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国学大师讲国学 > 儒学大师谈人生三 处世艺术1(第1页)

儒学大师谈人生三 处世艺术1(第1页)

儒家有一条令人敬佩的工作理念:事无大小,全力以赴。凡事不做就算了,做就做到位,做就做到一百分。先不问成败,拿出最大的才能;先不问得失,拿出最好的业绩。儒家取得“独尊”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超强的竞争力。

以敬业为修养,以忠诚为才能

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怕没有职位,就怕没有履行职责的能力;不怕没有人重视自己,只求足以让人重视的本领。孔子的话,道出了谋事创业的根本。他还有一句类似的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没有才能。

有的人天天抱怨没有人了解自己的本事,没有人重用自己的才能,抱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却从来不想想:自己到底是不是千里马呢?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蹓蹓。曾经日行千里,别人自然认为你是千里马。从来没有哪天跑过一百里,别人怎么敢信任你的速度呢?所以,要证明自己是千里马,就要拿出脚力来。老是躺在那里等草料,人家永远不会给你千里马的待遇。

有的人会想:领导从来不给表现才能的机会,我怎么能证明自己的才能呢?这显然是一个错觉。宝石不是非得挂在美女的脖子才会闪光,把它放在任何地方,都能显示其独特的价值。同样的道理,一个有才能的人,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显示其与众不同的才能,如果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证明自己,说明他没有才能,至少来说,才能不像他自己想象的那么大。

假如你真的有承担重任的才能,如何证明自己呢?

第一,做得超出别人的期望。

领导安排你在某个岗位上,他对你的最低的期望值是做出一般水准。如果你做得比绝大多数人优秀,领导就会对你另眼相看。

有一个故事流传已久,可能读者朋友们已很熟悉了:一位博士拿着学士文凭去应聘初级电脑程序员的职位。当老板发现他的水平高于初级程序员时,他拿出硕士文凭。于是,老板让他担任中级程序员。当老板发现他的实际能力高于硕士水平时,他又拿出博士文凭。老板很欣赏他谦逊而务实的作风,就任命他为主管。

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你能做得超过别人的期望值,就证明你才能出众,就会受到重用。你不能做得比别人优秀,就说明你才能平庸,又怎么能要求重用呢?假如你才能出众,却不愿表现出来,这是不求上进,别人又怎么会重用你呢?

第二,获得至少一项专业技能。

俗话说:“千招要会,一招要好。”其实,会不会千招,不是关键,关键是“一招要好”。几乎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某个方面的专家,也许是管理专家,也许是经营专家,也许是技术专家。假使你什么都会,却没有一招镇得住人,你的事业就很难取得突破。相反,假使你只有一招绝活,其他的什么都不会,仍有可能事业有成。有位成功人士说:“如果你具备了真正做好一枚别针的能力,那么,这要比你拥有生产粗糙的蒸汽机的能力强得多。”这就是说,精通一项“低级”技术,也胜于对一项“高级”技术一知半解。

第三,不要害怕承担责任。

工作本身就意味着责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须承担责任的工作。相反,你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你肩负的责任就越重。不要害怕承担责任。敢担当者才能挑重任。在需要你承担重大责任的时候,不要犹豫,哪怕压伤肩膀也不要退缩。因为这也许是你一生中最好的机会之一。

巴顿将军有一句名言:“自以为了不起的人一文不值。遇到这种军官,我会马上调换他的职务。每个人都必须心甘情愿为完成任务而献身。”“一个人一旦自以为了不起,就会想着远离前线作战。这种人是地道的胆小鬼。”

每一个领导都讨厌不敢承担责任的“胆小鬼”。你才能出众却不受重用,原因可能就在于此。因此,尝试改变你对工作责任的态度吧,你的上司可能对此己经等待太久太久了!

第三,以敬业为修养。

有人曾问一位成功人士:“大学教育对年轻人的未来是否是必要的?”这位成功人士的回答值得我们思考:“就商业来说,这不是最关键的。在商业中,最重要的素质是敬业精神。在最需要培养忠于职守的工作精神的时候,许多年轻人却被他们的父母送进了大学校园,让他们在象牙塔中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浪漫的时光。不幸的是,当他们学有所成,正当创业之时,却不能聚集精力投入工作,因而错过了许多成功的机遇。”

敬业精神的最直接表现是:干一行,爱一行,一心一意干好本职工作,不对其他机会左顾右盼。对任何工作来说,专心致志都是你脱颖而出的关键。

曾有人向一位成功人士请教:“你为什么如此成功?”这位成功人士回答:“因为我奉行这样的原则,在某个时间段只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好。”他的方法很简单,但很少人能做到。因为大多数人缺乏敬业精神,没有把工作干得尽善尽美的意愿。那么,他的才能再大,也不能表现得超群出众。

只要将“敬业”视作一种美德,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哪怕暂时能力有限,在不久的将来,也必能达到优秀的水准,并受到重视。

第五,以忠诚为才能。

假如把智慧和勤奋看作金子那样珍贵,那么,比金子还珍贵的就是忠诚。

很多老板用人不仅看能力,更重品德,而品德之中最为核心的又是忠诚度。那些既忠诚又能干的人往往是老板梦寐以求的人才。

那些忠诚的人,即使能力有限,仍有可能受到老板重视,到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而那些朝秦暮楚的人,那些只管个人得失的人,即使能力无人可比,也不可能被老板器重。

在工作中,要用大智慧来做决策的大事毕竟很少,而要人脚踏实地地去行动落实的小事却很多。少数人的成功靠的是智慧和勤奋,而绝大多数人靠的是忠诚和勤奋。

忠诚在现代社会尤为可贵。很多人工作一不如意就跳槽,看到可以多赚几个钱就跳槽,人际关系不和睦也跳槽,甚至没有任何原因也跳槽。这都是缺少忠诚的表现。谁是最大的受害者呢?当然是自己。俗话说:“滚动的石头”不长草,那些缺乏忠诚,不愿在任何一个地方长期干下去,就像没有根据地的流寇一样,怎么可能事业有成呢?

请记住,忠诚不仅是对老板、对工作单位,更是对自己。只有保持忠诚的态度,你才会把职业当成事业,一心一意做到最好。只有这样,你才可能事业有成。

成功趁早

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的话,讲得可能让一些中老年人士心里很难受,却是大实话。不错,“后生可畏”,年轻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前途无可限量。但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不会永远停留在八九点钟,它总有日薄西山的时候。“焉知来者之如今也”,每一个过来人都曾经年轻过,许多人的前途仍然渺茫,不见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成就。“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已”,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默默无名,也就没有什么值得敬畏了。

孔子的话,好像在议论中老年人,其实是对年轻人提出告诫。概括起来,就是《乐府诗集》的两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很多人年轻时心怀大志,“会当水击三千里”,觉得自己一定能成就一番伟业。可是老觉得自己年轻,时间还早,机会还多,没有抓紧时间按成就伟业的方式做人做事。等到岁月蹉跎过去了,才发现什么都耽误了。

孔子就曾遇到过一个“老大徒伤悲”的人。有一天,他率领弟子出游,半路上听到有人在哭,声音哀凉而悠远。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奇人的声音。”

马车行了没多远,就看见一个人坐在路边哭。此人名叫丘吾子。他正拿着镰刀、带着绳子准备自尽。

孔子下车问:“先生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

丘吾子说:“我有三大失误。”

孔子问:“不知您有哪三大失误?”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