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常有数十倍兵力围攻坚固城池伤亡惨重而城不拔的战例,加上现在战争影片攻城场面专业性不强,纯粹的以云梯蚁附攻城,攻方士兵一个个云梯上纷纷掉落的情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至有人认为凡攻城战必旷日持久而且伤亡要大于守方,还有过大半的可能拿不下城池。其实这些只不过是个别特例而已,历史上绝大部分城池都是不费什么劲就拿下来了。象秦将白起那样,一次军事行动拔城二、三座以上的大有人在。
首先分析一下特例产生的原因。首先是要有一座坚固的城池,一套完整的城池防御体系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建设起来的,至少要三、五十年才能建设完成,而且建成之后要不断加固完善和修补岁月和风雨带来的破损。由于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大量筑城,加之一座坚固的城池可以残破却很难被完全夷平,而且因此特例中的城池往往建成极早且经过了上百年的经营。比如让诸葛亮饮恨的陈仓,是沟通四方的交通要道,远在秦代之前就有建城,秦汉间有刘邦暗渡陈仓的典故,后经两汉不断经营,特别是东汉,把这里作为平羌的后方基地,汉末王国、韩遂围攻此城,皇甫嵩奉命领兵救援,恃其城坚,在一旁束手观战长达八十余日,待王国、韩遂伤亡惨重班师时,始衔尾追杀千余里,斩首过万!到三国时郝昭又以千余士兵据城而守,诸葛亮数万大军粮尽而返。当然,不是每座城池都会修建成这种标准,国家财力有限,只会重点建设个别扼守交通要道的城池。至于其它小城,城墙都会有严格的高度和宽度限制,以防有人利用作乱。还有,破坏容易修复难,城池经一战破损,也要数年时间才能完全修复,若期间遭遇再次攻城,则很危险。
其次,要有足够数量的精锐士兵,大城需兵多,小城需兵少。也不是越多越好,一是容纳不下,二是消耗粮草不能持久。以《墨子》所言,城一丈十人守之。故陈仓小城,三千人足以守御。若人手不足,城池再坚固也是纸糊一般。另外,城内还得留预备队,以备救援和出击。守者不出,出者不守。守城出击是很重要的一环,经典守城战例中屡见不鲜。战争中士气是很重要的东西,军队士气旺盛,怯者不退,军队士气衰弱,勇者不进。守城作战,敌强我弱且被敌围困,士气当然低落,若持久则越战越弱,所以不时以军队出击,取得小胜以振奋士气和打击敌人士气。士兵素质当然不能差,太差,万人守城只能当千人用,一冲就垮。
再次,军械、粮草要充足。檑木、滚石、箭矢等都是消耗量巨大的东西,以檑木、滚石为例,每天消耗以数千计。以箭矢则为数万计。没有储备数万檑木、滚石和数百万箭矢,而企图依靠近战杀敌,是难以守住城池的。这些东西都非一朝一夕难以齐备,而且国家总量有限,只有重要据点才能得到充足供应。粮草不用说,其它军械的损耗也小得多,但也要齐备。
最次,要有外援。“无必救之城则无必守之城”,很好理解,必救的城池才是重要的城池,不重要就不用守了。守城作战,救援是很重要的一环,之前提到过士气,外无救援则士气低落,士兵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若有救援,哪怕靠近的希望不大,但总给了士兵一个可以支撑下去的希望。攻城战的失败大多是因城不下而援军将至,攻城军腹背受敌而不得不退。如前述诸葛亮陈仓之战,退兵就是因魏援军将至。蒙古攻宋四十余年,未有尺寸战果,不仅仅是因为宋军以城池坚守,还有援军云集的因素。宋军以各城池为支撑,后方留有大量机动兵力,蒙军围城则发机动兵团救援,机动兵团至则守备兵团出,二者前后夹击,大破蒙军,屡试不爽,偏安四十多年。如无救援,即使是襄阳那样的坚城,迟早也会被攻破。蒙金数次围攻襄阳,都因援军到来而被击破或主动撤退,直到最后一次围攻襄阳,数拨援军野战失利,蒙古军围攻襄阳足足围攻了五年,终于被拿下。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攻城方因为其它因素而撤围是极少数。再坚固的城池,没有援军,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最重要的是还要有名将把守。特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名将的因素,名将在野战都可以少胜多,更别提有坚固城池相助了。只是很多情况下,人们把守城的功劳归功于城池坚固而不是名将应对得当。如郝昭,先是在并州防御匈奴十余年,深谙守城之法,然后调至陈仓。诸葛亮以云梯、冲车攻城,郝昭以火箭射云梯,绳连石磨压冲车。诸葛亮以井阑百尺射城中又以土丸填堑,郝昭于内筑重墙。诸葛亮挖地道,又被郝昭截断。两年后,郝昭得温疫,诸葛亮立即发兵再攻,陈仓坚城不足滤,唯滤郝昭也。
还有攻城作战,电影场景中那种云梯蚁附攻城只是最落后的手段,早就不用了。春秋时期,孙子著书,就言攻城有修橹轒轀具等器械,将不胜其忿才蚁附攻之。可见蚁附在春秋时期就落后了,到宋朝连云梯都改进了,类似现在飞机的登机梯一样,也有轮子,只不过是人力在下推动,人隐其下以避矢石。攻城器械不详细描述,《武经总要》有图。攻城器械不便于行军,往往在围城后由随军工匠营就地伐木制作,攻城不下则烧械而走。
但凡攻城,伤亡最惨重的阶段发生在城墙下和攀城过程中,接敌运动伤亡倒不是很大,敌弓弩手虽居高临下,但我弓弩手数倍于敌,并非被动挨打。只有城墙下和攀城过程中,攻城士兵无还手之力,所以不少攻城器械都为解决这一问题而生。再有就是借助数量优势的弓弩手压制城墙上的敌军行动。攻城战最激烈的地段往往是城门和城门附近。城门的不管如何被加固也是绝对不如几丈厚的城墙坚固的,作为进攻者,通过城门投送兵力比翻越城墙投送兵力更快。作为防守者,城墙被攻馅,事仍有可为,而城门一旦被攻破,基本就无可挽回了。所以,城门附近既是进攻的重点又是防守的重点。
说了这么多,觉得实在没说什么,实在是没得什么说。当作文章勉强凑合,书评嘛,能给人写文章做参考就好。
======
小毛病不少,补充、删除、增加、调整了个别地方的字词标点还有语序,大体未动。城一丈十人守之是出自《尉缭子》而不是《墨子》。一般的轻便云梯在突袭战中仍有使用。
再补充一段:
城门一旦被攻陷,敌军大举入城,守军士气一落千丈,往往出现大规模投降甚至在守将带领下全部投降。基本上城门彻底失守就是宣告城破了,在巷战中负隅顽抗的只是极少数。而且没有城墙的掩护,在攻城者的优势兵力下,双方的伤亡比往往颠倒过来了。所以,攻城战以城墙城门为争夺的重点,特别是城门和靠近城门地段的城墙,是争夺最激烈的地方。
====
凡用兵,大多依据交通线而动。人也是一样,好走的路走的多,几条路交汇的地方人就多了,人多就有城。所以大的城池都在重要的交通线(或者说国道)交汇之处,中等的也都在重要的交通线(国道)之上。其它小城都在非重要交通线省道、县道之上。
象这种大型的城池,平战时都驻扎有大量士兵,以便于快速向各个方向机动,参与战争或平叛。它的得失往往关系一个面的得失,所以不论任何时候都相当受重视,而且都相当坚固,
中等的城池,占据重要交通线上,相对来说重要性就低一点,但也相当受重视,如果说大城是起到中枢的作用,那这些城池就是起到门户的作用,是进入一个地区的必经之地。
也就是说这些中枢与门户平战都很受重视。中枢门户根据控制与保护的面的大小也有大小之分。
其它小城,或者说军事要塞,就只在战争时期受到重视。城小就表示人口少,不在主要交通线上,非特定时期是不受重视的。
城的大小与好不好守无关,这点在南北朝时期已经被人论证。主要是兵力是否足够的问题。大城需兵多,小城需兵少。很多大城比小城陷落快,往往是兵力不足,对大城来说不足,对小城来说多余。同样是三千人,守小城没问题,守大城就不行,这就给人大城不好守的错觉。
明代守北京,具体来说有几层防线和两条路线。一是辽西走廊路线,二是桑干河谷路线。第一条路线,最外层是辽东,具体来说沈阳的得失关系辽东的得失,辽西走廊上锦州,山海关等都是重要据点。第二条路线,最外层是大同盆地,其中大同的得失关系整个辽东的得失。然后是桑干河谷沿线的宣府和内三关等。
明代守北京,两翼为辽东和宣(府)大(同)等重镇,各自把守辽东和打通盆地,为蓟镇屏障,而蓟镇又分别依托燕山山脉(山海关冷口等)和太行山山脉(内三关)防守,为北京屏障,最后是京军保卫的北京。如此层层设防,各镇各有职守和分工。并不是说守北京就只守内外三关,其它地方
守洛阳的话,要守八关,面临的问题是有限的士兵和物资的调派,处处把守反而分散力量,八关守不住,洛阳也守不住。一旦八关有一关被破,整个八关防御体系就彻底崩溃,物资、士兵根本撤不出来,白白打了水漂
====
陈规有陈规的理由,但未免分析得不全面。他认为,城太小,矢石交通(指南边攻城者的矢石能与北边攻城者的矢石相遇),善守着也无能为力。但其它条件都未能考虑,比如我所说的兵力问题。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