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昨天理疗去湿气的原因还是昨天太累的缘故,今天早晨四点五十分的闹铃一响我就精神了,没有往日的沉重,干净利索的刷牙、洗脸、脱睡衣、穿太极服,尽管外面阴沉得马上要下雨,我依然毫不犹豫的冲出家门,今天,王老师没有我来地早,估计他觉得会下雨。
一个人在体育场练习太极基本功是不认真的,一会看看老师来不来了,一会儿看看体育场太极拳队的人练的太极拳到那个招式了,好在大门和他们都离我练功的地方远。不过,在我要练完基本功时,王老师还真来了,他确实是以为会下雨在家练一半看没下雨又开的。
两个人无论一起做啥都比我自己专注的多,因为想学习就必须专心。
今天,王老师开始传授我揽雀尾左掤这一动作的分解技巧。其实之前他已经教过我相关内容了,但今天的重点在于针对我实际做出的动作进行详尽阐释和剖析。
王老师首先让我复习了一遍揽雀尾左掤的基本动作,然后仔细观察我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耐心指导与纠正。他以温和而专业的口吻告诉我:“动作要舒展大方,呼吸要自然顺畅,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
接下来,王老师逐步拆解每个动作环节,从脚步站位、身体转动到手臂伸展等方面一一解析。他亲身示范标准动作,并强调关键要点及注意事项。同时还分享一些自己多年积累的心得体会以及小窍门。
雀尾左掤可分解为6个动作:
1、双腿屈蹲下沉左转,右掌随转体向上抄时不光是抄起,同时要往外掤,与命门后撑相呼应,(这个地方要注意左手是横着画一个大的八卦鱼,画圆满的同时注意手、脚跟身体的协调,气扣紧)。
2、右脚外转时以腰带身,以身带掌,要保持命门后撑的状态,(这时候要注意后腰不是直挺挺的,要撑着。)同时左胯向左后沉坐,右手向右前掤出。(注意是掤出,不是跟着身体转动收回。)
3、继续右转腰,右胯下沉外旋里收时,左手要向前保持掤劲,(胳膊不能伸直,要稍弯曲,做到收放自如,手自然弯曲,不是手掌挺直)与后坐形成对拉之势,同时注意右臂外旋收回是一个捋,(这个收回不是手臂主动的,是保持向外掤圆的状态下被右胯的下沉带回的。类似向下画一个八卦鱼的肚子,右手位置在胯前与胯同高,自然呼吸)。
4、左转,开左胯,左脚上前落脚跟,两臂合成斜抱之势。两臂外撑掤圆(像抱个球一样,注意两手心呼应),与命门后撑对拉。(不可夹腋,不能做成两手软软地交叉在一起)。
5、左脚落实弓步向前掤出,是揽雀尾左掤的主体,不用多说。(此时应该注意沉胯转腰,命门后撑,而不是用力蹬右腿。左手掤为实,右手跟随为虚但外掤之劲不能丢)。
6、右转,开右胯右脚尖外摆右掌下采时,要有外掤的意识,命门后撑。(这个动作做的时候要注意同时左臂掤劲不能丢,我总是左臂直接跟回,看着有半拉膀子在一边耷拉着,缺少了练太极拳的势)。
“好,下面我们把这六个动作连起来做一遍。”王老师边说边示范。
我跟着他的动作,感受着身体的协调性和力量的传递。尽管还有些生疏,但比起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套动作下来,我感觉身体微微发热,气息也更加顺畅了。
“不错,就是这样。”王老师点了点头,“你再多练几遍,熟能生巧。”
我深吸一口气,继续练习起来。在反复的练习中,我逐渐体会到了揽雀尾左掤的精髓所在。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正确规范的揽雀尾左掤动作技巧,更领悟到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并不断改进才能真正掌握一门技艺精髓。此外也深刻感受到王老师对武术教学认真负责态度。
在五常这个地方,学习太极拳的人数众多。然而,大多数人只是盲目地跟随前面的老师练习,缺乏自主性和深入理解。许多人甚至离开了口令就无法正确打出拳法,仿佛失去了方向一般。更有甚者,他们的练拳方式简直就像是在跳广场舞,毫无章法可言。
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没有遇到一个真正负责任、有耐心且能够给予详细讲解的好老师。而我则感到无比庆幸,因为自己刚刚开始学习太极拳不久,便有幸遇到了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好老师。他不仅对教学充满热情,还非常认真负责,总是不厌其烦地引导我做好每一个动作。
在这位老师的引领下,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将身体与内心融为一体,感受到了那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力量。这种体验是如此美妙,让我越发热爱太极这项传统的武术运动。
太极武术博大精深,愿我能跟王老师一路走下去,十年以后,我也可以像王老师那样有扎实的基本功、标准的姿势,娴熟的动作。也可以像王老师这样给新人最精准的建议。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