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杀敌一万两千人,俘虏两万,赵弘仅率领两万多人逃回宛城之内,而官军仅仅只有四千的伤亡,可谓大胜。这次的胜利是由于丁淮的合理安排和计划,一步步打击了黄巾军的士气,最后才能够以三万对六万取得了大胜,不但增加了丁淮率领官军的士气,就连在镇平收得的两万官兵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虽然城内的黄巾军还有十二万之多,赵弘却不敢再出城了。每天任由官军在外面叫骂,就是龟缩不出,丁淮等人也是无可奈何。自上次之战后,丁淮将俘虏的两万士兵中的老弱病残遣散回乡,将剩下的一万五千青壮分编入各营之中,使得丁淮的兵力达到了六万人。
看到赵弘龟缩不出,丁淮也没有强行攻城的意思,在守军的数量是自己两倍的情况下,选择攻城是最不理智的做法。丁淮每日命令庞德、高顺、成廉轮流到城前叫骂一阵,自己却躲在营中练起兵来。
由于汉末一直没有大的动乱,所以官军平日缺乏训练,在遇到像黄巾暴动这样的大叛乱的时候,官军的军纪松懈和战斗力太弱的弊病一一暴露出来,虽然军纪经过丁淮的加强,但是战斗力的增强却非一天两天便可以做到的,所以既然赵弘龟缩不出,丁淮每天除了派出一名大将叫阵以外,就是和剩下两人一起练兵,同时也是能有时间思考能够攻取宛城的计策。
赵弘本以为自己坚决不出战,过不了多日丁淮便会退兵,没想到丁淮竟然在这里练起兵来,丝毫没有退兵的意思,并且好像丝毫没有将自己放在眼中。虽然是恼怒异常,但是赵弘也只能在心中恼,要说出来大战一场,发泄发泄,赵弘还是不敢干的。
就在丁淮和赵弘在宛城相持地时候。其他三路大军也有消息传来。
先是朱儶由于没有将波才放在眼中。贸然重兵出击。结果竟被波才围困在阳翟。经过一天一夜地奋力拼杀。朱儶终于能够仅率领数十骑突围而去。投靠皇甫嵩。手下三万官军全部战死阳翟。
本来皇甫嵩和波才一部已经在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相持。由于皇甫嵩地兵力只有四万。而波才地这部分军队却有八万之众。但是皇甫嵩指挥调度得当。黄巾军虽然也曾多次对皇甫嵩地营寨发动试探性地攻击。却都是无功而返。甚至还折损了数千兵马。
于是。在经过几次试探之后。黄巾军便和皇甫嵩在长社僵持起来。但是由于朱儶地战败。波才亲率另外六万大军到来。便打破了长社官军和黄巾军之间地平衡。黄巾军激增到了十四万。而官军却只有三万六千人。皇甫嵩地军队被黄巾军团团围困起来。形势甚是危机。
由于皇甫嵩善于防守。在面对十四万大军地不断攻击之下。每次也都能将敌军击退。但是。由于粮草地供给路线已经被黄巾军截断。倘若三个月内再没有破敌妙计。皇甫嵩也只能率军突围了。恐怕结果会和朱儶一样。仅能突围数十人而已。
若是皇甫嵩再战败。一旦波才地大军和广宗城内张角地大军里应外合。卢植也躲不开战败地噩运。三路大军若是相继战败。丁淮也只能选择退兵。否则便会有全军覆没地危险。所以皇甫嵩地长社之战至关重要。
但是丁淮却是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在历史上,被称为黄巾之乱转折点的长社之战正是以皇甫嵩的大胜而告终,从而使得黄巾军的主力仅存张角一部。再因为张角的病逝,黄巾起义也就算是基本结束了。
虽然不担心皇甫嵩会失败,但是丁淮仍然想尽早结束南阳的战事,好尽快率部到达长社,如此大的功劳岂能让皇甫嵩一人独享,长社的大火也不能让皇甫嵩一人来放。根据历史记载长社大火之后,波才部彻底溃败。
之后,皇甫嵩又会合朱儁、曹操三军合击,黄巾军数万人被杀。皇甫嵩、朱儁乘胜进击汝南、陈国黄巾军,败波才部于阳翟(今河南禹县),波才战死;又败彭脱部于西华(今河南西华南)。八月,再败东郡(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市西南)黄巾军卜已部于苍亭,屠杀义军7000余人,卜已亦被俘杀。东郡、汝南、颍川三郡黄巾主力覆灭,成就了皇甫嵩汉末第一名将的荣耀。
和皇甫嵩、朱儶相比,卢植一军的情况似乎要好一些。
此时的卢植正在广宗城和张角相持,卢植军有五万人,广宗城内的黄巾军却有十万之众,并且黄巾大将张梁、管亥、褚燕等人皆在广宗城内,所以经过几次试探性的交锋之后,双方均是互有胜负。卢植没有将广宗城一战拿下的实力,张角也不能将卢植一军全歼,再者说张现在正在重病期间,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现在,朝廷的四路大军,除了朱儶已经兵败投靠了皇甫嵩之外,其余三路大军均是和黄巾军已经形成了相持。看似战局已经平缓,但是一旦其中的一个相持的平衡被打破,整个战局就会被改变,孰胜孰败,就要看第一个战斗的结束是哪方取胜了。
。
正文 第八章 高顺献策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3:06 本章字数:2683
官军大帐之内,丁淮跪坐在首位,两边分别是庞德、高顺、成廉诸将,看情形,应该是在商议对策。
丁淮道:“和我军一样,皇甫将军、卢将军此刻也是分别在广宗和长社与黄巾军僵持不下,胜负未可定数。我军之所以难以取胜,一则是久未操练,士兵战力过弱,二则是几路黄巾军皆是数倍于官军,故而只能形成僵持之局。虽然我军月前曾大胜一场,杀敌万二,俘虏两万,却也使得赵弘龟缩城中,不敢再出战,宛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况且我军兵少,不适宜攻城战。但是,目前现状,我军又不能久在此地纠缠,必然快速结束南阳战事,进军长社,与皇甫将军内外夹攻,大败波才部。最后再联合卢将军合攻广宗,则黄巾不难平定。但是,对于目前宛城的情形,不知诸位将军有何妙计可以教我?”
丁淮的话音一落,三将皆陷入了深思。若想以六万官军攻破十二万黄巾军驻守的宛城,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经过上一战,赵弘早已吓破了胆,只是死守,若是攻城必然伤亡惨重,就算不惜任何代价能够攻入城内,又如何应对数倍于自己的黄巾大军呢。
唯一的办法便是能够将赵弘引出城外,再设伏兵,各个击破。但是赵弘乃是胆小谨慎之人,经历上次的大败,没有十足的把握,赵弘是绝对不会出城的。
见众将皆是沉思不语,丁淮再次道:“皇甫将军在长社的情形十分危机,被波才的十四万大军团团围困,粮草最多可支一月,倘若一月之内我军不能赶赴救援,皇甫将军所部必然因为无粮而不战自乱,遭遇全军覆没的命运。”
顿了顿,丁淮接着道:“以目前的情况,如若二十天内不能结束战事,我军只能率师进入长社,援救皇甫将军。”
成廉听了,道:“若是我军回援,城内赵弘率军追杀,我军亦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这样的结果丁淮也不是没有想过,但若是不去救援皇甫嵩,可能会影响天下的战局,进而黄巾之乱会真正蔓延到全国,说不定会有许多的能人异士加入到黄巾军的队伍,到时候再想平叛,恐怕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没有十年、八年恐怕是完成不了的。
丁淮叹了口气道:“淮也非是没有想到过赵弘一旦率军追杀,我军的危险处境,但是皇甫将军又不能不救。淮心中倒是想到了一个瞒天过海的计策,只是此计一旦被赵弘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
庞德道:“还请主公明示。”
丁淮看了三人一眼,道:“我军已和赵弘相持月余,并且我军每日操练士兵,使得赵弘以为我军准备在此与其长期对歭,又知我军不敢攻城,必然不会过于防备。明日晚,我率大军悄然进军长社,援助皇甫将军,可有三位将军中的一位率军一万继续留守此地,仍然装成我军大军在此的假相,每日依然到城下叫阵和操练士卒。并在士兵中找出一个与我身高、长相相思之人,穿上我的装束,每日稍微出露一下,只需瞒过城内暗探,以为我仍在此地即可,不知诸位觉得此计可行否。”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