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盛世收藏下一句是什么? > 第77部分(第2页)

第77部分(第2页)

唐风点头说道:“那就走吧。”

这家店的店名叫做“玺印天下”,专门经营玺印符牌,这类古玩也属于杂项。走进店门,三个人直接走向那枚玉玺是一枚龙钮玺印,整体呈长方形长六寸宽四寸,通体碧青印纽上盘卧着五条神龙,底角有残缺黄金镶嵌修补。这枚玉玺和传说中的传国玉玺极为相似,虽然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循环是赝品,但唐风还是想要看个究竟,他对店里的伙计说道:“老板,能不能把这枚玉玺拿出来给我看看?”

伙计还没有动,老板就先走了过来,他说道:“没问题,您随便看。”

老板打开橱窗,双手捧出那枚玉玺交给唐风,唐风双手接过玉玺翻开一看,印面上清晰的~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体字。

传国玉玺之名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如雷贯耳,前面讲到过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传国玉玺就是用和氏璧雕刻而成的。公元前2211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和氏璧就落在了他的手上,他命人将和氏璧雕刻为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八字小篆为当时丞相李斯手书,玉工孙寿篆刻。

李斯的篆书真迹并不难找寻,有泰山石刻之的李斯碑至今还保存在泰山之巅的玉女池上,这块四方碑上面的篆书均为李斯手书。唐风仔细的看了看这八个小篆,字体苍劲如虬龙飞舞,清秀如出水芙蓉,确实符合李斯的篆书风格。他不禁挠了挠头,这东西仿得还真挺像。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投降,奉上始皇玉玺。秦亡后,刘邦继天子位,他希望这枚玉

在刘汉家族世代相传,将其授之为“汉传国玉玺”,国玉玺的由来。公元6年,即位皇帝年幼,传国玉玺由元帝王皇后代为掌管,置于长乐宫。公元8年,一代奸雄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命其弟王舜前去索要,太后大怒又不敢拒绝,将传国玺摔于殿下,玉玺被摔碎一角,后用黄金镶补。

唐风再看了看这枚玉玺底角的残缺,嘿,也像那么一回事。

公元23年,王莽被杀,传国玉玺辗转来到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中。东汉末年,各路诸侯讨伐奸贼董卓,率先攻入洛阳城的是孙坚,他在宫中的井里的一位宫女的尸身上找到一个红色锦匣,匣中之物正是传国玉玺,孙坚死后,将传国玉玺传于小霸王孙策。几年后,孙策为借兵马,将传国玉玺献与袁术,他就用这枚玉玺换来的三千兵将奠定了孙吴霸业的基础。

献出传国玉玺的孙策好歹也得了三分天下,接受传国玉玺的袁术就倒了大霉了,几年后,称帝失败被杀,玉玺就归了曹操;公元220年,曹魏代汉,传国玺作为“君主神授”的象征,落入曹之手,曹命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下“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八个隶书小字。

事实证明,曹的自封正统纯属是一个笑话,传国玉玺并没能保住他的江山,公元265年,司马昭有样学样,“受禅”登基,传国玉玺落入了司马氏手中。五胡十六国分裂动荡,传国玉玺也几易其手,但是,得到它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统统死于非命。

值得一提的是,元330年,后赵皇帝石勒灭前赵,得到这枚传国玉玺,他别出心裁,于玉玺右侧加刻了“天命石氏”四字楷书。天命石氏也只命了二十年,后来,这枚传国玉玺归了冉闵,天又命了冉魏。

没几年,冉魏以传国玉玺质,向东晋军求援,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没有求到援,连传国玉玺也被骗走了,这倒霉孩子,他也不想想,说到玩心计、耍手段,他是谢安的对手吗?

由此,传国玉归晋朝司马氏的囊中,当然,司马氏失而复得的喜悦也没有持续多久。公元废东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史称刘宋。但是,雄才伟略的他刘裕怎么也想不到,短短百年,传国玉玺就历经了宋、齐、梁、陈四朝更迭。公元589年,杨坚建立的隋朝灭南陈统一全国,传国玉玺入了隋宫,结果,杨坚也继承了传国玉玺前主人们的光荣传统,被自己的儿子杨广活活捂死。当然,杨广也没讨着好,没过几年,他也继承父业、被夺了位。

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夺回国玉玺,玉玺归于唐朝。

倒霉事还远未结束,唐朝年,群雄四起,天下大乱,几番更迭,传国玉玺落入后唐皇帝李从珂手中。公元920年,后唐大将石敬塘吃里爬外,引来契丹军攻洛阳,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传国玺就此失踪。

宋时期,传国玉玺时隐时现,事后证明这些都是以讹传讹,出现的传国玉玺真假不详,鼓噪一段时间就没了下文。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传国玉玺彻底宣告玩完。皇太极为了显示“君主神授”,命人造了一方假传国玉玺愚弄世人。到了乾隆三年,乾隆皇帝自己都不好意思继续撒谎了,那枚假的传国玉玺被排除在皇帝专用玉玺之外。

了民国时期,袁世凯、张勋这些谋权篡位无不声称自己得到了传国玉玺,凭增几处闹剧。

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国之重宝的器物不在少数,但只怕没有一件能跟传国玉玺相提并论。笼罩在传国玉玺身边的,是重重的刀光剑影,更是弥天盖地的腥风血雨,它的出现和消失,甚至成为王朝更替、江山易帜的象征。

因为传国玉玺是“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所以,它才成为历代帝王不惜代价的想要追逐的目标。得之,则象征受命于天,失之,则代表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传国玉玺都显得底气不足,被世人讥为白版皇帝。

在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传国玉玺逐渐湮没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再也无迹可寻。传说中的传国玉玺色青绿而玄光,经过科学考据,和氏璧应该是绿松石,而绿松石正是湖北特产的玉石。目前,世界较大的优质绿松石原石都产于湖北省十堰市~县的云盖山附近,那里也是当年和现玉璞的地方。

唐风通过自己的判断可以肯定眼前的这方玉玺就是绿松石篆刻,它到底是不是传国玉玺,真的很难说。

第四十二章 权威,就是用来颠覆的!

然和氏璧是绿松石的科学考证还存有一些争议,但是很有道理的,唐末五代文学家杜光庭在《录异记》中有以下记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和得之,献其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天下,琢为受命玺。”

荆山在湖北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而中国绿松石的主产地就位于荆山地区的~县。绿松石的颜色为青绿色,它的外表常粘附有白色矿物;因此,绿松石原石从不同角度上观看,的确呈现出“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的特质,这种外观特征与“和氏璧”外观特征基本相符;按照国际通用的绿松石定级标准,质地细致、孔隙细微、块大色正、形如瓷器者为特级料,也被称为瓷松,其余等级逐次递减,这跟古书上记载的和氏璧很相像。就成品而言,绿松石硬度小、颜色柔和而均匀、表面有玻璃感、性脆,不能与其它硬物磕碰,这也和传国玉玺的缺损相符。

由于谁都没有见过真正的传国玉玺,唐风很难从品相上来做判断,他只能通过绿松石的特性来做判断。

前面也说过,玉石多毛孔,绿松石也是一样,无论何种级别的绿松石都有细微如毛孔一般的孔隙,而这方玉玺的表面细腻柔滑有光泽,不符合绿松石的特质。

尽管老板就在旁边,唐风还是直言不讳的对林沐雨说道:“现在就看这层皮壳是自然形成的包浆还是后期人工的浸蜡注塑了。”

“唐风大哥一。”袁卫问道:“什么叫包浆,什么又叫浸蜡注塑呢?”

唐风暗骂自己多嘴,如今袁卫就是当初的林沐雨,问题会越问越多,很多事情一解释就是一大堆。他简略的说道:“包浆又称‘黑漆古’,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侵入、土埋水浸和把玩者经久的摩挲,甚至是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包浆滑熟可,幽光沉静,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跟刚出炉的新货的那种色调浮躁、肌理干涩的“贼光”恰恰相反。包浆不难仿造浸蜡注塑就可以做到,但是浸蜡注塑的破绽也很大,根本不需要什么光谱仪,用烧热的尖针一试就见分晓。

唐风问老板道:“这方玉真的吗?”

“。”老板笑着说道:“是不是真的传国玉玺不好说,但绝对保老保真。”

“嘿。”唐风狡黠地一笑。说道:“我能用热针试试吗?”

老脸色一变。心?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