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是某学院学工处的一名职员,他与财经系的系主任郭某关系处得非常好,而据小道消息说财金系系主任很可能年内就会调任学工处处长一职,这样看李平将来的日子会比较好过了。然而世事难料,年底人员调整时郭某却被调去当图书馆馆长了。这样一来,许多原本巴结郭某的人立刻散得一千二净,让郭某见识到了什么叫人走茶凉。就在这时,李平拿着瓶好酒上门来了,“郭主任,让嫂子做点菜,咱们喝一顿吧!”这正是郭某最难过的时候,李平的出现感动得郭某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从那以后李平照样逢年过节给郭某送点礼物,有事没事过去聊聊天,喝点酒。一年半后,该学院的院长调走了,新来的院长把郭某提拔为主管人事的副院长,不用说李平自然也跟着时来运转,他成了新一任的学工处长。
李平的成功得益于他的贵人——郭某的提拔,而他之所以能攀上这个贵人靠的就是一招“日久生情”。我们知道要得到贵人的帮助,就要与他建立良好的关系,但与贵人建立关系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须经常保持联系。有事没事打个电话或者登门拜访,都能让你们“日久生情”。
某市商人张某是个脑子非常活络的人,而且人脉非常广,他认识的人遍及三教九流,不管现在用得着用不着,他都不怠慢。比如说有一位劳动局李局长,虽然两人认识两年多,张某从未求过李局长什么事,但请客吃饭,逢年过节总不忘李局长。也有朋友对张某说:“咱们商人重的是利,有利可图的事儿才去做,你呀交起朋友来漫无目的,你说那个李局长能帮你什么忙,犯得着和他那么热络吗?”张某却说:“这都是说不准的事!你知道哪天能用到谁啊,我自有我的道理。”就在这次谈话后,不久,张某还真用上了李局长:韩国一家DVD制造厂希望从中国招一批工人,但因为不熟悉这方面的情况,就把代理权交给了张某。张某拿到代理权后直接就去找李局长,由于这件事既符合政策规定,又有张某的人情,李局长很快就批了下来,各项手续也都毫不耽搁,不到两个月,整项工作就顺利完成,180名工人整装待发,韩国方面对张某的办事效率大为赞赏,其他几家会社也都将代理权交给了张某。这个故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平时要不断寻找机会与贵人沟通交流,哪怕你现在没有事情求助子人,也要经常进行情感投资,巩固你们的关系。
法国有一本名叫《小政治家必备》的书。书中教导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起码搜集20个将来最有可能做总理的人的资料,对他们的兴趣、好恶、性格都得一一在心。然后有规律地、按时去拜访这些人,和他们保持较好的关系,这样,当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当起总理来,自然就容易记起你来,大有可能请你担任一个部长的职位了。
这种手法看起来不大高明,但是非常合乎现实。一本政治家的回忆录中提到:一位被委任组阁的人受命伊始,心情很是焦虑。因为一个政府的内阁起码有七八名阁员(部长级),如何去物色这么多的人来适合自己?这的确是一件难事,因为被选的人除了有适当的才能、经验之外,最要紧的一点,就是“和自己有些交情”。要和别人有交情才容易得人赏识,不然的话任你有天大的本事,别人也不知道。
A先生曾担任某公司总经理,每年年底,礼物、贺卡就像雪片一般飞来。可是当他退职离休之后,所收的礼物只有一两件,贺年卡一张也没有收到。以往访客往来不绝,而这年却寥寥无几,正在他心情寂寞的时候,以前的一位下属带着礼物来看他,在他任职期间,并不很重视这位职员,可是来拜访的竟是这个人,不觉使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过了二三年后,A先生被原来公司聘为顾问,当然很自然地就重用提拔这位职员。与贵人没事也要常联系,否则,当你哪天需要贵人帮助的时候,再去“临时抱佛脚”,关键时刻找不到人可就后悔晚矣。晴天留人情,雨天才好借伞。对贵人多做一些感情投资你绝对不会吃亏。
钱钟书先生一生日子过得比较平和,但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也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峰操持家务,所谓“卷袖围裙为口忙”。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巧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峰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时隔多年,黄佐临导演之女黄蜀芹之所以独得钱钟书亲允,开拍电视连续剧《围城》,实因她怀揣老爸一封亲笔信的缘故。钱钟书是个别人为他做了事他一辈子都记着的人,黄佐临40多年前的义助,钱钟书叙多年后还报。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要想人爱己,己须先爱人。诸位当时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才能为自己多储存些人情的债权。这就如同一个人为防不测,须养成“储蓄”的习惯,这甚至会让各位的子孙后代得到好处,正所谓“前世修采的福分”。黄佐临导演在当时不会想得那么远、那么功利。但后世之事却给了他作为好施之人一个不小的回报。
究竟怎样去结得人情,并无一定之规。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一枚铜板的帮助可能会使他握着这枚铜板忍住极度的饥饿和困苦,或许还能干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建立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悬崖前勒马之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成为一名勇士。
就是在平和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缕可信的眼神,这一眼神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强大的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以一阵赞同的掌声,这一掌声无意中可能就是对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助,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说不定他看到有人遭到难处时,他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人帮助的回忆中汲取勇气和仁慈。其实,人在旅途,既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帮人就是积善。
也许没有比帮助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和慷慨的气度的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个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相反,不肯帮助人,总是太看重自己丝丝缕缕的得失,这样的人目光中不免闪烁着麻木的神色,心中也会不时地泛起一些阴暗的沉渣。别人的困难,他可当作自己得意的资本,别人的失败,他可化作安慰自己的笑料;别人伸出求援的手,他会冷冷地推开;别人痛苦地呻吟,他却无动于衷。至于路遇不平,更是不会拔刀相助,就是见死不救,也许他还会有十足的理由。自私,使这种人吝啬到了连微弱的同情和丝毫的给予都拿不出来。
也许这样的人没有给人帮助倒是其次,可怕的是他不仅可能堕落成一个无情的人,而且还会沦落为一个可悲的人。因为他的心只能容下一个可怜的自己,整个世界都不关注和关心,其实,他也在一步步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同时也在拒绝所有可能的帮助。
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中山的小国。有一次,中山的国君设宴款待国内的名士。当时正巧羊肉羹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人全都喝到。有一个没有喝到羊肉羹的人叫司马子期,此人怀恨在心,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国。楚国是个强国,攻打中山易如反掌。中山被攻破,国王逃到国外。他逃走时发现有两个人手拿武器跟随他,便问:“你们来干什么?”两个人回答:“从前有一个人曾因获得你赐予的一壶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就是他的儿子。父亲临死前嘱咐,中山有任何事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报效国王。”
中山国君听后,感叹地说:“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而失国矣。”他的意思是给与不在乎数量多少,而在于别人是否需要。施怨不在乎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别人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而亡国,却由于一壶食物而得到两位勇士。这段话道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帮人就是帮自己
别人有难处才需要帮忙,这是最起码的常识。我们内心都有一些需求,有紧迫的,有不重要的,而我们在急需的时候遇到别人的帮助,则内心感激不尽,甚至终生不忘。濒临饿死时,送一只萝卜和富贵时送一座金山,就内心感受来说,完全不一样。有某种爱好的人遇到兴趣相同的人则兴奋不已,以为人生一大快乐。两个人脾气相投,就能交上朋友。所以要落人情,便应洞察此中三味。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当过小小的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既坏,兵乱间又损失不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问他借。
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喧完,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三千石,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惜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馑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
人对雪中送炭之人总是怀有特殊的好感。某位小姐如此说:“我有一位朋友,我每次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一定出现。例如:我有急事需要用车或上班迟到时需要用车,只要我打个电话,他一定到,可以说每求必应。事情一过去,我们又各忙各的。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我总是忘不了给他寄一张贺卡,打传呼给他拜个年。”
对身处困境中的人仅仅有同情之心是不够的,应给以具体的帮助,使其渡过难关,这种雪中送炭,分忧解难的行为最易引起对方的感激之情,进而形成友情。比如,一个农民做生意赔了本,他向几位朋友借钱,都遭回绝。后来他向一位平时交往不多的乡民伸出求援之手,在他说明情况之后,对方毫不犹豫地借钱给他,使他渡过难关,他从内心里感激。后来,他发达了,依然不忘这一借钱的交情,常常给对方以特别的关照。这种方法,有几点技巧与各位分享:
(1)饮足井水者,往往离井而去,所以你应该适度地控制,让他总是有点渴,以便使其对你产生依赖感。一旦对你失去依赖心,或许就不再对你毕恭毕敬了。
(2)老板刺激下属享受的欲望又不去全部满足,而是一次一点,以使其保持干劲、继续卖命。
(3)对人的恩情过重,会使对方自卑乃至讨厌你,因为他一来无法报答;二来感到自己的低能。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