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迎春在贾府吃过了早饭,又用过了午餐,直到下午时分,萧云唤了自家府里的马车过来接他们母子回去时,还被留下来让岳父和大舅子灌了几壶烈酒,贾赦等人才甘愿放他们一家四口回府。
接着一连数日,贾迎春又是忙着到林府、辅国将军府等处拜访,最后才以太子妃将众人一并请到太子府作客总结。
只是太子府与皇子府的规矩已然大不相同,就是常年住在京城的林黛玉、凤阳郡主都觉得不自在,更何况久不在京城的贾迎春?所以蒋氏最后也不得不感叹一句:高处不胜寒,但她都还不到高处呢,便已经要面对这样的情况,真是叫人情何以堪?
贾迎春反倒劝慰了蒋氏几句,又保证她们几个人还是跟以前一样的交情,蒋氏才微露笑意地送她们离开,反正真心假意已在各人心中,多说无益。
贾迎春的日子只在初回京时有过一阵起伏之后,便一直平平淡淡的,偶尔哪家有个婚丧喜庆,下了帖子来请她,她才会应邀出府参加宴会,不然就只是在家里陪着孩子们,至于临川伯府里的事自有刘氏处理,她不能管也不想管,自然落得轻松自在。
又隔了一年,王熙凤和尤氏一同谈定了贾探春和贾惜春的婚事,赵姨娘见她们替女儿挑选的人家看起来不错,倒也没有什么异议,再说她的心思全放在儿子贾环今年究竟能不能考个秀才回来的大事上,其他的就只求不出错就是了。
王熙凤替贾探春看中的人家是北城兵马指挥司的副指挥,姓伍名勇,今年三十岁,曾娶过一妻,多年前难产,母子双亡,他就一直未娶至今,听说贾家有大龄姑娘待嫁,他才动了心思,当然贾家的那些陈年旧事,他没有一件不知道的,自然也知道贾家姑娘虽说名声不好,却是被带累的多,所以他根本不担心头上会有什么怪东西出现。
至于给贾惜春挑的人家却是翰林院的编修,其实也是上一届中举的同进士,刚考过会试考核,获得留任的,这人姓韩名兴中,家道不显,京城里就他一个人,不过听说有个嫁在家乡的姐姐,当年上京赶考,也是他姐姐姐夫出资援助的,只可惜考运不怎么好…韩兴中虽说考运不好,不过品性学问却是不假,这才能够勾上有品级的职务,人家蚊子再小也有肉嘛,怎么说都是七品官不是嘛?
贾探春和贾惜春的婚事既然已经定下了,男女双方也都是已然大龄许久的…所以这两件婚事自然没什么借口可以拖三拉四的。
短短半年的时间,姐妹俩就先后行完六礼,并且双双顺利出嫁,王熙凤一出手就是一人五千两的嫁妆,再加上贾迎春和林黛玉的添妆礼,其实在同等身家的出嫁女里面,贾探春和贾惜春的嫁妆也算得上头一份了,至于她们两人婚后情况?那自然是各人各管自家事,媒婆再能言善道也管不到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恭敬长辈等等的宅内琐事吧?
作者有话要说:于是,今日某柔拚小命…三更完结啦~~~。
若有童鞋还想知道谁的后续,请提出…补番外,不然某柔这还在抽疼的脑袋是想不出来了。
第一百章 总结
春去秋来;京城里的人事物也随着时间而更迭起伏。
那年,贾迎春随萧云调任回京后,来年春天,贾琏与王熙凤的长女巧姐儿就定了亲事;对方是咸宁长公主的孙子沈明晋,大巧姐儿四岁,贾琏升任河南清吏司郎中那年;沈明晋二十岁;其父沈侯替他在吏部也谋了个职务;正好就在贾琏手下;同年,感觉有些小悲催的沈明晋迎娶了年已十六岁的巧姐儿过门。
不过;贾迎春那时觉得最好笑的是听萧云转述的部份情节:贾珂与贾荞这对叔侄自从知道姐姐(大侄女)快要成亲,两人对沈明晋的意见似乎还挺大的,于是他们俩就挡在二门外,非要沈明晋当着众人的面背出诗经里有关凤求凤的诗作三首,只要他们二人都认可了,自然会放人过去。
一向自认饱读诗书的沈明晋闻言也不禁要五爪挠墙、泪流满面了,因为重点并不在于他能不能背得出诗句,而是在于眼前这两位小子能不能认可的问题…但是能拒绝吗?当然不能!!所以沈明晋极度哀怨地一连叩关五回,才得到两位小朋友的点头…放行…。
又来年,杨文定已经在金陵连任两期,终于可以调回京城了,所以薛宝钗也跟着夫君回京。
这一次,却是林黛玉作东,请来三春及凤阳郡主作陪,替多年不见的薛宝钗接风,几个姐妹相聚,除去一开始的生疏,不多久也就恢复以往的情谊。
贾探春与贾惜春二人婚后生活虽有些小起伏,但大致上都算颇为平顺,众人见面时,贾惜春还微挺着肚子,让林黛玉连喊数声罪过,因为她并不知道贾惜春有孕的事。
只见贾惜春一脸淡定地道:“又不是什么大事,而且我好不容易有机会出门,要是林姐姐还不让我来,我才要恼了呢。”
“哎!可是这么一来,妳倒成了我们几人当中,唯一一个带着儿女出门的了。”贾迎春笑道。
因为是姐妹们聚会,所以大伙儿并没把家里的儿女带出门,要不然,贾迎春的二儿一女,薛宝钗的一儿一女,还有贾探春刚周岁不久的儿子,凤阳郡主的三个儿子,再加上林黛玉也是一儿一女,算一算人数,开个幼儿园都足够了。
“所以咱们今天都要小心一些,四妹妹可是最要紧的时候,可惜妳们没机会见到我嫂子的女儿,如今我倒是觉得我们几个全被个小丫头给比下去了,虽说才五岁,可那娇俏的模样,连亲家母都说比起嫂子当年更胜几分。”薛宝钗所说的正是嫁给了薛蟠的甄英莲,昔日的香菱。
香菱嫁给薛蟠多年,只得一女,但是薛蟠却极疼爱独女,连薛姨娘几次说要为儿子纳妾生子,薛蟠都不肯,还直言以后替女儿招婿就成了,险险没把薛姨妈气个倒仰,不过被薛宝钗劝过几句后,也干脆甩手不管了。
杨文定原就是京城人士,初任邢部主事,倒没有多大的阻碍,而薛宝钗也因为与林黛玉贾迎春等人的情份尤在,所以对于内宅夫人们的交际活动很快就融入其中。
数年之间,先是几位长辈的相继辞世,后来又历经皇上驾崩、新皇登基等国家大事,众人的官职也随着新皇的重视与否有过一次大变动,像是司徒端调任大理寺少卿,萧云调任领军卫右将军,贾琏非常开心地踢走才坐那个位置不久的户部右侍郎,自己顶上了,至于更前一任,却是在两年前,林如海病逝后,升官补了林如海的位置。
另外,林珩也从翰林院侍读调往礼部任仪制清吏司郎中一职,连有点点关系的杨文定都被调到户部江西清吏司任郎中一职。
贾迎春和萧云的小女儿萧琼出嫁那一天,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目送女儿的花轿离开,等到送亲队伍远去之后,两个儿媳妇匆匆从内院出来,大儿媳要忙着收拾善后,小儿媳还得劝自家婆婆进屋里休息,不过谁也不敢多说别的,就怕不小心让婆婆又伤心落泪,直到萧家几个男人回来,两个人才暗松一口气,心想这婆婆对她们的好是没话说的,不过就是公公太疼婆婆了,有时候连她们夫君都受不了呢,更何况她们做儿媳妇的?
萧芳是贾迎春三十岁那年生下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