,进而克服对风险的恐惧。勇气源于控制恐惧,而培养冒险精神则始于对风险的了解,特别是对风险所造成的后果的了解。的确,积习已久的避险习惯,想在短时间内改变过来,谈何容易。但是,既然冒险是成功理财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学习投资理财的首要任务,就应克服恐惧,强迫自己去冒险。培养健康的冒险精神和稳定心理,勇于在高期望报酬的投资标的上投资,并承担其伴随的高风险。世界上任何领域的一流好手,都是靠着勇敢面对他所畏惧的事物,冒险犯难,才出人头地的。而一些利用理财致富、实现梦想的人,也都是如此,都是以冒险的精神作为后盾。

老实人启蒙:

切记:处处小心谨慎,则难以有成就,缺乏冒险精神,梦想永远都不能成真。

保持一点冒险精神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1990年,在温布尔登举行的网球锦标赛女子组半决赛中,16岁的前南斯拉夫选手塞莱丝与美国女选手津娜·加里森对垒。随着比赛的进行,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塞莱丝的最大对手并非加里森,而是她自己。赛后,塞莱丝垂头丧气地说:“这场比赛中双方的实力太接近了,因此,我总是力求稳扎稳打,只敢打安全球,而不敢轻易向对方进攻,甚至在加里森第二次发球时,我还是不敢扣球求胜。”

而加里林却恰恰相反,她并不只打安全球。“我暗下决心,鼓励自己要敢于险中求胜,决不能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津娜·加里森赛后谈道,“使失了球,我至少也知道自己是尽了力的。”结果,加里森在比赛中先是领先,继而胜了第一局,后来又胜了一局,最终赢得全场比赛。

当遇到严峻形势时,人们习惯的做法是小心谨慎,保全自己。而结果呢?不是考虑怎样发挥自己的潜力,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怎样才能缩小自己的损失上。正像塞莱丝的经历一样,这种人的结果大都会以失败而告终。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同样一件事,因为存在一定的风险,甲经过细算,认为有60%的把握,便抢占时机,先下手为强,因而取胜。乙在谋划时过于保守,认为必须有90%甚至100%的把握才下手,结果坐失良机。

任何领域的领袖人物,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顶尖人物,正是由于他们勇于面对风险。美国传奇式人物、拳击教练达马托曾经一语道破:“英雄和懦夫都会恐惧,但英雄和懦夫对恐惧的反应却大相径庭。”

我们大家都遇见过一些所谓饱经风霜的老前辈,他们似乎什么世面都见过,因此总对我们讲一些不可做这不可做那的理由。我们刚产生了好主意,一句话还没说完,他就像消防队员灭火般地向你泼冷水。这种人总能记起过去某时曾有某个人也产生过类似想法,结果惨遭失败,他们总是极力劝你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以免自寻烦恼。

美国一家大印刷公司的经理曾回忆起他与自己公司一位会计员的一次谈话,这位会计员的理想是要成为他公司的审计长,或者创办她自己的公司。虽然她连中学都没毕业,但她却毫不畏惧。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公司经理提醒她:“你的会计能力不错,这一点我承认,但你应该根据自己的受教育程度,把目标定得更加切合实际些。”经理的话使她大为恼火,于是,她毅然辞职追寻自己的理想去了。后来她成立了一个会计服务社,专门为那些小公司和新移民提供服务。现在,她在加州的会计服务社已发展到了五个办事处。其实,我们谁也不知道别人的能力限度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在他们怀有激情和理想,并且能够在困难和障碍面前不屈不挠时,他们的能力限度就更难预测了。

无论做任何事情,开始时最为重要的是不要让那些总爱唱反调的人破坏了我们的理想。这世界上爱唱反调的人真是太多了,他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列举出千条理由,来说明我们的理想不可能实现。我们一定要坚定立场,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时,当面临某一新情况时,人们往往会回忆过去的失败,从而花太多的时间往坏处想。有一位女律师不久就要出席法庭辩护。这是她当律师后第一次出庭为人辩护,因此,她感到特别的紧张不安。她不知该给陪审团留下个什么印象才好,她总是想:“我不要被人看做无经验,太年轻,或是太幼稚,我不要他们怀疑到我这是第一次出庭为人辩护,我不要。”

这位女律师掉进了“不要”的陷阱里。“不要”是一种消极的目标,“不要”会使我们不想怎样却偏会怎样,因为我们的大脑里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图像,并对其作出反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现实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举例来说,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在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会浮现出“球掉进水里”的情景,所以,我们也不难猜出球会落在何处。

因此,在遇到令我们紧张的情况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所希望发生的事情上。那位女律师,她希望以后的岁月出现些什么情况,她就这样想:“我希望被人认为业务精通,充满自信。”她认为,满怀信心地在法庭上走动,口中使用着充满说服力的语言,用眼睛同证人和陪审员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说话时声音清晰洪亮,使整个法庭上的人都能听清楚。这时的她已与从前判若两人。她还想像了精彩的结案辩词及己方胜诉的情景。经过几星期这种积极的图像设想演练之后,这位年轻的女律师的第一次出庭辩护非常成功。

但是,无论我们准备得多么充分,有一件事总是难免的:当我们从事某项新事务时,失误便会伴随而来。无论是作家、销售人员、还是运动员,只要我们不断向自己提出挑战,就难免出现失误的风险。

吉姆·伯克晋升为美国翰森公司新产品部主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开发研制一种供儿童使用的胸部按摩器。然而,这种产品的试制失败了,伯克心想这下可要被老板炒鱿鱼了。伯克被召去见公司的总裁,然而,他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接待,“你就是那位让我的公司赔了大钱的人吗?”总裁问道,“好,我倒要向你表示祝贺,你能犯错误,说明你勇于冒险。而如果你缺乏这种精神,我们的公司就不会有发展了。”数年之后,伯克本人成了翰森公司的总经理,他仍牢记着前总裁的这句话。

勇于冒险求胜,我们就能比我们想像的做得更多更好。在勇冒风险的过程中,我们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变成激动人心的探险经历,这种经历会不断地向我们提出挑战,不断地奖赏我们,也会不断地使我们恢复活力。

香港商人陈玉书在他的自传《商旅生涯不是梦》里指出:“致富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譬如说,地产市场我看好,别人看坏,事实证明是好,我能发大财;反之,我看好,别人看坏,事实证明是坏,我便要受大损失,甚至破产;如果大家都看好,我也看好,事实证明是对了,则也仅仅能糊口而己。”

精明的人能谋算出冒险的系数有多大,同时作好应付风险的准备,则可以胜算。世界的改变、生意的成功常常属于那些敢于抓住时机,适度冒险的人。有些人很聪明,对不测因素和风险看得太清楚了,不敢冒一点险,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永远只能平庸而已。实际上,如果能从风险的转化和准备上进行谋划,则风险并不可怕。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