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父母教孩子性教育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我们往往“中”理解为“折中”,把“庸”理解为“平庸”。其实,这是对中庸的极大误解。何为“中庸”?如朱熹所言:“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就是要关注事物的两极而寻求平衡而使事物达到恰到好处的状态。“庸”也并非指“平庸”,而是指平常、自然而然。所以,中庸可以解释为很自然、很平常的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状态。一件事情,最难的不是把它做成功,难的就是做到刚刚恰到好处,而要自然而然的就做到,并非刻意为之那就更难了。为什么很多人事情是做成功了,但却惹得一身骚或是众叛亲离或是落得“木秀于林、风必吹之”的结局,就是因为没有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所以,“中庸”不但不“平庸”,反倒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力求平衡以达和谐的大智慧,是把握万事万物的最高指导原则。而今,我们理解“中庸”也没有必要再局限于儒家的道德形成的方法和原则,而应该看作是我们为人处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人生智慧。

可以讲,受过中庸思想教育,能够在生活中为人处事时考虑到中庸的人,必定能够比别人更能全面的看待问题、考虑问题,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事情本身都会比别人处理得更好。所以,尽管“中庸”的境界很难达到,但作为一种人生智慧,在追求这一境界的过程中必定会使我们的思维更为全面,更有平衡意识,这样,事情成功的概率也必将大大提高。

而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更当从小灌输,使其从小就有这样一种意识,这样,在孩子的人生旅途中才会不断去感悟,渐渐内化这一思想,使之成为其为人处事的方法和原则。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家长长期以来对“中庸”思想的误解,使得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已经很少涉及。缺乏“中庸”教育的人正如孔子所言:“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此处,“狂”指狂妄,“狷”指拘谨,也就是说,缺乏中庸教育的人往往走这两个极端。完全是现阶段很多孩子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现阶段的孩子是最喜欢走这两个极端的,要么对事情、对人生处于一种无所谓状态,一切都不在乎;要么竞争意识极强,把事情的成败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在奋斗的过程中不顾他人感受,极度自私,只要与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利益相结合的事物都极其在乎。不在乎所带来的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太在乎所带来的往往是作要么茧自缚、怨天尤人,要么输不起,要么为达目的不择手。显然,这两种状态都不是家长愿意看到的。

如何对孩子进行“中庸教育”呢?诚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因为万事万物都可以用“中庸”思想来把握,“中庸教育”也可以穿插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只要注重培养孩子懂得从事物的两极中追求平衡以达和谐的教育都是中庸教育。方法是不可能阐释完的,我只能提供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与家长一起分享:其一、与礼貌教育相结合,教会孩子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要“正名”,作为孩子,在长辈面前就要有个孩子样;作为学生,在老师面前就要有个学生样;作为同辈,与朋友相处同样要有同辈的样,这样,孩子才会形成做人的分寸意识,做人懂分寸了,做事才会懂分寸,也才“不过”。其二、教会孩子“中庸”的思考方式,凡事不要仅仅看两端。发现孩子有走极端的现象要及时加以引导,让孩子反思这样的做*给自己、给他人带来什么麻烦,抓住孩子的问题让孩子明白平衡的重要性。其三,不要把家长的功利意识传达给孩子,让孩子超越得失,明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现代社会功利化倾向突出,使得人们养成了计较得失的思维定势。这样一来,在孩子的思维里只有成功和失败两极,然而,何谓成功、何谓失败?南唐后主李煜不是也给我们留下了为什么不去当诗人的感叹吗?孩子之所以不能超越得失,走向“狂”与“狷”的两极,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父母太在乎得失了,老是按自己设置的路去让孩子走。孩子无形当中就会认为父母要求达到的目标实现了就是英雄、达不到在父母眼中就一文不值的错误认识,这样一来,就会不断的去追求成功这一极,成功后又去追求更大的成功,一旦失败就又走向消极颓废这一极。在错误的得失观的引导下,孩子眼里面看不到其它,也不可能形成“中庸”的智慧。我们不能再把得失观念传达给孩子。孩子只有明白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道理,才会超越得失,避免在成功与失败的计较中走向偏执,也才能走向“中和”。

总而言之,“中庸教育”就是要教会孩子形成把握两极寻求平衡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事的智慧,孩子有此智慧,必将终身受益无穷。

十六、自省教育

儒家很重视自省。我们最熟悉的是曾子的“五日三省吾身”这句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反思三个事情: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言而有信?老师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践行了吗?在这里,曾子看似只提到了三件事,可能够坚持做到每天反思这三件事离圣人的境界也就不远了。曾子所要告诉我们的是一种自省的意识,也到不一定局限于反思这三件事。事实上,人们的一切言行举止皆需反思。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从小就形成自省的习惯又何愁不成气候。

为什么需要反思?

其一:因为是人都难免会犯错,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改正错误。早在《左传》中就有:“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说法,此句后世演变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俗语。儒家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儒家把道德修养的过程看作是一个不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正如孔子所言:“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就连他自己本人也承认自己曾犯有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发现,是自己的幸运。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的过错,就好比日月之蚀,人人都看得到,但只是一时短暂的现象,不会影响日月的光辉;君子改过后,仍然会受到人们敬仰。而“小人之过也必文”,即文过饰非,用花言巧语来掩盖自己的过错。所以孔子强调:“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犯了过错,不要怕改正。只有明知犯了错还死不悔改,这才是大错特错。

其二:不懂得反思,认识不到自己错误的人,还往往习惯于把错误的责任硬推给别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正如孔子所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凡事首先从自己来做出要求,小人则凡事首先从别人来做出要求。从自己做出要求本身就包含了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一层意思。不懂得反思自己问题的人往往又会变成孔子所说的“迁怒他人的人”和“贰过”之人。这种人总是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点什么,上帝怎么如此对他不公平,总是怨天尤人,自己这么高的水平怎么就没人了解?怎么跟这么一群傻瓜合作?动不动就指责别人。这种人的结局就是孤家寡人一个,然后又一错再错。所以,儒家特别强调“求诸己”,将其作为一个人为人处事应采取的基本态度。即使表面上看来自己吃了点亏,也不应该在乎。具体好处孟子也做出了解释:“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自己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爱,就要反省自己在仁爱方面是否做得很好了;管理人事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就要反省自己是否足够明智;待人以礼却得不到别人同样的回报,就要反省自己是否足够敬了。凡事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都从自己方面找原因,自己做正了,天下人就都归心于你了。所以,只有懂得反思自身错误的人才会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所在,也才不会迁怒于他人,同时,又懂得不断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完善自己。

其三:从认识错误的途径来看无外乎两条:其一,他人提醒,即自己不知道,别人指出。其二,自省,即别人没指出,自己发现。这两条途径看似殊途同归,实则大相径庭。一旦看做一个人的习惯,那就更不可相提并论了。途径一为被动认识,被动认识不代表接受,不接受那就未必能改。途径二为主动认识,主动认识到的错误自然是要接受的,接受了自然会主动去改。另外,在现如今想要让别人诚恳的给自己指出错误,难度还是不小,因为大家都知道什么叫“明哲保身”,就相处一般的人而言除非吵架、打官司是不愿指出你的错误的,只有关系不一般的家长、老师、挚友才可能指出。这样,就使得人们很难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相比之下自省更能使人明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道理,更能主动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家长往往很纳闷为什么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屡教不改?问题就在于在帮助孩子认识错误的问题上,我们往往走的是第一条途径,局限于指出孩子的错误,却忽略了让孩子反思为什么会犯这个错,以及这个错误带来的后果。更有甚者,面对孩子的错误,仅仅采用抱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使得孩子越来越逆反。孩子如果不懂得反思,是不可能从根源上认识到错误的。等孩子犯了错再来说,显然也是下策。只有让孩子能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反躬自省,并渐渐形成一种习惯,孩子才可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犯错,面对别人指出的错误也才会虚心接受,生活中也才会主动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要想最大限度的避免孩子犯错,必须加强对孩子的自省教育,让自省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省习惯呢?就靠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细节的处理。我们最缺的就是家长对于孩子自省习惯培养的意识。作为家长,我们也可以反思一下,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过这种意识吗?没有。讲出来的时候,我们都认为这个谁不知道?可我们做了吗?如果我们早有这种意识,也不至于会错过一个个教育的最佳时机,孩子也不至于会形成现在这个样子。

对于孩子的自省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家长应该注重如下方面:其一:给孩子灌输自省意识。每天在与孩子聊天的过程中下意识的让孩子思考一下今天哪些方面是做得好的,哪些方面是做得不到位的。时间长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就显示出来了。其二:善于利用孩子犯错以后这一教育契机。但要注意的是,任何教育,缺乏有效的沟通,其目的都是不可能达到的。而当孩子犯错之时,对于孩子的教育有效沟通就更显得难能可贵,因为这个时候父母往往是火冒三丈,孩子往往是担心害怕,在这两种情绪的碰撞之中,是很难达到有效沟通的。所以,父母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受情绪影响而变成对孩子的抱怨和责骂,在抱怨和责骂中孩子是不可能有效接收信息的。同时,父母一定要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引发孩子对自己的错误产生原因的反思,进而引导孩子寻找改正错误的途径。另外,孩子在自己的错误面前,往往顾虑最多的就是父母会如何处理我,会如何看待我?所以,家长要在教育过程中给孩子渗透一个信息:虽然父母对孩子犯错很遗憾,但父母并没有认为孩子是个坏孩子,只要改正了错误,以后不再犯,还是父母的好孩子。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值得我们重视:有的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又变成包庇、放纵孩子的错误,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最容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以这种结局收尾。这样的话,还有必要教育吗?完全是在促进孩子的错误意识,告诉孩子犯错没事,这比不教育孩子更糟。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让孩子正视其错误,错就是错了,该收处罚还得受处罚。其三:当孩子与其他小伙伴发生冲突时,家长决不能护短,跟孩子一起把责任都推给对方。家长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也反思自己的问题,自己有没有错?即使是对方的错更大一些,那自己当时可不可以采用更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避免冲突的发生。冲突发生了就说明自己肯定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这也是对孩子进行自省教育必须重视的方面。其四:在孩子的房间里贴上有关反思的名言警句。此举看似无聊,但是效果不可低估。孩子在视觉接收到这一信息后,其提示作用也就达到了,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去按提示信息做。时间长了,对于形成习惯大有裨益。其五,借助笔记的形式来帮助孩子形成自省的习惯。家长可以给孩子布置任务,一周写一次本周的成长反思。其六,可以借助表格的形式来进行,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设置一个问题表格,让孩子针对问题填,填表的过程亦即反思的过程。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如果家长自己也能够参与进来一起反思,就可以营造出家庭反思的氛围,这样,孩子就会更乐于接受教育,对孩子的自省教育就会相对容易很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十七、谦道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懂谦虚的民族。谦虚源于敬畏,我们祖先的生存环境决定了我们的谦虚温和的特质。北温带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决定了祖先选择农业作为生存方式,农业的生存方式就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大家就都有饭吃,如果风不调、雨不顺那就只能“喝西北风”。所以,我们的祖先天然就有着对自然、对上天的敬畏精神。他们知道,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和卑微,加之当时祖先的认识水平毕竟有限,这就更加剧了敬畏的特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自古就强调“天人合一”。与此同时,农业文明春耕、夏种、秋收、冬天“打打麻将”,这种生活方式是很稳定的,没有必要去抢别人的,所以,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也是比较温和的。这是世界任何一个民族所无法比拟的。草原文明和海洋文明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决定了他们天生就有掠夺性。对自然而言,必须去改变这恶劣的生存环境才能生存,所以,他们把自然放在人类的对立面,在改造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掠夺。在对人的关系上,由于恶劣的环境使得他们吃了上顿不知什么时候能吃饱下顿,使得他们抢着一顿是一顿,所以,同样极富侵略性。中西方一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人明显表现出内敛、温和、谦虚的品格,而西方人明显表现出外显、暴躁、冲闯的品格,当然,各有优劣。西方极富侵略性的品格使得他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其逻辑思维和科学技术层面要优于我们,而我们温和、谦虚的品格则使得我们更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想象和人文精神方面要优于他们。但总的说来,显然我们更有远见和智慧。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整个人类发展史已证明了我们祖先“天人合一”对上天、对大自然敬畏的高明之处。时至今日,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使得全世界都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这一点,我们的祖先早就有此意识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的卑微、渺小,不得不敬畏、不得不谦虚。在为人处事方面,祖先也早就告诉了我们谦虚的重要性。早在《易经》中就有一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