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学会认输 > 第六章 积极向上 修一颗精进的心(第1页)

第六章 积极向上 修一颗精进的心(第1页)

为什么饱经风霜的小溪能涓涓流淌?为什么被践踏的小草来年依旧翠绿?为什么冬天里松树依然挺拔?只因为有一颗上进的心。世上万物都在求生,都想活得生机勃勃。而人活于世,努力求进也是必然,这是生存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让我们努力保持一颗精进心,让人生过得有价值。

勇敢面对人生的蜕变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的寿命可达70年。但是如果想要活那么久,它就必须在40岁时做出困难却重要的抉择。

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不能够牢牢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能碰到它的胸膛;它的翅膀也会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它在飞翔的时候十分吃力。在这个时候,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者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来蜕变和更新,以便继续活下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经过150天的漫长锤炼,而且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的顶端筑巢,然后停留在那里不能飞翔。首先,它要做的是用它的喙不断地击打岩石,直到旧喙完全脱落,然后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之后,还要经历更为痛苦的过程:用新长出的喙把旧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再把旧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等待五个月后长出新的羽毛。

这时候,老鹰才能重新开始飞翔,从此可以再过30年的岁月!对于老鹰来说,这无疑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但正是因为不愿在安逸中死去,正是对30年新生岁月的向往,正是对脱胎换骨后得以重新翱翔于天际的憧憬,燃起了它们心中的勇气和决心。要想延长自己的生命,获得重生的机会,它们选择了经受几个月的痛苦。我们不得不为老鹰的这种勇于改变自己的勇气所折服。

放眼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癌症,是草草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以免受肉体和精神的折磨,还是积极地治疗,创造生命的奇迹?陷入困境,是听天由命,等待命运的宣判,还是放手一搏,冒险寻求可能的转机?工作平淡无奇,碌碌无为,是安于现状,享受现有的安逸,还是勇于改变,寻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004年2月28日,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里,举行了一个规模不大但非常特别的英文新书《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首发仪式。这本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专著的作者,就是我们过去熟悉的“乒坛皇后”邓亚萍。曾经18次夺得过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冠军的世界女子乒坛顶尖选手邓亚萍,在夺得1997年英国曼彻斯特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单打和双打三块金牌后,选择了退役。这一年,她迈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邓亚萍到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又被英国剑桥大学录取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退役之时,凭借她在乒坛的辉煌成就,她可以轻松地获得一个管理职务或是教练的席位,但她放弃了这种生活,而是向一个全新的领域发起了挑战。邓亚萍说:“临近退役时,我便开始设计自己将来的路,有人认为运动员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中继续工作,而我就是要证明:运动员不仅能够打好比赛,同时也能做好其他事情。哪天我不当运动员了,我的新起点也就开始了。”

短短的七年多时间,这位曾经在乒坛充满霸气的女中英杰,在她的转型期,用当年夺取世界冠军的毅力和决心,在另一个领域开拓了被专家们称为“第二个奇迹”的全新局面。从运动员到清华学子,再到剑桥博士的成功转型,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刚到清华大学外语系报到时,指导老师让她一次写完26个英文字母时,她还只能试试。因为她从5岁开始进行乒乓球训练,十多岁入选到国家队,一直到24岁退役,几乎没有什么学习基础。她回忆说:“上课时老师的讲述对我而言无异于天书,我只能尽力一字不漏地听着、记着,回到宿舍,再一点点翻字典,一点点硬啃硬记。我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一切从零开始,坚持三个第一:从课本第一页学起,从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单词背起;一天必须保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五点准时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正式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点。”正是凭借着这种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她出色地完成了在清华的学业。本科毕业后,邓亚萍将自己5000多字的英文毕业论文送给萨马兰奇。萨马兰奇将这份论文存放到国际奥委会博物馆,他认为这是一个中国运动员成长的最有价值的纪念。

此后,她在国外的求学更为艰苦。在诺丁汉大学上课的过程中,邓亚萍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抢着发言。老师开玩笑说从她学习的劲头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世界冠军。为了完成论文,她每周都要自己开车到不同城市的图书馆去查找资料。一年后,邓亚萍面对严格的考官,用英语宣读了3。5万字的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以翔实生动的材料和清晰有力的论点论述了中国妇女及中国妇女体育的巨大发展和变化。临场考官的一致结论是:无条件一次通过!2002年12月22日,她如愿获得硕士学位。萨马兰奇先生称赞她“拥有了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有人可能觉得我这是自讨苦吃,甚至有人说你的荣誉多的一大把,不攻读什么学位,后半生照样可以过得不错,即使读学位也不必那么辛苦,甚至不妨找个‘枪手’代笔写论文。但我读书上大学可不是为了‘镀金’,我上学只是要圆自己的读书之梦。我从自己与外国朋友的交往中深切感受到知识缺乏、交流不畅。尽管基础差,我不想投机取巧走捷径!”

现在,她在剑桥的博士学业也早已经攻读完。谈到学业,邓亚萍说:“难啊,真是太难了,感觉压力很大。一天到晚就是绷着,所以感觉特别辛苦。但我要感谢当学生的这段经历,因为它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找到了自己新的价值。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在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

人生征途中必然要有痛苦的经历,面对痛苦我们要从容,相信艰难过后就是胜利。蜕变,是成长道路上必经的风雨,你要坚信,蜕变过后将是辉煌的新生。

做行动的积极分子

释迦牟尼曾有一番颇具启示性的谈话,说世界上有四种马:第一种马是看到主人的鞭子就立刻飞奔出去的骏马;第二种马是看到了别的马被鞭打,就立刻快步奔跑的良马;第三种是要等到自己受了鞭笞才开始跑的凡马;第四种是非要受到严厉的鞭打才开始走的驽马。同样,世界上也有四种人:第一种是远远地看到别人陷入老病死的痛苦中就立刻心生警惕;第二种人是要等到老病死离自己不远时才会心生警惕;第三种人必须是自己的近亲陷入老病死的痛苦才知道警惕;第四种人是非要自己亲身感到了老病死的痛苦才知道悔不当初。

我们可以由这个比喻发挥一下,说遇到问题时,世界上有这样四种人:第一种是今天立即解决的人;第二种是等待明天解决的人,第三种是一味发愁今天明天都难以解决的人;第四种是问题已造成恶果再也难以解决的人。

英国J。M。巴利曾讲过一个关于她丈夫的有趣的故事:我跟乔治结婚之前,早就知道他是个雄心勃勃的人。那时我们还没有订婚,他就把心底里的秘密告诉了我:他要写一本大部头著作,书名叫作《伦理学研究》。

“不过我还没有动手,”他习惯地说,“冬天一到我就动手,每天晚上坚持写。”

白天里,乔治在一家公司供职当秘书。公司器重他,他只得把自己一天里最好的时间花在写信记账上。他说,等书出版了,他就出名了。

我说:“要是你能多些时间自己支配来写书就好了。”

“我倒不在乎忙。”他像一个永远压不垮的英雄那样轻松愉快地说,“你留意到吗?世界上大凡伟大的著作,几乎都是出自忙人的手笔。毫无疑问,一个人只要有写作天才,作品是迟早要问世的。”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熠熠发亮,语调充满激情。这种激情很快感染了我。

每次我们一见面,便尽谈些未来,或由他滔滔而论,我合掌倾听。不久,我们就订婚了。乔治可不是个一般见识的情人,他不会三天两头嚷嚷“好人儿”呀、“漂亮”呀这类词——他从不屑这些。我们单独待在一起时,他就把手伸给我,让我一边儿牵着,一边儿听他热切地描述他那本《伦理学研究》。

我们订婚不久,乔治好言好语,要同我结婚。

“我定不下神写书,除非结了婚。”他说。

他一心一意想定下神写书,所以我就依了他。

九月里的一天,我们结婚了。蜜月里我们一谈起写书,就更觉得甜蜜。整个蜜月我们形影不离。乔治太爱我了,他不忍心丢下我不管,自己去写书。

我把我这个体会告诉他,他笑眯眯的。我越说,他越乐。我想,他对我的这种感情,一定就叫作“体贴”。过完了蜜月,我们回到了蜃景村的可爱小家庭,真是快乐极了!

“你就要动手写书啦?”到家那天我问。

“正想着这事。”他说,“你知道,这事使我牵肠挂肚。不过,通盘考虑起来,还是下星期再说吧!”

“你千万不要因为我把它耽搁了。”我热切地说。

“我当然就是为了你呀!”

“可是,浪费时间不好。”

“犯不着急嘛!”他不耐烦地一挥手。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