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年,福建宁德上金贝发现了一座古墓,由于其格局特殊,座基采明十三陵中明长陵(明成祖永乐帝陵)的相同座向,雕饰多仿明皇陵规格,因此有学者及文史工作者认为,此古墓是建文皇帝的陵墓。
该古墓无碑文,墓前有舍利塔一尊,塔上刻有“御赐金襴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二十个字。如果照文史工作者的解读,“佛日圆明大师”是指明太祖朱元璋,“第三代”是皇孙,“珠禅师”是朱姓禅师的谐音,那么这个塔文应该是指:墓中的主人乃是有明太祖御赐金龙袈裟的皇孙,法名叫“沧海”的朱姓禅师。而建文帝削发为僧最终的法名,就是沧海法师。
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浙江浦江县郑宅镇郑义门村举行盛大的祭典,迎接失踪了六百年的族人郑洽及其后裔认祖归宗。郑洽是郑义门第八代世孙,一四○二年“靖难之变”后就失去踪迹;而在福建宁德“郑岐村”的祖宗郑岐,却经学者考证,认定就是建文朝中的翰林侍诏郑洽。
郑洽失踪后的数百年间,“郑义门”二十六族祭祖时只敲二十五响,外加半声轻响,因为郑洽这一支家人从缺;二○一○年这一次祭祖大典中,郑义门村的祠堂终于敲满了二十六响,宏亮的钟声弥补了“郑义门”六百年的遗憾。
浙江浦江“郑义门”有明太祖朱元璋颁赐“江南第一家”之匾,以表扬郑氏家族“九世同居”的忠孝仁义。相传靖难之变后,建文帝曾潜藏于此,现仍有“大明建文老佛神位”、“老佛爷”神像等遗迹,并有一口“建文井”,相传是建文逃亡躲藏追兵时藏身的枯井。有趣的是,郑氏村人至今仍保有“一步一磕头”的舞龙灯风俗。
而福建宁德“郑岐村”就坐落于支提山华严寺的附近。全村的建筑风格与闽东迥异,村中供奉“老佛爷”,与浦江“郑义门”如出一辙;其古宅木柱上刻有对联,语句多似出自浦江郑义门《郑氏规范》之家训,亦有“九世同居孝义家”之嘉言;村前的“郑宅井”似与郑义门“建文井”一脉相传;郑岐村的郑氏族谱取名为《白麟谱》,是不是郑岐(即郑洽)心怀故乡郑义门的“白麟溪”?(见彩图页《郑岐村─建文从臣郑洽隐居地》)
附近的支提华严寺与明永乐五年发生的三件事有关:其一,寺中有永乐五年明成祖朱棣亲书“华藏寺”匾额;其二,钦差太监周觉成送匾来后,就留在支提寺监修寺中的大雄宝殿;其三,寺中藏有明代木刻“支提寺全图”,此木刻在文革期间被当作猪圈板使用,以致多所损坏,现今拓片中仍可见“仁孝皇太后体坤德以资化恩隆三宝”、“圣像铸千尊”、“郑和”等字样,被认为是明成祖永乐五年徐皇后铸千尊菩萨命郑和运送到支提寺的证据。那一千尊铁铸的天冠菩萨,至今仍有九百四十七尊存于支提寺内。
宁德支提寺中珍藏着另一件明代的宝物,便是一件云锦袈裟。这件珍贵的云锦袈裟的正上方及中央,分别有九条及五条“五爪”金龙,被认为暗藏“九五之尊”的意涵,据说明朝时只有皇帝、皇后才能用“五爪”龙饰。《支提寺图志》记载此一袈裟为明万历帝所赐,但是当代专家学者考证,认为此云锦大量用金、缂丝技术和本色暗花之色彩,是明初南京云锦技术的特征。
那么,它究竟是明初洪武年间或是明晚期万历年间的产品呢?也就是说,这件云锦袈裟究竟是不是朱元璋遗留给建文的那件袈裟呢?本书的〈尾声〉提供了一个答案。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