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明鹿保温杯是正规品牌吗 > 第92章 第一届科考顺利完成(第1页)

第92章 第一届科考顺利完成(第1页)

宋应星答应了出任科学院院长的职务,王树亭也没有亏待他。

给了他堪比六部尚书的正三品待遇,还在西安城中送了他一套宅院用来安置家人,宋老头真的就是一个工作狂,第一天到达西安城,陪着徐平川等人吃了一顿接风宴,第二天一早匆匆拜见了王树亭一面,就跑到工坊去了。

本来还想着赞许和勉励宋应星几句,结果老头有些不耐烦的说,唐公事忙,就不多打扰了,匆匆告辞就跑了,弄得王树亭有些措手不及了,哭笑不得的。

不得不说谍报司的那些家伙能力还真不是盖的,利用徐平川给的机械原理草稿和宋应星的名字就从江西将担任分宜教谕的宋老头给弄来了。

不止是宋应星,还有很多大明境内的士子也是通过不同的手段带来了陕西。

在西安城的一间茶馆雅间之中,几个文士打扮的公子围坐在一起闲谈着,桌上摆着茶水和各式的糕点,其中一名二十四五岁的公子说道:“哎!诸位年兄,也都算是江南读书人之中的佼佼者,怎么都跑来陕西这边应试来了,难道都是看好这唐国公了?”

其中一位年轻人说道:“哼!数典忘祖悖逆之辈还妄想开科选,与朝廷为敌,真是不自量力!”

“既然密之如此痛恨王氏,那为何还要不远千里从南都来到西安呢?”邻座之人问道。

“哎,说起来惭愧,我是在访友途中被人绑架了送到陕西来的,真是气煞人也!”这位密之兄一脸愤恨。

“哈哈哈,密之兄你也真是够倒霉的!那你打算如何办呢,要不咱们一起逃回去?反正身上都有王逆给的百两纹银足够路费了”他对面的一个年龄看起来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笑着说道。

“两位复社公子的名头顾某也是早有耳闻。我想即便二位不应试,也不用偷偷逃走,想必那唐公知道了,也必然会倒履相迎的!平安的将两位礼送出境的,何必行那偷摸之事呢!”同桌一名姓顾的士子说道。

“不,既然来了,我就偏要参加一下这王逆的科举不可,到时候得个功名,当着他的面羞辱其一番,好出我心中恶气!”那名叫做密之的年轻人愤愤的说道。

这几人分别是,陈慧贞字定生。宜兴人;人称亭林先生的顾炎武字宁人,南直隶昆山人;方以智字密之,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人,还有另一位长的及其俊秀的自称杨爱字东君,浙江嘉兴人。

几人或是被邀请或是被绑架,反正都是被偷偷的送到了西安。一路上都是左思右想,担惊受怕,到了以后反倒是安心下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倒都是想参加一下这场科考看看,也顺便了解一下北地的风土人情,就算是游学了。

科考的时间很快就到了,随着催促入场的钟声响起,所有应考士子排成两队依次进场,陈慧贞、方以智等人也手里拎着盒子排着队。

经过两道检查之后,才来到各自的号房,准备开始考试。

此次科考分为两场,每场三天,六天之内士子不得离开贡院,一切吃喝拉撒都要在号房之中,每间号房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窄小,大约六七平,号房内有桌椅一套,笔墨纸砚俱全,床一张,号房之外还有考官和兵丁不时的来回巡视。

既然参加科考那自然要挑自己擅长的科目,首先四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策论一科,既然是选官那如何治理地方,策论是肯定要过的一关,剩下的陈慧贞和杨爱选了明经,顾炎武选了明法,而方以智选了明算。也都是在各自的专长之内。

别看只看两场,确实极其耗费心神的!六天下来还是疲惫不堪,几人拎着竹篮被褥疲惫地走出考场。

“三位年兄考的如何?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啊,你我出游这一个月,回来之后如有神助,笔下生风,三日的文章我可是一日就写完了,只是不知能否入考官之眼!”陈慧贞倒是心情还不错。

“放心,我必定能够中的,到时候定让那人好看。”方以智神情坚定的说道。

“都已经考过了还想他作甚,我们先回去沐浴一番,然后再找个酒楼好好痛饮几杯!”杨爱倒是不太在意考的如何,只想着赶紧好好去吃上一顿。

“杨老弟此言正合我意,走走走”顾炎武是最放得开的,本来他就对李自成的官不是太感兴趣,考上了就做,考不上也无所谓。

四人有说有笑的离开了贡院门口,慢慢的考试的士子们也都慢慢散去了,出榜是十来天后的事情了。

现在正是初春时节,到处绿意盎然,也正是游玩的好季节,一时间西安各处名胜古迹都充满了士子们的身影。陈、方几人也不例外,都是年轻人很快放下心头事尽情的玩耍。

贡院主考厅和五经房中现在是一片忙碌,大儒和文臣们正在紧张的阅览试卷,生怕错过每一个人才,王树亭和徐平川也焦急的等待着判卷的结果,虽然很想帮忙,但是两人的水平确实有限,去了也只能是添乱。

终于等到了放榜的日子,一大早上起,就有不少人围在衙门跟前,等着中举榜文贴出来,最先贴出来的是一甲的榜文,

顾炎武、方以智、陈慧贞和杨爱四人都在一甲之内,可以遗憾的是四人没有一个夺得榜首,成绩最好的是顾炎武,策论第二,策论第一的是西安本地士子杜俊恒,再之后才是顾炎武几人。

杜俊恒,大唐宰相杜如晦直系后裔,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在陕西也算是世家大族了,自幼聪慧过人,十四岁就是秀才功名了,十八岁中举,今年二十三岁。本来是要去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但是这这几年陕西战乱不断,就蜗居在家中攻读,对于陕西的各种弊政铭记于心,也想为家乡父老做些事情,随着王树亭占领陕西,杜俊恒还是比较看好的,就毅然参加了科试,得了策论之首。

能够让几人感到兴奋的是,每科一甲九人,合计三十六人,四人都是双上榜,这在一众举子中也算是拔尖的了。

二甲一百八十人,赐进士出身;三甲三百二十四人,赐同进士出身;上榜人数总计五百四十人。占到总应考人数的一半左右。

王树亭在承运殿设宴招待了这一甲三十六人,当场发下试卷,让他们各自写出对于陕西以后发展的想法,这个就是有点战略层面上的意思了,这里边最没有心理包袱的就属杜俊恒了,不出所料的文章被选中,王树亭钦点了杜俊恒的状元,榜眼给了顾炎武、探花是张国绅家的大公子张云达。

方以智几人也算是见到了传闻中的贼逆王树亭,虽然方以智是想来拆台的可是不得不说王树亭确实看着威武不凡,自认为文章做的不错,可是王树亭偏偏没有点他的名,这让方以智郁闷不已。

状元、榜样、探花自然是要跨马游街的,让西安的百姓见识见识,唐国第一届科举,状元郎的风采,杜俊恒三人的卖相也都是很不错的,引来了大姑娘小媳妇阵阵的秋波。

王树亭和内阁商议之后,就是给这些举子分配工作了,内阁的意思是除了留下一甲的三十六人,在六部任事之外,其余五百多名进士、同进士,全部下放到各府县和新成立的乡里进行实践,从副手做起,具体能做到什么程度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策论成绩好的顾炎武被安排到了总理衙门听用,一同被安排在总理衙门的还有状元杜俊恒;探花张云达被安排到了西安知府衙门,明算成绩不错的方以智被安排在了户部,陈慧贞到了吏部,杨爱则被安排到了唐国公府做秘书郎,跟随王树亭左右。

不是没有别的地方安排杨爱,只是因为他的身份太过特殊,徐平川搞的恶作剧罢了。

至于那些没有中举的学子们,徐平川也不打算放过他们,给了他们两个选择,一是留在唐国公府做个吏员,之后允许他们再参加三次科举考试,三次没过就只能一辈子做吏员了;第二个选择,是领取路费,回家继续读书去,什么时候再开考可以随时再来。

大部分的学子们都是选择了留下来从一员小吏做起,最起码也算是沾到官场的边了,总比啥都不知道的强吧,如果三次自己还没有考中的话,那么自己也就应该放弃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