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视界明星成龙十七岁刚出道时,当临时演员、替身、武行的价码一天只不过几十元港币;几年后跃身为主角、导演,一部戏的片酬不过一万多港币;现在他红遍国际影坛,片酬已涨至亿元港元之上。这中间万倍身价的差异,就在于名人效应。
名人身上的光环可以给人带来无形的优越感、自豪感,因此名人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有着一呼百应的作用。许多人祟尚名人,因此也就喜欢效仿名人,名人喜欢什么,他们就会喜欢什么;名人用什么,他们就会用什么。我们可以来看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李嘉诚成名之后,他特殊的身份就蕴藏着无限的商业价值,他自己就成了活广告,成了别人效法、模仿的对象。日产房车为李嘉诚参股的中泰合诚汽车公司代理经销,因此李嘉诚就用上了日产总统型房车。
香港人曾对日产车抱有偏见,认为日本只能生产皇冠、丰田、本田等廉价大众车。当李嘉诚最开始拥有这种车的时候,这种房车还没有什么知名度。
但是由于李嘉诚的名人广告效应,由于他用了这种日产总统型汽车,使得这种车的身价迅速倍增,许多香港富豪都改变了只钟爱欧美名车的偏好,争相购买此车,结果该车迅速由原来的供大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
其实从这种车的本身来看,它的质量、技术以及售后服务等各方面都没有什么改变,但是现在,李嘉诚用了这种车,这就足够了,足够很多人喜欢它了。这就是名人效应所带来的很有戏剧性的效果。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有崇拜名人、模仿名人的心理。追星族就喜欢模仿名人的行为穿着,以名人的喜好而喜欢。平常人虽然没有追星族这么明显,但是经过适当的引导,这种心理一样会表现得十分强烈。英国王妃戴安娜生前曾带头穿平底鞋,结果英国市场上的高跟鞋就无人间津了。这种情形在生意中,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一效应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要想做生意,就不能绕过名人这一层关系。我们应该巧妙地把自己的产品和某个名人挂上钩,来抬高自己的身价,扩大自己的生意。
有一次,胡雪岩在南京的丝栈里积压了几千轴丝绢,由于行情不好,就算出了手,也卖不了多少钱。正在发愁之际,胡雪岩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妙计。他给南京那些身居要职的官员,以及很有名望的乡绅,每人送一件丝织的单衣,并约好外出时一定要穿在身上。南京城里的其他官员和读书人见了,都跟着效仿起来,于是丝绢单衣很快就成了风行一时的时装,丝绢的价格也随之大涨。胡雪岩见时机已到,就派人把仓库里的丝绢都拿到市场上去卖,每轴丝竟然卖到了一两银子的高价。
东晋的名士谢安也玩过这种把戏。一次,有位同乡被罢了官,回乡前来向谢安辞别。言谈之中,谢安得知同乡的路费还没有着落,只有五万把蒲扇。这蒲扇既不畅销,价格也不贵,要是就这么一把把地卖,恐怕行程羁留,路费还筹不足。
谢安想了想,便向同乡要了一把,然后摇着蒲扇到处串门。于是很快,蒲扇便成了名士风度的一部分,人们纷纷学样,蒲扇也跟着畅销。同乡的五万把扇子很快都卖光了,还多卖了不少钱,最后顺利地回归故里。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跟风似的名人效应,也是由于人们天生的一种本性:不管一个人目前的生活怎样艰难、地位怎样卑微,他的内心都有一种成为大人物,获得出名成功的希望,因此他就喜欢效仿大人物,人家喜欢什么他就喜欢什么,人家用什么他就用什么,以获得一点虚荣之心。于是名人效应也就出现了。
而我们作为一个生意人,一定要对这种人性中的弱点有所洞察,要善于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引导。比如你可以有意识地结交一些名人做朋友,然后在他们身上施用名人效应,靠他们的影响来做大自己的生意。这种能给你提供帮助的名人,正是你的贵人。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