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是一场竞争。对于失败者来说,竞争很残酷,竞争者的精神高度紧张,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竞争。但如果你放弃竞争,别人包括你的父母,就会说你是无能,被人瞧不起。所以我们每人生在这个社会,都被迫参与这场马拉松。人类社会之所以要竞争就是因为资源的有限性和人需要的无穷性形成了矛盾。人首先需要氧气,其次是食物、水、衣服,还有房子、交通工具等等。除了氧气之外,这些东西都不是免费的,都是有限的。人离了食物、水、衣服和房子就没法生存,所以人就有不安全感,就有聚敛这些财富的欲望,而且这个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即使一个人拥有足够他这一辈子所需要的财富,他还要为他的下一代着想,还要为他们聚敛财富。有限的财富加上无限的欲望,就是竞争。
每一个人必须有竞争意识,在企业内部要有竞争意识,毕竟任何组织的岗位是有限的。今天端坐在位置上的你如果放弃了竞争,就容易被其他人赶上,进而失去自己的职位。在企业外部,同样要有竞争意识,在今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管理者如果没有了竞争,他所管理者的企业就是十分危险的,很可能被竞争对手给吞掉,管理者同样也会陷入不安全的境地。
虽然管理者必须有竞争意识,但是管理者在竞争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竞争之中容不得妒忌。在竞争的赛跑中,妒忌表现为使绊摔倒实力比自己强的人,或讲别人坏话,不让对手超过自己,这种犯规动作既伤害了强者取胜,对自己也绝无好处。妒忌在竞争中是无能和卑鄙的代名词,竞争最忌讳的就是就是妒忌。在企业管理中,经常有一些能力比较差却受到重用的人,管理者没有必要气愤与妒忌,应该客观公正地去评价,要对这人进行全面了解之后再做评价,而不能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利害关系夹带进去,带上个人感情色彩,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才能使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
二是在竞争中应保持心理稳定,避免情绪大起大落。有竞争就有强弱之分,弱者必须承受得住失败的打击。管理者在这次竞争中遭到失败,并不代表管理者在将来的竞争中注定也要失败;管理者在这方面的竞争中失败,并不说明管理者事事不如人。面对失败,管理者所要做的就是克服自卑的心理,选好努力的方向,下决心追赶上去。自暴自弃的思想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十分要不得。还有一类管理者往往因为在竞争中失败而产生嫉恨和报复的心理,这充分暴露了其狭隘自私的性格。管理者在竞争中一定要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心态健康的重要特征。
三是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的一生中充满了各种竞赛和竞争,成功有先后,胜利会迟早,社会总是前进的,所以每个管理者都应以乐观向上的态度投入竞争,竞争之中要保持良好的合作,在取得成功以后,千万不要忘记提携幼弱同胞。千万不能为了争一日之长短而有损于自己的素质与品德。对于管理者来说,事业上的竞争与做人是不矛盾的,良好的品格修养只会在竞争上有利于你。
管理者将鲶鱼型人才引入组织就是要培养整个组织的竞争意识,只有整个组织具有竞争意识,组织的活力才得以体现。
团队合作精神也不可缺少
企业是一个为了完成共同使命而组建的团队,只有全体成员都对企业使命有明确的共识并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这个企业才有望成功。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有团队精神,这样才能带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团”是军队编制中的一个基本战斗单位。作战部队唯有在指挥官正确指挥下精诚团结,对完成的使命抱必胜的信心而奋勇战斗才会获得卓有成效的战果。把这种争取集体成就的精神延伸到企业中来鼓舞全体员工为赢得市场竞争优势而努力工作的精神就叫团队精神。这种精神要求企业的全体成员要团结得象一支有纪律、有战斗力、有明确奋斗目标的部队,为获得企业发展荣辱与共。
每一个企业都有它的价值观。而企业的价值观是由成员们知道企业的价值在于干什么的共识构建起来的。这种共识是团队精神的基础。最基本的共识源于每个成员对各自利益的认可以及每个成员知道自己应该把什么事情做好,从而建立起共同的立场。只有每个成员都知道,为达到团队目的,自己应该做好什么事情并且也清楚地知道,作为优秀的员工不仅能得到合理的报酬而且有提高技能获得升迁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得企业价值观有合理的基础。
当然,团队精神的建立需要时间。管理者一旦组建成功了一个企业就有了团队的雏形。问题在于管理者是否能使它具备团队的团结一致的战斗精神,从而使企业具有“团队精神”而虎虎有生气。
毫无疑问,管理者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树立自己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目标,并制定达到这个目标的计划。同时还要通过简短的有号召力的短语来体现企业精神、鼓舞员工士气。。这些软性的激励还是不够的,企业要想获得团队精神,管理者还必须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制定合理的能引发员工积极性的规章制度。第二步就是管理者通过自己的魅力来激励你的员工,以你自己的言行为表率来带动员工和自己并肩奋斗。只要坚持下去,管理者就一定能够形成以自己为首的团队,当然也包括团队精神。
在形成团队精神的过程中,对一些有才能的人必须区别对待。有些人认为区别对待的做法会严重影响到团队精神,但是只要看看棒球队是如何运作的:虽然每个人都必须认为比赛里有自己的一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同等对待。比赛就是如何有效地配置最好的运动员。谁能够最合理地配置运动员,谁就会成功。因此,适当的区别对待是允许的,也是应该的,否则会挫伤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此外,管理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团队精神不等于集体主义或者整体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的道德权威性,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它强调人的整体协作,追求趋同,而埋没了人最本质的东西——个性与特长。这样就造成了以下的后果:多数服从少数,惟命是听,惟命是从。而人的个性创造、个性发挥,最终则被扭曲和抹杀掉了。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它的精神基础应该是挥洒个性。《团队的智慧》的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团队不是指任何在一起工作的集团。团队工作代表了一系列鼓励倾听、积极回应他人观点、对他人提供支持并尊重他人兴趣和成就的价值观念。根据运动团队理念,韦尔奇先生所组织的团队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团队成员是经过选拔组合的,是特意配备好的;二是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干着与别的成员不同的事情;三是团队管理是要区别对待每一个成员,并且通过精心设计和相应的培训使得每一个成员的个性特长能够得到发展并发挥出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
团队精神的核心在于协同合作。团队的根本功能在于提高组织整体的业务表现。无论是强化个人的工作标准,还是帮助成员更好地实现成就,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团队的平均工作业绩超过成员个人的业绩,让团队业绩由各部分组成而又大于各部分之和。
团队的所有工作成效往往是通过协作精神来检验的。我们可以看一个生动的例子:一次,联想运动队和惠普运动队做攀岩比赛。惠普队强调的是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联想队在一旁,没有做太多的士气鼓动,而是一直在合计着什么。比赛开始了,惠普队在全过程中几处碰到险情,尽管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任务,但最后还是因为时间拉长而输给了联想队。联想队在比赛前所合计的内容是成败的关键。他们把队员个人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精心地组合:第一个是动作机灵的小个子队员,第二个是一位高个子队员,女士和身体庞大的队员放在中间,殿后的是具有独立攀岩实力的队员。于是,他们几乎没有险情地迅速地完成了任务。因此团队成员在才能上一定要能够互补。共同完成目标任务的保证就在于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并注重流程,使之产生协同效应。
团队精神的境界在于团队的凝聚力,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是从松散的集合走向团队根本标志。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并鼓励所有成员为之而奋斗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对于团队来说,向心力和凝聚力一定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团队必须给成员展示自我的机会,必须确保团队里面没有信任危机,必须保证成员有协作意愿和正确的协作方式。一个团队就要能够不断地释放团队成员潜在的才能和技巧;能够让员工深感被尊重和被重视;鼓励坦诚交流,避免恶性竞争;用岗位找到最佳的协作方式;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成员都自觉地认同必须担负的责任和愿意为此而共同奉献。
最后团队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创造团队业绩。团队业绩首先来自于团队成员个人的成果,其次来自于集体成果。团队所依赖的是成员的共同贡献而得到的集体成果。它并不要求团队成员都牺牲自我去完成同一件事情,相反它只要求团队成员都发挥自我去做好这一件事情。在高效率的团队中,企业管理者必须尊重成员个人的兴趣和成就。设置不同的岗位,选拔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待遇、培养和肯定,让每一个成员都拥有特长,都表现特长,培养一种协作的氛围。
管理者将鲶鱼型人才引入组织的同时,还必须对团队进行合作精神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