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到镇江
老李大站在西津渡古街的青石板上,望着眼前蜿蜒的街巷,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初春的镇江还带着些许寒意,空气中飘散着一股若有似无的面香,混合着潮湿的青苔气息,让他想起了儿时外婆家的味道。
街边的梧桐树刚刚抽出嫩芽,斑驳的树影落在青砖黛瓦的老房子上。老李大拖着行李箱,沿着石板路慢慢走着。他的皮鞋踩在凹凸不平的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路边的店铺陆续开门,老板娘们搬出竹制的桌椅,在门前摆开。
忽然,一阵浓郁的香气飘来,老李大不由自主地循着香味走去。转过一个弯,他看到一家老面馆,门楣上挂着"陈记锅盖面"的匾额,黑底金字,已经有些褪色。店门口支着一口大锅,热气腾腾,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正在案板前揉面。
"老师傅,您这面香得很啊。"老李大凑近说道。
老师傅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却精神矍铄的脸:"小伙子有眼光,我这锅盖面可是祖传的手艺,传了三代人了。"
老李大这才注意到,锅里煮面时盖的不是普通的锅盖,而是一个特制的木制锅盖,形状像个倒扣的碗。面汤沸腾时,蒸汽从锅盖边缘溢出,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
"要不要尝尝?"老师傅笑着问。
老李大连忙点头。只见老师傅从面团上揪下一块,在案板上揉搓几下,然后拉成长条,动作娴熟得像是在跳舞。面条入锅后,老师傅又往另一个小锅里加入猪油、葱姜爆香,接着放入切好的肉丝、笋丝、木耳翻炒。
"这浇头要用小火慢炒,才能把香味都逼出来。"老师傅一边翻炒一边讲解,"面条煮到七分熟就得捞出来,这时候口感最筋道。"
老李大看得入神,连呼吸都放轻了。他注意到老师傅的手上布满老茧,指节粗大,显然是常年揉面留下的痕迹。面条出锅后,老师傅将炒好的浇头淋在上面,又撒了一把葱花。
"来,尝尝。"老师傅将面碗推到老李大面前。
老李大迫不及待地挑起一筷子面条,入口的瞬间,他瞪大了眼睛。面条劲道弹牙,浇头鲜香浓郁,最特别的是那股若有似无的木香,想必是来自那个特制的锅盖。
"太好吃了!"老李大由衷赞叹,"老师傅,我能跟您学做这个面吗?"
老师傅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年轻人,学这个可不容易。光是揉面就得练上三个月,更别说掌握火候了。"
"我不怕苦。"老李大坚定地说,"我从小就喜欢做饭,一直想学一门真正的手艺。"
老师傅打量着他,目光中带着审视:"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李大国,您叫我老李大就行。"
"老李大啊,"老师傅点点头,"我姓陈,你要是真想学,明天早上五点来店里。记住,做面的人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
---
###第二章:邂逅美食
老李大早早地来到了陈记锅盖面店,天色还未完全亮起,街上只有零星的行人。他敲了敲店门,门吱呀一声打开,陈师傅已经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块干净的白布。
"来得早,不错。"陈师傅满意地点点头,"先进来吧,外面还冷。"
老李大跟着走进面馆,一股浓郁的面香扑面而来,让他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店内陈设简单,几张木质桌椅,墙上挂着几幅描绘镇江山水的画作,显得古色古香。
"今天,我先教你揉面。"陈师傅说着,走到案板前,"揉面是个力气活,也是个细致活,你要用心体会面团的每一个变化。"
老李大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陈师傅的动作。只见他双手沾上少许面粉,将面团放在案板上,然后开始揉搓。陈师傅的动作看似轻松,实则力道均匀,面团在他的手中逐渐变得光滑有弹性。
"揉面时,你要感受面团的温度、湿度,还有它的筋性。"陈师傅一边揉面一边讲解,"这需要时间和经验,你慢慢来,不要急。"
老李大点点头,接过陈师傅递来的面团,开始尝试。起初,他用力过猛,面团被他揉得四分五裂。陈师傅在一旁耐心地指导,告诉他如何调整力道,如何控制速度。
经过几个小时的练习,老李大的面团终于有了一些模样。虽然还比不上陈师傅那般光滑,但至少已经不再是最初的粗糙状态。
"不错,进步很快。"陈师傅满意地点点头,"明天我们再继续。"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