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战争传说加点推荐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作者: 周大新

申明:本书由霸气 书库 (。。)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告白

我着手研究明朝中期的〃北京保卫战〃时,导师施铭先生给予了支持。施先生说,明朝那场战争是北京作为首都之后发生的大战之一,一个国家如何保卫自己的首都的确值得研究。导师还说,研究战争理论就是要先研究透一场战争,只要把一场战争琢磨透了,很多理论问题也会随之明白,你在我这儿就算毕业了。

有了他的支持,我于是大胆地向1449年走去。

但要研究透一场五六百年前的战争谈何容易,我去了很多地方,查阅了许多史书方志,拜见了不少人,可收集到的有用资料仍很有限。不过令我高兴的是,我在民间听到了不少有关这场战争的口头传说。这些传说内容离奇而有趣,其中有些传说不但篇幅长而且人物、细节兼备,述说的口气也十分逼真,我怀疑它已经过多代识字人和艺人的加工。如果有读者对这些传说感兴趣,可以去读下边我的一些记录更出我意料的是,我在这次搜求文献资料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本纸张发黄变脆的线装故事抄本,内中记述的是一个瓦刺女子亲身经历这场战争的情景,其中的故事是用第一人称来讲的,甚是曲折生动。我得到这个抄本的地点是在长城外的靳家镇文化站,那儿离北京保卫战的前哨战战场──河北怀来的土木堡不远,向我提供这个抄本的是这个文化站的站长……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他告诉我,这故事抄本是一位由河南孟津迁居此镇的老人献出来的,那老人声称他祖上有人在怀来当过知县,那抄本是他家先人所留的明朝中期的东西。可据我拿到后对抄本的纸张质地、装订方法、字句使用、表述方式的考证,它应属于二十世纪初年的东西。此抄本究竟是何人出于何种目的所为,难以说清。我把它也作为一种传说抄记在后──传说之五,供有兴趣者一读。为了方便今人阅读,我在抄记时按当代阅读习惯做了文字上的加工修正,去掉了一些和这场战争关系不大的内容,使用的基本上是当代词语。

这些口头和笔记传说在正史上一无记载,当然没有任何学术上的用处,我记下的目的,只为博读者诸君一笑而已。

对向我提供这些传说的人,我深表谢意。

第一章

明朝正统十三年正月初一早上,天下了一阵小雪。这不多的一点雪,给节日中的北京城平添了一股喜气,兆示着来年又是一个好年景。吃完早上的那顿饺子,孩子们就开始在铺了一层薄雪的街巷里奔跑嘻闹,这里那里不时有鞭炮炸响,穿红着绿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也不断地把笑声往街上抛撒。城里到处都漾溢着一股喜气。这天早上的北京西直门城楼,因刚下的白雪和前一天奉命挂起的彩旗与灯笼,也容颜顿改,在雄伟中显出了点妩媚。在城楼上担任守卫任务的一帮军士们,料定今天不会有什么大事,一个个神情轻松,站在堞墙后往西直门内的大街上看着热闹,不时地朝街上指指点点。大约当淡白的太阳升到两杆高,年节的喜庆气氛越来越浓时,突然有一声巨响震动了人们的耳朵,那响声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把许多人家的水缸都震裂了。那一刻,西直门城楼附近的人都被惊呆在了那儿,大家一齐惊诧着,全用目光在寻找响声的出处。城楼上的军士们以为有了敌情,都急忙扑向外侧的堞墙去看,城外什么都没有,一切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大家正诧异这响声的出处,却忽听一个小校在城楼北边几百步的地方叫道:天哪,快来看,这儿的城墙垮了!众人闻声奔过去,跑到时又一齐惊得住了步子,原来,这里好端端的城墙竟一下子垮塌了有十几丈。看见的人都有些变颜失色,不知这是什么变故。当值的一个将军忙令手下飞马去向上边报告。

最先来的大官是兵部的于谦,他纵马赶到一看也大吃一惊,说大约是地动所致,急令军士们清理垮塌下来的城砖,预备将垮掉的这段城墙再垒上。军士们去拣拾那些垮塌下来的城砖时意外地发现,那每块砖上都粘有一张不大的粉色纸片,纸片上画有一种莫明其妙的图案:一支箭镞对着一把大刀,在箭镞和刀尖之间横着一支簪。军士们把粘有这纸片的砖头拿给于谦看,于谦初时以为是城墙垮塌前孩子们玩闹时贴上的,后亲手去拣起其它的砖头看,方知凡垮塌下来的城砖,每一块上都粘有这纸片,他这才也惊怵不已。这时传来了消息,说皇上要亲自来看垮塌的城墙。不大时辰,英宗皇帝的御辇就在御林军士们的护卫下出现在了西直门内的大街上。英宗皇帝趋前一看那垮掉的城墙和粘了纸片的城砖,立马就跪下了。他这一跪,来看热闹的军民人等也就一齐跪下了。皇帝起身时命令,立即抬三牛三猪三羊三鸡三鸭来祭典土地爷爷。大臣们急忙依令而行。

于谦那天拿了一块垮塌下来的城砖回去琢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有不满朝政的人使妖术以乱人心。

一月后,垮塌的那段城墙得以修复。这件事也就渐渐被人们忘到了脑后。

第二年十月,瓦刺人也先率兵进攻京城,北京保卫战开始。也先的一支队伍猛攻西直门城楼,而且就在这个垮塌的地方得手,有几十个瓦刺军士由此处登上了城墙与明军的守兵展开肉搏。形势十分危急,如果这个突破口继续变大,城就有被攻破的可能,幸而担任总指挥的于谦及时率援军由德胜门赶到,才又将也先的兵赶下了城墙,使这个突破口得以弥补。

战后,于谦来此处长跪不起……

第二章

明英宗被瓦刺人俘去之后,景帝即位。就在这景帝做皇帝的景泰年间,有一个冬天的早晨,大同城南善化寺的晨钟刚刚响过,一个用头巾把脸部捂得只剩一双眼睛的女子走进山门,对正在洒扫寺院的小和尚说,她有事要找寺里的主持。那小和尚迟迟疑疑地去三圣殿找到缘和大师通报,正做早课的缘和大师闻报后来到前院,问那女子有何事这么早就来到寺里。那女子低声说出一串话后,缘和大师一阵惊怔。随即便急急将她引进了三圣殿。

据说此后几天里,那女子除了吃斋饭和就寝之外,一直面对缘和大师流泪讲着什么,那个引她进三圣殿的小和尚则在一旁用笔在抄经文的纸上记着什么。那些天,缘和大师对弟子们交待,不准对外界任何人说到这名女子的到来。这之后,那女子又突然消失了。寺里的其他和尚对这件事很好奇,都想知道那女子说了些什么,但不敢去问主持,就去问那个小和尚,小和尚说,他对天发过誓决不泄露半句。众和尚并不罢休,仍执意笑着追问,小和尚无奈,只得开口道:那女子说的全是关于北京之战的──话及此处,他的嗓子突然失音,从此后,不论吃什么药,他的失音病一直没有好过。

直到老,他都是一个哑吧和尚。

第三章

说是〃北京保卫战〃爆发之前,那时还是英宗皇帝当朝,有一个中秋的晚上,皇帝在他的寝宫里拥被读书,这时太监们按照规矩,把当晚侍寝的妃子蓉儿抬了来。因为蓉儿受着皇上的宠爱,她不象别到妃子那样,被只裹一条单子赤身径送到床上。蓉儿认为那样太直接,有时反而引不起皇上的兴致。她曾在皇上最高兴的时候向皇上提出请求,让她侍寝时允许她穿上自己喜欢的衣裳,而且太监们只送到寝宫门口,由她自己向床边走来。皇帝破例地允许了她。那蓉儿聪明得很,她是想借她穿衣的本领和由门口向床边走的这点时间,想办法把皇上的欲望挑起来。蓉儿原本就明眸皓齿,双颊红里透白,体形高挑匀称,浑身散发着馨香,加上当晚她上身选穿的是一件卡腰略瘦的水红短衫,两个奶子把短衫一顶,肚脐以下的雪白肌肤就若隐若现起来;她下身选穿的是一条细腿葱绿软缎裤,把臀的丰满和腿的颀长都显了出来。她迈过门坎时,英宗已向她扭过头来,她就满腮含笑地袅娜着向龙床走来,身上顿时便带了千种风情万种魅力。那英宗只看了她一刹,就倏然精神一振来了欲望,只见他哗地一声把手中的书扔到了地上,在抬送蓉儿的太监们尚未关上寝殿大门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叫:快呀,我的小蓉儿小亲亲──可那蓉儿不急,照旧用原来的步速向床边走。这时,寝殿的大门已经被从外边关上,蓉儿也已走到床边,英宗急切地伸手想去拉她上床,就在蓉儿弯腰上床的那一刻,英宗忽然发现她的腰后掖着一盘麻绳。英宗大惊,断定蓉儿有害他之心,立时大叫了一声:来人呐──

门外的太监和卫士们闻唤,一齐推门进来。英宗指着蓉儿说:她腰后藏着麻绳,必有害朕之心,还不快把她拿下!众人和那蓉儿闻言都大惊失色,太监们急忙抓住蓉儿去看她的腰后,哪有什么麻绳啊,那蓉儿的腰上连缎带也没束。众人诧异道:皇上,她身上没有麻绳呀!英宗定睛细看,可不,根本没有麻绳。他一时惊诧地呆在那儿,明明看见了麻绳,怎么转眼间就又没了?他扭脸对蓉儿:你给我说实话,你刚才来时腰里是不是掖着麻绳?那蓉儿流着眼泪摇头道:我掖麻绳干啥?你对我这样好,我难道还会害你不成?太监们那刻已在殿里搜了一遍,,没见一截麻绳的影子。众人便都说皇上一定是眼看花了。

英宗挥手让把哭着的蓉儿送走,这天晚上英宗再没有睡着,他百思不得其解。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