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感受和老先生也是一致的:“我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它们会故意捏造些数字来自欺欺人。当我偶然有机会与它们的客户甚至竞争对手攀谈时,都会发现隐形冠军们的自我评价是非常准确的。而且我的主观印象是,它们更多的时候不是在自夸,而是在自谦。”
不过,从理论上讲,在某一个时间点上,任何一个市场都存在着一个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如果仅仅是把这些公司的名字挖出来,我们寻找隐形冠军的价值似乎不大。除了市场份额之外,我们更想知道的是隐形冠军们在企业价值观或者说企业的精神气质上是否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果有的话,这些特征又会给它们的成长轨迹打上怎样的烙印?
精神领袖
首先,既然隐形冠军们都拥有令人自豪的市场份额,那么在它们看来是不是市场份额最大就一定意味着成为行业的冠军呢?好像并不是这样。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26家样本企业回答了“您认为一个行业的领袖企业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这道多项选择题。其中分别都只有23%的企业选择了“销售额最高”和“销售量最大”这两项与市场占有率有关的选项。选择技术创新领先的有42%,而选择“控制行业标准”的则达到69%。问题的答案给我们令我们有些吃惊。因为在西蒙对德国122家隐形冠军的调查中同样问到这个问题,而在他的样本当中尚且分别有和%的人认为销售额与销售量是行业冠军的最重要的指标。
问题:您认为一个行业的领袖企业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销售额最高销售量最大技术创新领先控制行业标准
选择比率23%23%42%69%
对于这些回答,我们只能尝试着作这样的诠释:一方面,中国的隐形冠军们并不满足于企业现在所取得的业绩,毕竟它们的市场份额多半还只是针对中国市场而言。另一方面,它们当中的许多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结构并不稳定,或许还充满着高度的成长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只有掌握技术和创新的领导地位以及对游戏规则的话语权才能确保企业长久的地位。
事实上,很多隐形冠军企业的经历和作为也确实印证了这两点。
比如,位于东莞塘厦镇的志成冠军公司是目前中国最优秀的UPS(不间断电源)生产企业之一。但是无论从销售额抑或销售量来说它都算不上老大。这家公司在1995年以前主要以产品代理和来料加工为主,生产普通的小功率UPS。随着竞争的加剧利润日渐微薄。1995年以后,公司开始走自主研发的道路,高薪礼聘技术人才加盟。尤其从2001年3月份,志成冠军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电力学院合作成立华中科技大学电源研究院,开发出大量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包括30KVA以上并联冗余不间断电源。目前这种类型、这个级别的产品国内几乎没有第二家公司可以开发。而这些高端的新产品贡献了公司80%以上的利润。这4年以来,公司UPS的产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在不断减少,但是公司的营业额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2005年7月我们拜访志成冠军之际,正值人民币升值风声鹤唳之时。志成冠军董事长周志文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人民币升值对我们当然是有影响的。但是如果升个5%左右,相信我还扛得住。那些组装小功率产品的厂子就难说喽”
市场精神领袖……价值观与目标(2)
关于行业标准的确立,文具行业的深圳齐心公司是一个不错的例子。齐心是中国最大的文件夹生产企业,现在的产品线已经延伸到文件管理领域的其它产品。1997年开始齐心就研究了全世界很多国家的文件管理体系,发现西方很多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文件管理系统标准,齐心便开始酝酿所谓“B…EFS商务高效文件管理系统”这一标准。陈钦鹏的说法是:“当时是想我们作为行业的领头人,有义务起去推动办公环境和效率的提升。” 但事实上,正是推动建立行业标准这个做法本身进一步巩固了齐心的地位。
在回答这道题的时候,有一家样本企业的答题者还在所有备选答案之外写上了这样一句话——“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一点上,中国最大的指甲钳生产企业圣雅伦公司是一个出色的例子。1998年以前,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梁伯强还只是广东中山小榄镇上一个普通的、做人造首饰的小老板。就在那一年,他着了魔似地迷上了一个谁都看不上眼的产品——指甲钳。他花了大半年时间周游世界,考察了20多个国家的指甲钳市场,然后作了一个决定:他要做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最大的指甲钳生产商。而在随后的这些年里,中国指甲钳行业几乎所有重要的创新——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管理方面——几乎都来自于他的圣雅伦公司。单是圣雅伦推出的名片指甲钳,据说就有30多项专利。 2000年10月8日,“圣雅伦”公司被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授权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指甲钳》,从此,小小的指甲钳有了“国标”。圣雅伦也正式成为这个市场游戏规则的制订者。但是,梁伯强很明确地表示,如果单比指甲钳的销售量,“我们未必比得过南海那些一箩筐一箩筐送去批发市场的家庭作坊。”
对于那些市场规则的制订者、行业的引领者,西蒙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做“psychological market leader”;我把它译作“市场精神领袖”。应该说,这个称谓比普通意义上的市场占有率的头衔要深沉有力得多。我相信,更多的中国隐形冠军企业会爱上这个称谓。
500强与500年
也许是西蒙在北京大学演讲时遭遇的那个观众提问实在令我们印象深刻 ,所以我们很想知道对于这些中国隐形冠军企业家们来说,企业的规模对它们来说究竟多大程度上意味着成功?因为归根到底,它们毕竟是中国中小企业的代表,生活在一个经济高速成长的经济体当中,每天的空气中都弥漫着关于冲击《财富》500强的兴奋。它们真的不在乎吗?
在关于企业成功标准的问题上,26家企业给了我们如下的回答(见下表):
问题:您认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规模市场占有率知名度长期生存
选择比率23%31%38%54%
确实有一部分的企业家认为企业的规模是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但是这个比例不到14。相比之下,有54%的企业家选择了“长期生存”。这让我们想起蓝海林教授对于隐形冠军企业的一句点评:“做进500强,不如做足500年。”事实上,这些企业到目前为止生存的时间就已经远远超过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水平。我们的样本当中历史最长的是西陇化工——中国本土最大的化学试剂生产企业。它成立于1983年,比联想大一岁。
有意思的是,从世界的范围来看,长期生存却往往又是做进500强的必要条件。以2002年全球前100强的企业为例,超过100年历史的占到36%, 80…100年历史的占28%,只有不到10%的企业创业史在50年以内。而且正如西蒙在北京大学回答一位教授的提问时所说的那样,很多后来的跨国大公司,当年就是通过一种隐形冠军式的道路成长起来的。比如德国最优秀的软件企业SAP;比如美国最优秀的民航飞机公司波音;比如世界剃须刀第一品牌吉列(2005年初被宝洁收购)。
所以,我忍不住不带任何恶意地作这样一个“龟兔赛跑”式的假想:那些对企业规模不切实际地刻意追求,口口声声要倒计时杀入Fortune500强或者Businessweek100品牌榜的公司,说不定半路上就会被它们过于沉重的梦想所压垮。反而,那些只是埋头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日积月累在一个熟悉的领域中建立起强大市场地位的公司,最终却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级企业。
“外表冷漠,内心狂热”
我们知道,对于许多读者,尤其是第一次接触隐形冠军这个概念的读者来说,最感兴趣的也许是“隐形”二字。客观上讲,绝大多数隐形冠军公司的公众知名度确实不高。其中有的企业固然是因为行业的原因,难以赢得在大众媒体曝光的机会,比如说生产工业中间产品的公司;但是还有相当多的企业是在刻意地保持低调和沉默。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