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你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对生活充满了没完没了的怨气,时间久了,你是不是在潜移默化中越来越烦恼,越来越不轻松?抱怨就像传染病,不知不觉,负面情绪就跑到了自己身上,终日沉湎于阴霾之中的你会发现身边的人都在渐渐远离。抱怨那么多,真的有用吗?光靠抱怨就能改变这个社会吗?
没人爱听你的抱怨
想象一下,如果你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对生活充满了没完没了的怨气,时间久了,你是不是在潜移默化中越来越烦恼,越来越不轻松?抱怨就像传染病,不知不觉,负面情绪就跑到了自己身上,终日沉湎于阴霾之中的你会发现身边的人都在渐渐远离。
就如张爱玲说的:“生活是一袭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呢?每个呼吸的人在日常生活里都有烦恼,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果将“华袍”上的“虱子”一一扩大,无尽的烦恼变成生活里的全部,那这个世界是永远抱怨不完的,正常的生活也没法进行了。
因为各种烦恼的小虱子永远都有,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之中,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抱怨,老师抱怨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家长抱怨孩子不体谅自己一番苦心,孩子抱怨父母压根不理解自己,上司抱怨员工业绩不够出色,员工抱怨公司制度不合理……几乎每个人都抱怨过人生的不如意。
老人说,人生不过百,常怀千岁忧。我们人类天生是情感的动物,在日常生活里,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忧虑是难免的,甚至我们应该有点忧虑之心。还是因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但是当将一些忧虑和烦恼用放大镜扩大,变成一种永无休止的抱怨,通过口头表达出来,意思就完全变了。
一个完全没有抱怨的人,不近人情。一个只有抱怨的人,则令人敬而远之。
负面情绪就像侵蚀心灵的慢性毒药。当我们耳濡目染,中毒越来越深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态度、一言一行、处世风格容易被“抱怨”的毒性吞噬,甚至病入膏亡,意志也不断被负面情绪打压,直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落下,精神之堤被生活的洪水化为乌有……最可怕的是,人世间那么多抱怨,其实只有一小部分抱怨是说给别人听的,大部分抱怨都是自己说给自己听的,或是别人说给我们听的。我们静静地坐着,听人家给我们讲那些不如意的故事,琐碎的细节,或者我们讲起自己的不满,各种小牢骚,并不在乎别人有没有在听,倒是自己越讲越气愤,越讲越上瘾。
我们总以为这样的抱怨能能够疏散情绪,恰恰相反,我们听了许多人生不如意的故事,看到了很多对方方面面都有不满的人,时间久了,那些常年沉浸在抱怨世界里的人面部表情越来越刻薄,生活中的不顺越来越多。她们习惯了抱怨,给别人留下非常消极负面的印象,甚至大大影响了生活乐趣,她们在艰难的环境里变得更加喋喋不休,人际关系也越来冷淡。
如果我们还记得鲁迅小说《祝福》里的祥林嫂,也许能清楚人们对于爱抱怨的人态度是多么冷漠。祥林嫂人生经历坎坷,好不容易再嫁丈夫,生了个聪明伶俐的儿子,没想到丈夫突然得病死去,儿子也被狼叼走了。家庭病故重重打击了祥林嫂,她变得没完没了地唠叨抱怨儿子被狼叼走的故事。一开始人们眼里还有泪滴,还同情她可怜她特地寻了来听她这一段故事。可是到之后,就没有人要听了,人们都嫌弃地皱起眉头,说:“又来了,又来了。”抱怨久了,人们不再视祥林嫂的苦难为苦难,反而轻看了她。因为人们在那样没完没了的牢骚中,只看到一个无能而绝望的女人,大家的日子还要继续啊,谁愿意也在这情绪里永无止境地跟着绝望下去呢?
没有人愿意成天跟祥林嫂在一起,同理,也没人愿意跟整天爱抱怨的人在一起,大家都牢牢守住好不容易的幸福生活,生怕抱怨这个缺口一打开,自己也变成令人厌烦的祥林嫂。心理学上有个“破窗效应”,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不久,其它的窗户也被人打破。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形成风气,就不容易改过来了,就好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抱怨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抱怨,没人制止,这个人的抱怨会越来越多,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大。这些抱怨毫无疑问地对当事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害,也将破坏听者的心情。
抱怨的人在发泄表达自己不满的时候往往是无意识的,她觉得受了委屈,希望这种表达能够获得自身心理的平衡,但抱怨者表达的都是生活中不美好的东西,而不是美好的东西。当不美好陈述多了,听者自然会心理疲惫。并且抱怨虽然暂时获得了自身心理的平衡和别人的同情心,但是自己仍然是一个无助的可怜的弱者。人生谁都有那么多不如意,为什么一味地去抱怨而不是行动起来去改变呢?抱怨,将时间浪费在劣质情绪上,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只有经过冷静的思考,自己强大起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远离抱怨,才能变成生活的赢家。
有一个小山村,里面有两个农民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一起挤上了到大北京的火车。火车上,熙熙攘攘天南地北的人都有。有人说“北京繁华是没错,但是干什么都需要花钱,甚至问路也需要花钱,我觉得北京这个地方太繁华太物质了。”一个农民听了,心里非常着急恐惧,到了北京以后,每当遇到不如意就抱怨说:“早知北京这么物质,这么商业化,真后悔跑出来了,还不如留在小山村,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得下去啊!”另一个农民眼睛亮了起来,心里琢磨:“问路都需要花钱?这说明北京可真是个风水宝地,到处是黄金啊!居然连带路都能挣钱!”
过了些年以后,眼睛亮起来的农民成为了资产上亿的企业家,而那个抱怨的农民却依然还是个普普通通的底层外来务工农民。同样两个人,同样的背景与机会。一个是积极态度,一个是消极态度。两种不同的态度导致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命运。只因为,抱怨百害而无一利,在抱怨里,时间都被情绪占据消磨,无心寻找解决的方法,对周围的不满和戾气越来越重,戾气越重,困境越多,人生的路越是难以走得顺畅,这样恶性循环,导致爱抱怨的人一直处于弱者的姿态,短时间内能得到人的谅解与同情,然而一蹶不振时间久了难免让人看不起。
同样的人生百态,同样的俗世烦忧,为什么非要去做那个让人看不起的弱者呢?我们不如将抱怨的时间拿来修炼,多看书多与外界打交道,积极乐观,勇敢坚强,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当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那么令人不如意时,就静下心来,让自己从无序忙乱的状态调节成井井有条的状态,让自己从无所适从的状态调节成有始有终的状态。抱怨是一个泥潭,在庸常生活的抱怨中,灵魂不可能因抱怨找到出路。
正视自己,接受现实,学会感恩,学会放下,以宽容之心面对整个世界唯独自己才是拯救自己的上帝。吃点儿亏不算什么,受点儿伤害也是小事,现实里谁都遇到过或大或小的不如意。
远离抱怨,我们的眼睛才能更加清明,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收获更快乐的人生。
人生是个大考场
从上学到现在,你记得自己参加过多少场考试吗?
从小的各种期中考期末考升学考,还有人生里非常重要的高考……大大小小的考试加起来,估计你早就算不清到底经历过多少次考试了吧?然而,做过数不清习题的我们,若以为今生的考场只限于手上几张试卷,周围四四方方几个教室,旁边站几个监考老师,便大错特错了。
人生处处皆考场。
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落地为“人”起,便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试。考卷上面都是空白的,命运之神告诉我们,只有一生结束,这场考试才能结束,考卷的分数究竟如何,也只能穷尽一生才能知道答案。
在学校的考场上,我们做过无数次选择题,在生活和工作的考场上,我们面临的选择题比卷面题要重大得多,因为它涉及到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灵与肉,它涉及到生命的尊严与唾手可得的利益。相比较起来,学校的考试,再重要也不过是人生中的小浪花。生活之中,社会之上,更多大大小小的考试才是人生里的惊涛骇浪。这大考里,一道选择题就有可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比如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就是因正确的人生选择,人生价值才能极大地实现。
帕瓦罗蒂1935年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面包师家庭。他的父亲非常爱听歌剧,经常在家里听卡鲁索、吉利、佩尔蒂莱等人的唱片,受父亲的影响,帕瓦罗蒂也喜欢上了唱歌,并且常常模仿唱片里的声音。他天赋很高,学什么像什么,声音条件也非常好。长大以后,面临工作了,帕瓦罗蒂有心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
在大学里学习期间,一位名叫阿利戈·波拉的专业歌手非常喜欢帕瓦罗蒂,私自收他为学生教他唱歌。快毕业的时候,帕瓦罗蒂问父亲:“我应该怎么选择?教师是我一直梦想的职业,可是唱歌是我发自内心热爱的事情?我到底是要去做老师,还是去舞台上唱歌?”帕瓦罗蒂的父亲说:“孩子,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会掉到两个椅子之间的地上。在生活中,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
为了生活得更稳定一点,帕瓦罗蒂选择了坐上教师这一把椅子,然而走上讲台的帕瓦罗蒂工作并不顺心,他无奈地离开了学校,开始选择另一把椅子——唱歌。
十七岁时,帕瓦罗蒂的父亲就介绍他到“罗西尼”合唱团去唱歌,在免费音乐会上,帕瓦罗蒂积极表现自己,希望引起经纪人的注意。可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他依然默默无闻,音乐事业也不见起色。帕瓦罗蒂一度非常迷惘,因为一起长大的伙伴们都在各个岗位上有了适合自己的位置,还成了家,而自己呢,这么多年过去了,折腾半天,连养活自己的能力都勉强。天有不测,偏偏在这个时候,他的声带上长了个小结。在菲拉拉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他的声音突然放不开,在满场的奚落与倒彩中,帕瓦罗蒂被赶下了舞台。
失败让帕瓦罗蒂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选择。难道自己错了吗?难道一开始就应该求努力将教师那份职业好好进行到底,而现在,现在一切都晚了?帕瓦罗蒂正要放弃时,他的父亲站出来了,问他是不是发自内心热爱唱歌,问他是不是愿意为了理想冒一把风险,问他站在舞台上唱歌是不是发自内心快乐。如果是的,那么这样的选择即使是错误的,也有必要坚持到底,因为快乐没有错。
帕瓦罗蒂坚持了下来。几个月后,他在一场歌剧比赛中大放异彩,被选中于1961年4月29日在雷焦埃米利亚市剧院演唱著名歌剧《波希米亚人》,这是帕瓦罗蒂首次演唱歌剧。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告诉帕瓦罗蒂这次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1962年,帕瓦罗蒂应邀去澳大利亚演出及录制唱片。1967年,他被著名指挥大师卡拉扬挑选为威尔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独唱者。之后,帕瓦罗蒂的歌唱事业蒸蒸日上,他成为名震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
有人问帕瓦罗蒂成功的秘诀,他说:“我的成功在于我在不断的选择中选对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方向,我觉得一个人如何去体现他的才华,就在于他要选对人生奋斗的方向。”
是的,在人生选择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分岔路口,在一些决定一生的岔路口,我们站在面前实在为难,选择了这一条意味着放弃另一条。如果这一条的风景一路让自己失望呢?我们会不会毕生活在惋惜和痛苦里,将想象力和情感都灌注到另外那条我们没选择的道路上?如果事实证明确实选错了,回去重新走过选择过又不太可能,我们要用一生来坚持当初错误的选择吗?或者还有一种更糟糕的两难境界你根本无从选择,只能顺从命运的安排顺水行舟,不管内心深处是多么的希望能够有些许的改变。
事实是人的选择往往只是用几秒钟的时间做出的决定,此后的坚持又付出了怎样代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人生的考卷实在太难太难,几乎我们每个人都被这样的题难倒过。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是怎样教学生做这一道题的呢?
苏格拉底把学生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挑选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