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岁月当歌是哪首歌的歌词 > 难忘的大学时光(第2页)

难忘的大学时光(第2页)

过滤我幼稚的诗句

滤去吧

辞藻的华丽

沉淀的

是感情的真谛

喜爱运动是年轻人的天性。课余时间,往返教室宿舍的途中、操场上、游泳池里,都能看到同学们运动锻炼的矫健身姿。韩俊峰玩双杠很厉害,频率高时间长,围观者都羡慕不已,有人给他起了个外号:Machine(机器)。张志刚属于健身达人,双杠单杠俯卧撑都不在话下,俯卧撑、引体向上一口气能做几十个,回宿舍脱了上衣,胸大肌、肱二头肌很是发达,足可以参加健美比赛了。刘甡游泳很好,蛙泳、仰泳、自由泳样样精通,甚至连蝶泳也能游上几十米。史艺农、张平等好几个男生跟着他学,水平快速见长;而我却太笨,学了好几次自由泳,最终还是没有学会。我参与最多的锻炼项目,就是和朱安达在宿舍楼下打羽毛球了。也有文静的运动,我在宿舍里见过李五运和吕伟下围棋,那是我第一次见下围棋,感觉有点像农村老汉玩的丢方。

大约是1979年吧,社会上兴起了跳交谊舞,这股潮流很快便传到了校园里。一些热衷的同学已经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了。在他们的撺掇下,终于有一天,我们班要举办一场集体舞会。大家把教室的桌椅靠边摆了一圈,中间腾出地儿算是舞场。杜承军的录音机这会儿派上了大用场,装上借来的舞曲磁带,随着音乐响起,舞会便隆重开始了。刚开始大家还扭扭捏捏,不好意思,可能是怕上场出丑吧。那时跳交谊舞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我记得好像是巨新哲和石敏廷率先上场,邀请女生开始跳,尽管配合得不是很协调,但总算是舞了起来,后来又有两三个男生邀女生上了场。当时我们班一共六个女生,三十多个男生,这会儿便显得僧多粥少了。

后来我也上去试了一曲,邀请的谁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动作僵硬,步子总踩不到点上,不像跳舞,倒有点像踏步踏。尽管一直低头看脚,还是老踩到对方,一曲未了头上便冒汗了,心想着舞曲快点结束吧。后来系里在大食堂又组织过一次集体舞会,还邀请其他系的女生参加。这一次有些同学已经跳得老练多了,什么三步、四步、探戈,跳得像模像样。也有男生醉翁之意不在酒,搂着心仪的女生,耳语悄悄,眉目传情……大学四年,头两年大家的心思都在学习上,很少有谈情说爱的。到了后两年,就有人动了心思,开始物色目标。印象最深的是大二时,我们班来了一男一女两个北京的代培生,上了一年后,便卿卿我我形影不离了。俩人在教室里讨论作业,说着说着就挤到一块儿,并用衣服蒙住头,在里面鼓蛹着,也不知讨论的什么作业。晚上回到宿舍里,有人说:“这俩人在教室公开亲热,不是刺激我们这些单身汉吗?”已经结了婚的老王鼓励大家:“现在是狼多肉少,看上谁了就要主动出击,不要错失机会呀,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我那时除了学习,注意力都在吃和玩上,在这方面似乎不太开窍,没有响应老王的号召,但有人记住了老王的话。毕业多年后,有一次聚会大家聊起此话题仍开心不已。据说十四班某男生,看上了我们班一个女生,又不好意思表达,于是就给女生写了一封情深意长的信,约女生几号几点,在兴庆宫公园某个电线杆下见面。女生接到信后,看得面泛红晕,心跳加快,但信没有署名,也搞不清这个倾慕者是谁。去不去赴约,犹豫了许久仍拿不定主意,便将此事告诉了同宿舍的闺蜜。闺蜜们商量的结果是:到时候她们几个先埋伏在电线杆附近,看看是谁,如果中意了,女生再露面,如果没看上就赶紧撤退。到了那天,几个女生早早地隐蔽在电线杆附近的树林里,目不转睛地盯着电线杆。当那个男生出现在电线杆下时,几个女生愕然的表情里分明在说:怎么是他?闺蜜做了个撤退手势,几个人悄悄溜了。可怜那个男生,被放了鸽子还在苦苦等候。尽管没有成功,但毕业后我们系这一届总共十几个女生,竟成了七八对,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下的手。

外出旅游,也是我们那个时候的梦想。大一那年暑假,我和张平酝酿多天,终于圆了一场去北京旅游的梦。那个时候都是穷游,记得当时向家里要了几十块钱,加上平时攒的十几块钱,借了台120照相机,带了几件衣服就上路了。在绿皮火车的硬座车厢里,晃荡了近二十个小时才到北京。出站后我俩直奔天安门广场,那儿是祖国的心脏,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

第一次站在天安门广场,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我俩在那儿拍照留念,流连忘返。还跑到当时接待外国元首的北京饭店前留了影,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高的楼。我俩还游览了颐和园和北海,登上了八达岭长城,参观了西郊动物园和北京天文台,逛了王府井大街。在王府井,我花了八块多钱买了件T恤,张平花了十几块钱买了副香港产的蛤蟆镜。那件T恤后来是我最喜欢穿的一件衣服,一直穿了好多年;而张平买的蛤蟆镜连商标都没舍得揭,就戴着在京城里扎势了。为了省钱,我俩选最便宜的旅店住,在街边小摊上吃饭,就这样在北京玩了十几天,等回到西安,口袋里只剩一毛多钱了。

大二放暑假,我和张志刚、史艺农、张宁,还有王鸿飞,相约去登华山。那时还没有缆车,中午到了玉泉院,歇了一会儿吃了点干粮就开始爬山。刚爬一会儿,就碰见几个穿军装的军人,他们扛着架子,提着大小箱子,艰难地往上爬着。看见我们几个,一个年龄比较大、穿四个兜军装的军人对我们说:“小伙子们,给我们帮帮忙,把这几个箱子提上去。”那时我们对军人都有一种崇敬的心态,便很干脆地答应了,一提才知道,原来这么沉呀,一个箱子足有二三十斤,也搞不清里面装的什么。就这样,我们几个轮流提着,爬爬歇歇,一直把箱子提到了西峰上,几个人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好在那时年轻,歇上一阵子就缓过劲了。到了山顶,他们支好架子,打开箱子,我们才看到原来里面装的是摄影器材,没有见过的照相机上全是洋文,箱子里一排一排的镜头,长的短的粗的细的,怪不得这么沉呢。那个年龄大的军人告诉我们,他们是解放军画报社的,到华山上搞风光摄影创作。为了表达谢意,他给我们每个人在山巅上拍了一张照片。朝阳中,一张张洋溢着灿烂笑容的脸庞,留下了我们永久的青春记忆。

还有一次集体出游的经历,是大三到洛阳实习。系里组织七七届五个班一百多名学生到洛阳拖拉机厂实习,任务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了解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卡具的设计和质量控制等。一到厂里,系里带队老师便宣布纪律:实习期间必须遵守工厂的制度,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得私自外出活动。刚开始大家还能遵守纪律,每天同吃同住同劳动,但时间一久,便禁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在我们原01班几个同学的密谋下,一个周六的晚饭后,班长陈宗仁通知同学们,明天早上在某路口集合,乘车到少林寺旅游,但必须保密,不能让其他班同学知道,更不能让带队老师知道。第二天一大早,原01班的同学悄悄溜出住地,分散开向乘车点集合。大家一路歌声一路欢笑,玩得非常开心,并在一株古树苍柏上,留下了一幅猴上树般的合影。谁知没有不透风的墙,回来没两天,带队老师就知道了我们班偷着跑出去旅游的事,不仅在大会上点名批评了原01班,还把班长老陈叫去狠狠地训了一通。据说后来其他班的同学也都去了,法不责众,老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大四的那年春天,我们原01班团支部利用周末,组织了一次南五台春游。团支书金京带队,二十多个团员、十几辆自行车,带了吃的喝的,骑行近三十公里,中午抵达南五台山脚下,把自行车存放在老乡的院子里,便开始登山。大家三五成群,你追我赶,用了一个多小时爬到了一栋被称为刘澜涛公馆的两层小楼前。入得庭院,杂草丛生,所谓的公馆已经颓败不堪,窗和门不翼而飞,寻常人很少见的搪瓷浴盆、坐式马桶被弃在屋子的一隅,昔日的行宫别墅已是面目全非,一派荒凉,让人唏嘘不已。游山完毕,开始野餐。女生铺开塑料布,摆上吃喝,男生则掏出白酒还有啤酒,细心的同学还带了煤油炉子,给大家烧水泡方便面。大伙围坐一圈,在青山溪水间,在风和日丽的暖阳下,把酒言欢,大快朵颐,直喝得面红耳热,勾肩搭背,知心的话儿说不完……直到金京宣布餐后还有节目,这才结束了野餐。原来金京还带来了一把气枪,饭后要打靶。每人五发子弹,喝完的啤酒瓶当靶子,直到把所有的瓶子盖子全打完,才收拾了战场下山。等到了山下取了车子往回返时,已是夕阳西下,天色渐暗了。一路下坡,队伍拉开了距离,快到韦曲时天已完全黑了。那时郊区的路上没有路灯,大家都摸黑骑行,等回到学校已是晚上九点多了。第二天早上才知道,杨方骑的自行车下坡时,一下子冲到路边一堆沙石上,摔倒了不说,腿也擦烂了,裤子也磨破了,最后被其他同学驮回了校卫生所,又是涂药又是包扎,第二天一瘸一拐连课都上不了了。这也算是这次快乐出游的一个插曲吧,正是有了这样的插曲,才让我对这次活动记忆犹新。

大学四年里,最让我们热血澎湃、扬眉吐气的是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的时刻。那是大四那年的深秋,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与日本女排在决赛中相遇。当时日本女排号称“东洋魔女”,曾经连续拿过六次世界冠军,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那天,正在搞毕业设计的我们,全都挤在系里的电视机前,观看这场激动人心的决战。球场上每一次排球的起落都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随着宋世雄那高声快速、激情飞扬的解说,大家为中国队得分而击掌叫好,为失分而扼腕着急。郎平一次次高高跃起的扣杀,孙晋芳出神入化的妙传,“怪球手”张蓉芳的发球得分,陈亚琼、周晓兰、杨希中国长城般的拦网,都让我们血脉偾张,激动不已。当中国队最终以三比二赢了日本队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欢呼雀跃,整个学校都沸腾了!顷刻,校园里就有同学扯起写着横幅的床单,敲着洗脸盆子,拿着杂志卷的喇叭筒开始欢呼了。还有许多同学在宿舍窗户上张贴标语,猛敲饭盒和盆子。有同学甚至将自己的热水瓶从窗口抛到楼下,以这种方式释放着激动万分、欣喜若狂的心情。当晚回到宿舍,同学们都说,这么振奋人心的喜事,应该举杯庆贺才对。但宿舍里又没有酒,翻了半天找出少半瓶油泼辣子,于是我和张宁自告奋勇,以行酒令吃辣子的方式庆祝女排夺冠。在大家的助威声中,我俩又是划拳又是老虎杠子,谁输了就吃上一勺,尽管辣得不停喝凉水,但谁也不肯在同学面前丢面子,最后硬是把半瓶油泼辣子吃完了,大家才兴高采烈、意犹未尽地回去睡觉。

第二天我问张宁:“昨晚回去怎么样?”他说:“甭提了,胃烧得一夜没睡好,今早上厕所,真是辣了前门辣后门。”尽管耍了回二杆子,却让我深深记住了那个日子:1981年11月16日。

最后一学期,主要任务是毕业设计和论文,我的选题是“变速箱计算机辅助设计”。那时的计算机不像现在的电脑,主机足足摆了几个房间,还要无尘恒温恒湿。整个过程需要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各种约束条件和设计目标参数,用计算机语言编成计算机程序,再把程序转换成代码,最后将代码在纸带上打孔,才能上机扫描读码计算,一个代码错了都通不过。就这样不停地补孔打孔,修改完善,反反复复近两个月才算得到了比较满意的设计参数。我们组八九位同学陆陆续续完成了设计,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有同学的设计还被评为优秀毕业设计。

光阴如梭,四年时间稍纵即逝,转眼已是毕业季。那时候大学生毕业是计划分配,由机械工业部下达分配指标。我们原01班本来是按师资培养的,但最后计划下来只有八个人留校任教,其他人则分配到了全国各地,有的分到了学校,有的分到了科研单位,有的分进了工厂。1982年元月,我们离开学习生活了四年的母校,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如今,三十八年过去了,我们大多数同学都到了花甲之年,进入了退休行列。但回首四年的大学生活,仍让我们难以忘怀,那里有我们无悔的青春岁月,那里给了我们知识,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矢志奋斗的精神,塑造了我们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品格,影响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也是中国发展腾飞的见证者。如今我们的同学中,有的成了教授、博导,成果丰硕,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无数栋梁之材;有的成了一流的企业家,带领企业和团队为国之重器贡献了力量,在国际上为中国赢得了声誉;有的成了部厅级行政官员,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治理付出了心血;有的成了单位、企业的技术领头人,为科研攻关、解决技术难题贡献着聪明才智;有的放弃了铁饭碗,下海创业打拼,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还有的退而不休,著书立说,把自己的积累和学识传给后人……我们这一辈,虽说有太多的艰辛和坎坷,但无怨无悔,我们赶上了国家兴旺的好时光,国家发展的成就里有我们的一份功劳。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健康快乐地生活,去迎接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