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茶与健康为什么会联系在一起 > 三红七绿乌龙茶(第1页)

三红七绿乌龙茶(第1页)

炭焙适中的传统铁观音,香、水俱佳又不刺激,在四面楚歌的市场逐鹿中,应该有实力担当起振臂一呼破局者的重任。

乌龙茶,其发酵程度,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乌龙茶以香高与醇厚见长,这就决定了其工艺必然以凋萎和摇青为抓手,通过水解、氧化、聚合,积累更多的可溶于水的物质和香气成分。能耐得住做青的鲜叶,普遍表现为:以茶梗粗、叶片宽而肥厚的中叶种居多。

为形成乌龙茶的浓郁香气和醇厚滋味,茶青需要采摘更加成熟的叶片,俗称“开面采”。一般以芽梢停止生长,形成驻芽后为宜。成熟的叶片,苦涩的酯型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较低,糖类和香气物质丰富。其最佳的采摘时间,也不同于绿茶等茶类。绿茶为了得到较高的茶氨酸,宜在旭日初升、晨露未晞时采摘。乌龙茶的鲜叶则不同,为了获得较多的光合作用产物,宜在晴天的午后采摘最佳。此时,不但鲜叶的含水量低,而且具备良好的晒青条件,尤其是乌龙茶的茶青,不晒不香。阳光下的短时凋萎,叶温升高和水分蒸发偏快,更易激活水解酶的活性。

鲜叶通过阳光凋萎,伴随着叶内水分的降低,水解酶的活性与细胞膜的通透性显著增强,促进了叶内不溶性的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的分解、氧化,形成了分子量较小、溶解度大的物质。芳香物质由结合态变成游离态,香气成分逐渐增加,低沸点的青臭气逐渐向外散发。这一切,都为做青奠定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乌龙茶的做青,包含了摇青与凉青两个环节,其本质上就是一个深度凋萎兼发酵的过程,表征为鲜叶与嫩梗反复的缓慢失水以及水分从梗到叶面的补充过程。叶面这种由神采奕奕软萎到无精打采,再由蔫头耷脑恢复到水分充盈状态的反复过程,俗称“走水”,即茶青反复交替的“死去”与“活来”。如果茶青出现局部的梗叶受损,会使梗叶各部位的均匀走水受阻,必然表现为茶汤的青涩与香劣。

乌龙茶的做青

在乌龙茶的做青过程中,酯型儿茶素水解,涩感降低;茶多酚氧化为部分的茶黄素和茶红素,使得茶汤橙黄明亮。糖类、氨基酸、果胶等暖性物质增加,香气依次由草青味转变为高沸点的花香、花果香。叶绿素发生降解、脱镁、氧化,叶色渐渐由青绿转变为黄绿色。

当茶青的含水率、香气等万事俱足,接下来就是高温杀青,以钝化酶的活性,并适量散发水分,纯净香气,巩固提高茶的品质,为揉捻创造条件。茶的焙火,是为了消除残余酶的活性,蒸发水分,并起热化作用,以消除苦涩味,提升茶汤滋味的醇厚度。适当的焙火,能够有效减少咖啡碱的含量,促进氨基酸与可溶性糖的增加,使茶汤粘稠细滑,茶的寒性便会进一步降低。

从乌龙茶的采摘标准及其制作的生化机理分析,传统乌龙茶的寒性,依次会比白茶、绿茶、黄茶、红茶等要低很多,当然,这也要视具体的茶叶而议,因此,乌龙茶对胃肠的刺激较轻。若从茶的加工环节审视,其他乌龙茶的成品茶,相当于是传统武夷岩茶的毛净茶。武夷岩茶独特的焙火工艺,确实是乌龙茶类的一道靓丽风景,通过伐毛洗髓,去芜存菁,才可成就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和而不同。

有一点需要清楚,历史上有关武夷茶的很多记载,并非是指武夷岩茶,多为武夷红茶。清代徐珂的《可言》有记:“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甫三十里,……山产红茶,世以武夷茶称之。”早期的岩茶,其发酵、焙火程度,是不同于今天的武夷岩茶的。崇安县令刘埥,在《片刻余闲集》记载当年的岩茶时说:“岩茶香而冽,精叶盘屈如干蚕状,色青翠似松萝。新者但可闻其清芳,稍为咀味,多则不宜。过一年后,于醉饱中烹尝之,则甘露也。”刘埥见证过早期武夷岩茶的发展历史。他在武夷山做了五年县令,离任时所藏岩茶不足半斤,可见那时上佳岩茶的产量极低,且垄断于寺庙。刘埥主政武夷山地区时,岩茶的外观“色青翠似松萝”,这说明武夷岩茶后期的精制焙火工艺,在此时还未成熟;茶叶条索盘曲如干蚕,说明揉捻程度还不是很高。

康熙年间,崇安县令王梓《茶说》记载:武夷山“在山者为岩茶,上品;在地者为洲茶,次之。香清浊不同,且泡时岩茶汤白,洲茶汤红。”“至于莲子心、白毫皆洲茶,或以木兰花熏成欺人,不及岩茶远矣。”以木兰花窨制的莲子心,竟不如岩茶的香之清远,证明了岩茶做青技术的存在。刘埥也说新茶闻之清芳,不类现在干茶的熟香。陆廷灿《续茶经》引《随见录》记载:“凡茶见日则味夺,惟武夷茶喜日晒。”“武夷造茶,其岩茶以僧家所制最为得法。至洲茶采回时,逐片择其背上有白毛者,另炒另焙,谓之白毫,又名寿星眉。摘初发之芽,一旗未展者,谓之莲子心。”

对于上述记载,如果不了解武夷茶的历史,就会不求甚解,断章取义,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此时的武夷岩茶,还属于受松萝茶制法影响的炒烘结合的轻发酵茶,类似今天的清香型铁观音,外观青翠似松萝,茶黄素含量低,故汤白且香气高扬。洲茶,是指武夷山核心区之外的茶,或者是岩石下平地上的茶。如果按照王梓记载的标准,去审视今天的很多正岩茶,在过去就属于典型的洲茶。其初发之嫩芽,做成绿茶,如莲子心。一芽一叶乃至开面采的,多做成红乌龙,故汤红。早期的红乌龙,游走在乌龙茶的边缘,青红相间而色乌,类似红茶,又像乌龙茶。其制作工艺,是在茶青初步发酵后,比红茶多了道杀青环节。红乌龙的摇摆存在,如那时的那个世界,也有好多无奈。兼顾滋味,内质靠近了乌龙茶;又需要卖个好价钱,外观就偏向了红茶。在世俗的世界里,市场永远比情怀重要。

王草堂著《茶说》,大约是在康熙五十年(1716),其中记载:“独武夷茶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越既炒,经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老叶枝蒂,使之一色。”王草堂的这段记述,意味着武夷岩茶制作技术的真正成熟。青者,是指杀青后的颜色;红者,是指焙火的色泽。他引用了释超全的《武夷茶歌》,诗云:“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这应该是关于武夷岩茶焙火工艺的最早的文字记载。1694年,释超全在明亡弃家行遁数年后,慕茶入武夷山天心禅寺为僧。他在天心寺写下的《武夷茶歌》,记录的必然是1694年以后发生的事件。此时的武夷岩茶刚刚崭露头角,还属于小众产品,其精良的制作技术,仍为长居寺庙的少数僧人垄断着。罕者为贵,质精价高的武夷岩茶,购者必至寺庙。民间贩卖、行铺收购的,基本都是洲茶制作的红乌龙、低端岩茶、红茶、绿茶以及窨花茶等。

武夷山四大名丛之白鸡冠

武夷岩茶的真正全面兴起,是在工夫红茶的外销衰落之后,时间大约在清代同治元年(1862)前后。到了光绪年间,武夷岩茶便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茶市由武夷山的下梅转移到赤石,所产茶叶大部分销往港澳、东南亚等地。由于武夷岩茶的经营者多为华侨,故岩茶属于典型的侨销茶之一。当武夷岩茶外销的运输路径变得遥远,当武夷岩茶的销售周期逐渐拉长以后,必然会影响到武夷岩茶焙火工艺的不断加深,由此完成了岩茶焙茶工艺从轻火到足火的嬗变。而武夷岩茶最初的焙火目的,是为了满足岩茶,在一定销售时间内不变质、不返青、不霉变的基本要求。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医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转引“单杜可云:诸茶皆性寒,胃弱者食之多停饮,惟武夷茶性温不伤胃,凡茶癖停饮者宜之。”文中的“武夷茶”,是指武夷红茶。乾隆十九年(1754),原崇安县令刘埥的《片刻余闲集》付梓。乾隆三十年(1765),赵学敏完成了《本草纲目拾遗》的著述。在1754年以前,武夷岩茶的外观为“精叶盘屈如干蚕状,色青翠似松萝”,“泡时岩茶汤白”。乾隆五十一年(1786)秋天,袁枚在七十多岁的古稀之年,遍游武夷的山山水水。其后,他在《随园食单》中,记下了品饮武夷岩茶的感受:“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其后又写下:“尝尽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然入贡尚不能多,况民间乎?”也就是说,袁枚眼中的武夷茶,一种是“浓苦如饮药”,一种是“清芬扑鼻,舌有余甘”,其汤色,“冲开白色者为第一”。这说明,在当时存在着两类武夷岩茶,一类是以山下茶行为代表,制作的是低端岩茶、红乌龙等;一类是以山上的寺庙为代表,占据名岩名丛的优势,做的是发酵较轻的高端岩茶。袁枚对后一类高端岩茶的描述,与前两任崇安县令王梓、刘埥亲历武夷岩茶的记述,基本是完全吻合的。这一切,是不是已经完全迥异于《本草纲目拾遗》的记载:“武彝茶,出福建崇安,其茶色黑而味酸,最消食下气,醒脾解酒。”很明显,赵学敏书中记载的武彝茶,色黑而味偏酸,最近似瀹泡得较浓或发酵有点过度的红茶类,而不是名丛岩茶的“色青翠似松萝”。这充分说明,赵学敏眼中的武彝茶,是当时出口外销的武夷红茶无疑。在古代文献里,只有把“武夷”和“岩茶”四个字连在一起的,才是确指的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此处还有一点需要明晰,红乌龙大概属于武夷岩茶的简化版,近似于武夷岩茶的中低端茶品,茶青的品质不高,又不太注重香气,产量居大,故省去了做青环节,多以出口盈利为主。武夷山中制作的红乌龙,也不同于桐木关生产的正山小种红茶。在武夷山顶、岩石上采制的茶,称之为岩茶,产量很少;在山中平地上或山下所产的茶,大部分为红乌龙。二者在当时的武夷岩茶中很难区分,只能以汤色的红、白来具体分辨。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梁章鉅在《归田琐记》记载:“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静参谓茶名有四等,茶品亦有四等。今城中州官廨及富豪之家,竞尚武夷茶。最著者曰花香,其由花香等而上者,曰小种而已。山中则以小种为常品,其等而上者名种,此山以下不可多得,即泉州厦门人所讲工夫茶。号称名种者,实仅得小种也。又等而上之曰奇种,如雪梅、木瓜之类,即山中亦不可多得”。由此可见,即使到了道光年间,武夷岩茶的名岩名丛,仍如乾隆年间刘埥、袁枚记述的一样,依旧是不可多得。

在上文中,赵学敏概括得很对,“诸茶皆性寒”。但是,只有当时的桐木关红茶,采用松柴明火熏制,咖啡碱含量较低,故偏温和而对胃肠的刺激轻。此处的“温”,并非是指温热,是相对于其他茶类的茶性偏温和而已。寒则热之,以火生色。就像光绪以后武夷岩茶的精制一样,看茶焙茶。当岩茶吃透火,茶汤变得醇厚甘滑,才会把咖啡碱的含量(寒性)降到较低程度,品饮起来茶性微凉,性较温和。一般来讲,茶性越寒,排尿频率越高。而传统的武夷岩茶,在品饮期间,去厕所的小便次数会相对较少,尤适于中老年人。张英的“中年饮武夷茶而甘”,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同样是乌龙茶,为什么清香型铁观音,会令很多人望而却步呢?这就又涉及铁观音的制作工艺问题。大约在1996年以后,轻发酵的铁观音,以其香高、色绿、鲜爽、甘锐风靡国内市场。铁观音的轻发酵,并非是寒性增加的主要原因,其根本症结在于乌龙茶的绿茶化。铁观音为了达到外观的墨绿、汤色鲜绿,茶青的采摘往往偏嫩,这会导致苦涩的酯型儿茶素与咖啡碱的含量偏高。安溪春季的多雨天气,会对制茶的香气影响很大,故有铁观音的“春水秋香”。很多人追逐的香气较高的秋茶,其咖啡碱含量又远高于春茶,夏茶更甚。在饮茶环节,近年来,冲泡铁观音时的一次投茶量,与武夷岩茶一样,有刻意增大的趋势,从过去的5g增加到8g,乃至10g,如此大的饮茶量,又要闷泡,的确有点令人胆寒。纵使艺高人胆大,铜肠铁胃,也不至于饮茶如此!

当铁观音的秋茶取代了春茶,采得又偏嫩,本身的咖啡碱就相对偏高了,茶汤又泡得过浓,这才是铁观音对胃肠形成刺激的最根本原因。尤其是阴虚体弱、肠胃虚寒、胃肠有溃疡的受众,多数饮后立即会有反应,会感到胃肠不适、胃痛、尿频、头晕、恶心等等。其实,这都是咖啡碱摄入超标对人体发出的警示。

不同时代,铁观音的四种不同做法与外形

轻发酵铁观音造成胃肠不适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摇青、凉青之后,还存在一个10~30小时不等的空调控制的低温发酵过程,或消青或拖青。如此做出的茶,汤色越绿,就意味着茶黄素、茶红素的生成率偏低,故游离的咖啡碱含量便会越高。在做青过程中,空调与抽湿机的联合应用,是造成清香型铁观音寒性较重的一个外来因素。

相对于传统铁观音来讲,现代的绿茶化的清香型铁观音,采得过嫩,偏重秋茶,尤其是焙火更轻,使得茶中的咖啡碱含量偏高,且在低温条件下,茶红素的生成量又过于偏低,不能有效制约茶汤中游离咖啡碱的含量,这是清香型铁观音极易造成肠胃不适的根本原因。因此,炭焙适中的传统铁观音,香、水俱佳又不刺激,在四面楚歌的市场逐鹿中,应该有实力担当起振臂一呼破局者的重任。况且,红心铁观音,又是乌龙家族中最优秀的、最适合制作乌龙茶的珍贵品种。传统炭焙铁观音,在有史以来、饮茶人数最多的这个美好时代中,如果仍然无法脱颖而出,着实可惜。满怀风月成辜负,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