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谢晋元是将军吗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九月中旬,524团团副黄永淮在前线指挥作战时负重伤,转往后方医治。(黄伤愈后,重回部队,后升至副师长,在河南新郑作战时牺牲)。谢晋元为了到第一线杀敌,主动要求接任。彭巩英旅长因该团守卫我军正面最重要的阵地,所以批准了谢晋元的要求。在“八一三”抗战中,524团坚守阵地,杀伤大批敌人,自身伤亡也很大。先后共补充了五次,八月份二次(平均十天左右一次)、九月份二次(平均半月一次),10月7日一次。补充的兵员以地方保安队为主(浙江、江苏、安徽、湖北保安团),八月底一次是从49师抽三个团补充入88师。每次补充人员在三分之一以上到二分之一左右,个别伤亡大的连队,一百多人到补充时只剩七八个人。所以,75天的战斗,524团已补充了二个团以上的兵员,最早的骨干和老兵剩下已经很少了,可见战斗的激烈和伤亡的严重。

袭 击 敌 军

88师不愧是我军的精锐部队,自始至终坚守住了闸北至江湾、大场一带的阵地,大量杀伤敌人。524团在北火车站核心阵地正面浴血战斗两个半月,打得日本海军司令部等据点的敌人伤亡累累,前来进攻的敌兵都提心吊胆。十月下半月的最后十多天,眼见奈何不了我军,便放弃了进攻,采取对峙态度。而我军白天与敌军对峙,晚上常常派兵攻击敌人阵地。

九月初,湖北省保安第五团通城保安大队调往武汉,驻扎于汉阳蔡甸“九栋营房”(因该军营有九栋房屋),整训20天。十月初,在汉口大智门车站上火车,经五昼夜到达上海西郊真如车站。该大队一、三中队对口编入524团一营一、三连。这是我军第五次补充兵力。一连一排三班长余长寿(湖北蒲圻县羊楼洞人)是原保安队一中队三班班长,但从来没有打过仗。10月7日开始接手防务,在连长上官志标、排长江顺治及老兵带领下,很快熟悉了战场情况。最难忘的是到上海以后看到、听到日寇狂轰滥炸、烧杀掳掠的暴行,几十年后,说起来还是义愤填膺。日寇的暴行真是罄竹难书,连他们自己的大阪《朝日新闻》记者都看不下去,他说:“日军此次作战,虽占优势,但军队本质已坏,无法救治。在上海的日军官兵,纪律之坏,无以复加。遇到女人,不分老幼,任意奸淫,*之后,再加以惨杀。逢到壮丁,更是一律残杀。种种残酷行为,全无人道。每到一处城镇,任意劫掠,抢了东西,还要烧房子,上行下效,无法约束,这是日本一个最大的隐忧。”余长寿等新兵,抱着对敌人的仇恨,很快成为杀敌的勇士,战斗中躲炮防轰炸、挖壕沟炸坦克、对付敌人步兵……都像老兵一样沉着冷静。他最喜欢的是夜间反击,总是抢着要去,领着三班的弟兄,人人带足手榴弹,他自己另外还多拎一篮子手榴弹。二三人一组,分头袭击,互相掩护。战士们穿墙过屋,他人高,喜欢爬屋顶,一有动静就扔过去一颗手榴弹,边扔边前进。许多敌人炸死了还不知我军在哪里,活着的拼命逃窜。

十万男儿血,染红淞沪土(14)

日军在88师特别是262旅打击下,吃尽了苦头,想攻不敢攻,不攻又挨打,伤亡累累,又毫无进展。所以敌人在广播和对外发布消息时,称我军为“闸北可恨之敌”或“闸北可恨之师”。以发泄他们对我军既仇恨又害怕的心情。

大 场 失 守

日本军阀原以为像打北平、天津一样,三四天内就能够攻占上海。战局的发展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三天占领上海”、“十天占领上海”都成了泡影。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只有调遣兵力,穷兵黩武,扩大侵略。至九月末,日军已先后四次增兵,除第3、11师团及第6、13师团之一部和海军陆战队外,还有第8师团的第4旅团、近卫师团、第9、101、102、107、114、116等师团的一部分,加上台湾守备队、伪满军于芷山、李春山部共20余万人。还增派野战重炮第5旅团(旅团长内山英太郎少将)、第3飞行团(团长值贺忠治少将)等特种部队支援。到战役后期,其重武器有大炮300余门、战车330辆、飞机420余架、战舰40余艘,另有运输舰七八十艘。

中国军队浴血奋战,英勇抵抗,给予日军严重杀伤。至10月18日,日军第9师团已伤亡6000余人,占其当时在沪兵员的一半;101师团伤亡更达到9000余人;其他师团的伤亡也很严重。10月20日,日军统帅部又决定以第6、18、114师团等共三个师团又一个旅团组成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作第五次增援(该批敌军于11月5日在杭州湾的金山嘴、全公亭、漕泾、柘林等处登陆,使兵力达到28万人)。另以华北调来第16师团及东北、晋北调来第5、12师团之一部作第六次增援(该批敌人于11月12日前后在长江的白茆口、浒浦口登陆)。至此,敌军在淞沪兵力计有常备役9个师团、预备役5个师团,共计14个师团,另有二个旅团及各种特种部队,总兵力33万人。

敌军数次增兵,挟海空军优势,发动猖狂的进攻。10月11日起,敌军主力第3、第9师团进攻蕴藻浜、刘行、陈行、大场我军阵地。我第八军(军长黄杰)、20军(军长杨森)、第一军(军长胡宗南)先后在大场等地阻击,歼灭大批敌人。日军受创后,又以战车数十辆掩护,反复冲锋。10月15日,我第21集团军(司令廖磊)到达上海。19日夜,分三路投入反攻,至22日晨,我攻击部队均有进展。但日军倾全力反扑,敌机和炮火狂轰滥炸,并施放烟幕,我军误以为其施放毒气,秩序混乱。再加天气恶劣,忍饥耐渴与敌苦战数天,三路攻击的四万余人牺牲很大。10月25日,大场以西的走马圹河被敌强渡,在一百余架敌机亘日轰炸下,我18师大场守军几乎全部牺牲,大场镇及大场南翔公路之陈家宅、梅园宅各据点先后丢失。28日,18师师长朱耀华因大场失陷,影响整个战局,自觉无颜以对国家而举枪自戕,为淞沪战役殉国的第一个师长。国民政府感念其忠贞为国,仍颁令优恤。

大场失守,闸北、江湾等处我军侧背受敌,统帅部于26日下令全线西撤至沪西苏州河以南江桥镇、小南翔一线。

九 国 会 议

1921年11月由美国发起在华盛顿召开九国会仪,讨论限制各强国的海军军备和远东问题。1922年2月6日签订了美、英、比、中、法、意、日、荷、葡的《九国公约》,全称为《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声称要“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由施肇基率领、顾维钧等参加的中国代表团,围绕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提出了“十点”要求,力争山东问题的解决。美、英等国企图打消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在“机会均等”,“门户开放”的名义下,由各国共同支配和共享在华利益,美、英的压力迫使日本作了些让步。“八一三”战役爆发后,9月13日,我国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诉书,揭露日寇侵略中国的暴行。28日,国联行政院决议,谴责日机滥炸的行为。10月6日,国联大会决议对我国精神声援。美国罗斯福总统及美国政府先后发表宣言,斥责日本破坏公约,抨击侵略国,呼吁各国保卫和平。10月12日,国联大会决定九国公约会议于10月30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邀请挪威、丹麦、瑞典、加拿大等国后又特邀苏联参加会议。17日,我国政府正式决定参加九国公约会议。日本拒绝国联调解中日战争,拒不参加九国公约会议。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十万男儿血,染红淞沪土(15)

统帅部认为,当时的国际形势于我国有利,寄希望于九国公约会议各国能谴责并制裁日本。故不惜牺牲,发动反攻,以图在战场上取得有利的态势,支持外交方面的努力。大场失守,全线西撤。蒋介石决心将第88师留在闸北地区,把部队一个连一个排甚至一个班地分散,据守市区坚固建筑及郊区大小村落,寸土必争地要敌人付出血的代价,尽量争取时间,以唤起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88师师长孙元良回忆:“10月26日早晨,上海战区国军最高指挥官顾祝同先生打电话给我说,‘委员长想要第88师留在闸北,死守上海。你的意见怎么样?’我略加思索,答:‘我不同意。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死一人,敌人也死一人,甚至我们死十人,敌人死一人,我就愿意留在闸北,死守上海。最可虑的是,我们孤立在这里,于激战之后,干部伤亡了,联络隔绝了,在组织解体,粮弹不继,混乱而无指挥的状态下,被敌军任意屠杀,那才不值,更不光荣啊。第88师的士气固然很高,并且表现了坚守闸北二个半月的战绩,但我们也经过五次的补充。新兵虽然一样忠勇爱国,但训练时间较短,缺乏各自为战的技能。这是实际的情形,所以我不同意。’最后,终于奉命留下一个团,死守闸北。这就是‘八百壮士’的由来了。”

88师参谋长张柏亭在当面向顾祝同报告时,也谈到:“部下的想法,委员长训示的是政略目的,是要强调日本军阀的侵略行为,要在国联(注:九国公约之误)开会时,把淞沪战场的现实情况,带到会场去。既然如此,似乎不必要硬性的规定兵力,也不必要拘泥何种方式,尽可授权担任部队,斟酌战场实际状况,来作适当的措置。留置守备闸北最后阵地的部队,兵力多是牺牲,兵力少也是牺牲;同时,守多数据点是守,择要守一二个据点也是守,意义完全相同。部下认为,选拔一支精锐部队,至多一个团左右兵力,来固守一二个据点,也就够了。”顾祝同决定:“以一个团兵力留守闸北最后阵地,以四行仓库为固守据点,今晚要部署完毕。”

对于我军不怕牺牲,奋勇抗敌的精神,国际舆论纷纷发表文章,呼吁参加九国公约会议各国,要求他们主持公正。伦敦《新闻记事报》发表社论指出:“华军在沪抵抗日军攻击之战,实为任何国家历史上最英勇的一页,上海华军的忠勇抗战,当可感动参加九国公约会议之诸代表。”

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战斗,是我最高统帅部的一个决策。其目的,一是要掩护我数十万大军的有序撤退,牵制和延缓敌人的进攻;二是要不怕牺牲,死守最后阵地,以期在九国公约会议上得到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争取外交上的主动权。

掩 护 撤 退

对于留守四行仓库的兵力配置,孙元良师长考虑到实际情况,认为一个团的兵力太多,在给养、卫生、休憩等方面反而不便,(张柏亭说的“兵力多是牺牲,兵力少也是牺牲”也是同样道理。)因此以达成上级意图为目的,权宜变更为一个加强营。以524团一营为基干,配属必要特种部队,由中校团副谢晋元率领,担当此艰巨任务。26日晚十时全军退往沪西前,孙元良命令谢晋元到四行仓库司令部来,亲自下达给他“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命令。孙元良的手令是:“着第524团中校团副谢晋元率该团第一营(加强)杨瑞符部,于本晚先在北火车站附近占领掩护阵地,掩护师主力转进后迅速进入四行仓库,固守待命。韩团长宪元、谢团副晋元。元良,10月26日下午6时30分。”他说:“你们最好把指挥所和核心部队位置放在这里。这幢庞大的建筑物,不只坚固易于防守,同时更易于掌握部队。我们的新兵实在太多,这里粮弹存储很多,为防自来水管被截断,饮水也有存储。有这样好的根据地,你们可以坚持下去,好好地打仗了。”

十万男儿血,染红淞沪土(16)

孙元良的*中说当时叫谢晋元、杨瑞符两人到四行仓库接受命令;有的书上则写为谢晋元、上官志标、杨瑞符三个人到仓库接受命令。当时实际只有谢晋元一人去接受命令,其他说法均有误。此外,“配置必要特种部队”的设想并未落实,有些书据此说“524团一营配以迫击炮排(或说迫击炮连)”也是不正确的。所谓“加强营”并不存在,实际参加战斗的就是一个步兵营。

有关孙元良决定谢晋元负责指挥四行仓库战斗的过程,有些书上描写为孙元良召集十余名中级军官开会,说明上级要求派一支部队,死守上海最后阵地,掩护大军撤退,问谁愿意去。参加会议的军官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吱声的。是谢晋元自告奋勇,争挑这一危险的任务……以后,有不少书籍,都纷纷采用这一说法,其传播面颇广。当时,在战火纷飞、战况瞬息万变的形势下,是不可能像平时那样,采用召*议,*讨论的办法的。长官决定的任务,通过命令由下级执行,是部队最正常的做法。当然,孙元良挑选谢晋元担此重任,是因为他了解谢晋元是一位忠贞爱国、刚毅果敢、有勇有谋的军官。524团一营最早进入上海闸北,坚守核心阵地。大军撤退时,88师掩护;以后是524团掩护全师撤,最后留一营掩护也是正常的。

会 战 影 响

“八一三”淞沪会战,日军出动30余万陆军,半数以上的海军及空军精锐的三分之一,向我猛烈进攻。战役的发展完全出乎敌人的预料,以致二易主帅,六次增兵,发动五次总攻,花了三个月才占领上海,兵员伤亡达六万余人。战后,日本防卫厅调查伤亡情况,战死者一万余人,伤31000余人,合计41500人。但从日军一再惊呼陷于苦战,伤亡重大。并从参战各部队资料看,实际伤亡远远超过此数。也有说日军伤亡总计在十二万人以上的。

第一,日本军阀原定“三天占领上海,三个月灭亡中国”、“速战速决”的战略步骤被打乱,从此陷入在中国长期作战的泥淖。兵员不足,资源缺乏,捉襟见肘的根本性矛盾日益显现。

第二,淞沪战役最终虽以我军撤出上海而告终,但作为全面抗战开始后的首次重大会战,又是战略防御阶段的最重要战役,基本实现了我最高统帅部根据德国军事顾问团战前提出的战略设想。调动日军主力,变由北向南进攻,企图将中国防区分为东西两半,改为由东向西仰攻,艰难推进。在江南水网地带,日军的攻击受到阻滞。有利于我国抗战“以空间换时间”、“坚持持久消耗敌人”正确战略的实现。

第三,淞沪会战成为全国民众的一次总动员。在我军英勇壮烈的牺牲精神鼓舞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党派、团体、社会各阶级、阶层,工农商学兵、各族各界民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纷纷投身于支援抗战的行列。出现了全民族团结、一致抗日、忘我牺牲、挽救危亡的救国热潮。

第四,我军将士依靠十分简陋的武器,在后勤供应得不到基本保障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全军上下有我无敌,宁死不屈的牺牲奋斗。参战部队整连、整营、整团的为国捐躯,许多团长、旅长以至师长都英勇赴义,死而无憾。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爱国精神,震慑了敌人,震惊了世界,国际上从此改变了对中国军人的看法。10月19日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社论:“日军欲使上海华军局部而有计划的退却变为总溃败,殆将感力尽精疲之苦。日军之最大与唯一目的,在摧毁中国陆军,使之不复有坚强有效之战斗力。苟无法达此目的,则土地纵有所得,亦无多大关系。以目前所知,日军殊未有趋向此目的之进步。上海之十周血战,证明其已安置中国从来未有的兵力基础矣。中国军人现已从滑稽故事之迷雾中脱颖而出,此乃近代史中之第一次。虽中国军人大部分现犹训练不足,装备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