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红颜卷 > 第79部分(第2页)

第79部分(第2页)

木牛流马,没有维系前线必需的粮草,诸葛亮只能“粮尽退军”。雄心万丈的诸葛亮,还是倒在了粮食上。

为这次北伐负责的是李严。

是黑幕还是悬案——

我们就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回放一下整个事件。

李严督粮不力,“运粮不继”,派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去前线说明情况,让诸葛亮退军(“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

诸葛亮退到汉中,李严装作很吃惊的样子,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李严这样说,第一是推卸自己的责任,第二是加罪于诸葛亮,“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够歹毒的啊。

诸葛亮是这么好对付的吗?诸葛亮拿出物证来,“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

白纸黑字,还有狐忠、成籓作人证,李严无法抵赖,只好坦白以求从宽(“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破坏北伐大业,还诬赖北伐领导人,是可忍孰不可忍。诸葛亮上表给刘禅,把李严先前拒绝应命镇守汉中、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以司马懿等开府辟召的事为由请求开府的一系列罪状,秋后算账,来了个大清算,说他对李严一再宽容,没想到李严反复无常(“颠倒乃尔”),如果不严肃处理,后患无穷(“若事稽留,将致祸败”)。

接着,诸葛亮又联合刘琰、魏延、杨仪、邓芝、刘巴、姜维等二十二人上书,请求废掉李严:“免官禄、节传、印绶、符策,削其爵土”,一句话,就是开除李严的公职,让他成为平头百姓。

这就是《三国志》对李严事件的记载。这个记载,和魏延事件的记载一样疑云重重。

李严是个老官僚了,精明世故,怎么会在自己让诸葛亮退兵的情况下又指责诸葛亮无故退兵。有书证,有人证,即使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雏儿,也不会犯如此低级错误的。

“值天霖雨”而“运粮不继”,本不是什么大错。蜀道艰险,运粮本来很困难。诸葛北伐,多次困于缺粮,司马懿、曹操汉中之战也是粮绝而退。可见运粮不继绝非归罪于某个人就能解决的。建兴八年(230年)秋,曹真、司马懿从褒斜道、子午谷进攻汉中,赶上雨水天气,道路不通,也是因为粮食问题而退。真的是因为“运粮不继”而导致大军撤回,那李严也没什么大的责任。

那么,李严对此又是如何反应呢?李严的反应,让人感到他犯了弥天大罪。李严听说诸葛亮大军快要还至西乡时,竟然擅离职守,想潜逃到沮、漳一带,甚至想干脆退还至江阳,那里属于江州大本营了,而他的儿子李丰正在江州镇守。最终李严在参军狐忠多次劝谏下,才打消了这一公然对抗诸葛亮的选择。

他的反应如此激烈,实在是让人想不通。这里面,肯定有运粮之外的事情发生,可惜没有历史记载。

即使运粮不济,那该不该由李严负责也得打个问号。“平(李严)催督运事”说得明白,李严不负责具体运粮,而是起“催督”的作用。运粮的责任,应该由运粮官而不是督粮官首先负责。谁是这次的运粮官呢?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这次的督粮官是岑述。大军退还后,李严本来是要追究岑述的责任的。可是,诸葛亮是很器重岑述的,为此还惹得张裔“至于愤恨”,诸葛亮为此给张裔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他就是喜欢岑述,请张裔接受这一现实。再者,诸葛亮也插手了运粮,将自己的新发明木牛运用到运输中(“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还有,诸葛亮的参军马忠,也因运粮一事往来于汉中和祁山之间。很多史料都指向一点:运粮一事,并非李严负责。

那么李严到底是负责什么呢?李严负责“催督运事”,就是集结粮草和后备兵员以支援前方战事。李严完成任务了吗?从“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三句来看,事情出在“运”上,而不是出在“督”上。也就是说,李严在运粮工作上,不该负有责任,若有,也不会到革职流放的地步。

可是,最后运粮官岑述安然无恙,督粮官李严却被革职流放,还落了个“若事稽留,将致祸败”。

这里面,莫非还有其他事情?

诸葛亮说李严“颠倒乃尔”,李严到底在何事上“颠倒乃尔”,诸葛亮并没有说,不过很显然不是运粮的事儿。这从后来诸葛亮给李严儿子李丰的信里也可以得到验证。诸诸葛亮在信里说,他与李严“戮力以奖汉室”,但是没想到李严竟然图谋违背常理的事儿(“何图中乖乎”)。李严到底做了什么“中乖”之事,史书没有记载,后人无从得知了。诸葛亮联合二十二人的弹劾书里,说李严“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情狭志狂”。 “迷罔上下”就是欺上瞒下,“上”就是刘禅。李严对刘禅做了什么手脚?“论狱弃科”就是不讲法治。看来李严不仅仅督粮,还负责司法检察工作,而且他否定了诸葛亮的法治思想。李严在“论狱”期间,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呢?“导人为奸”,何人?何奸?“情狭志狂”,“志狂”就是野心大,李严有何野心呢?

这一些问题,都没有答案。一个弹劾书,居然只有空洞的概述,而无具体的指控,这也太不符合诸葛亮的行文风格了吧。莫非,这里面有不可启齿的事情?

李严一案,有着太多疑云。政治,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内幕乃至黑幕。拿到太阳下的,不一定就是事情的真相。

很多事情,我们分不清是悬案还是黑幕。

诸葛亮轰轰烈烈地秋后算账,也没怎么为难李严,只是废李严为民,流放梓潼。李严在梓潼也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拥有奴婢门客一百多人的大户。诸葛亮也没对李严的儿子李丰施行株连,只是将他的江州都督职位夺了,改任丞相府中郎参军。后来,李丰还当上了太守。诸葛亮甚至还给李丰写了一封信,说如果李严悔过,李丰配合蒋琬的工作,那么李严还是可以复职的(“否可复通,逝可复还”)。

是李严并没有犯什么滔天大罪,还是诸葛亮格外宽容?

李严于建兴九年(231年)八月被废,而据《汉晋春秋》记载,其年“十月,江阳至江州有鸟从江南飞渡江北,不能达,堕水死者以千数”。似乎在以此灾异暗示李严蒙冤。李严是否被算计,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

梓潼,梓潼,东倚梓林,西枕潼水。李严天天遥望险峻的山路,不是在欣赏梓潼的山明水秀,而是盼着诸葛亮派人邀请他出山。李严以为,他没犯什么错误,诸葛亮会给他机会的(“常冀亮当自补复”)。

苍蟒高悬的尤门、峰翠云白的剑山,野旷遥开的梓潼平坝,绿意勃发的潼川浅丘……人生何处无风景,为何非要挤在局促的权力擂台上呢?

李严最终也没等来诸葛亮给他的机会,因为诸葛亮自己也没有机会了。建兴十二(234年)年八月,诸葛亮病逝在征途中。李严闻讯,悲痛欲绝。有人说:诸葛亮那么整你,你为什么还为他悲哀呢?

李严说:孔明一去,再无人能为我翻案(“策后人不能”)!对手死了,李严再无扳回的希望,“闻亮卒,发病死”。

可惜李严一生,除了权力,心里再无人生风景。他为什么不去梓潼的五丁山去看一看呢?那里,悬崖过后是平川,坡去平来,一险一夷,顿现眼前,促人顿悟。

五丁山上有一送险亭,清咸丰年问梓潼县令张香海在送险亭上题一字数不等的“意对”联:

从此履险若夷,回头想鸟道羊肠,经多少阅历艰辛,才博得脚跟站稳,看岩嵌谷锁,费如许奔驰劳碌,却难教迹绝飞行,何妨将人比路摸心。

是的,费如许奔驰劳碌,何如抛却蜗角名利,脚跟站稳。

①九锡:九种礼器,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这九种礼器锡分别是: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王莽、曹操、司马昭都接受过“九锡”,后来宋、齐、梁、陈四朝的开国皇帝都曾受过“九锡”,于是“九锡”成了篡逆的代名词。

第八章 理想弃儿姜维

姜维出现的时候,三国已开始步入尾声,之前智勇无伦的人物都一一远逝。赵云、诸葛亮、魏延等复汉的理想信徒相继辞世,只有姜维一直像追求爱情一样为复汉大业而全身心付出。

随着刘备时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