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申大哥拿块石头拿把刻刀的雕琢东西,他能一看看半天,也不闹人。林申有时给他个九连环鲁班锁之类的玩具,元宝玩儿几天就能解开,林申听妻子母亲说过元宝的伶俐,闲来考考他,字认识一些,还没学过握笔,算术很好,林申拿个简单账本,刚说出出入数目,接着元宝就能给出余额。
林申摸摸元宝的大头,想这孩子是有些灵性。
林申见着林百亩,说到元宝,林申道,“元宝这孩子,不念书可惜了。”
林百亩很自豪,“都学会了。百家姓,千字文,都背的溜溜熟,拨算盘算账也没问题,现在会拨九遍九了。”
儿子继承家业肯定没问题,而且综合生儿子前他做的那大吉大利的元宝梦,他儿子以后还能把家业发扬光大哪!
俩人说话有若鸡同鸭讲,林申道,“应该找个正经先生读读书。”
林百亩将手一挥,“不用。读书得多少钱啊,县里一个月就得两三块大洋,现在又不考秀才了。”
林申想着依百亩族兄的抠门,是舍不得花钱给元宝读书的。林申想到元宝既白净又伶俐的模样,实在不想族弟明珠美玉的资质给耽搁了,索性同林百亩说,“我给林行请了个先生,现在先教一些文学底子。我看元宝是个读书材料,让元宝过来一起读吧。”
林百亩心下盘算一遍,有些为难,“这先生得挺贵的吧。”
“不用百亩哥你出钱,我已经同先生谈好学费。我看凭元宝的资质,以后必有大出息。”
既然不用他出钱,林百亩自然乐意。林百亩特别感谢林申,再三说,“就凭申哥儿你这么说,他要以后没出息,都对不住你的赏识。”
林百亩回家跟儿子一说,没想到儿子不愿意。林百亩说,“你不成天去找林行玩儿么,这以后一起读书,就能天天在一起玩儿了。”
元宝说,“我是去跟申大哥玩儿的,谁跟林行玩儿啊,他那么小。”
王氏,“人家就比你小两岁。”
“两岁也很小啊。”
元宝还有些嫌林行小,他见天去,找林行那就是个名头儿,相对于比他小的林行,元宝更喜欢高大英俊的申大哥。
“就是你申大哥叫你去读书的,明儿一早就去。”
林百亩说儿子,“别犯傻,世上哪儿有这不花钱就能跟先生读书的事儿。咱一分钱学费不出,你去一个月就相当于赚两块大洋,一年就是二十四块!赶紧麻溜儿的给我去!”
元宝天生会讲条件,“那得给我烙白面饼,我才去。”
林百亩骂儿子,“怎么不馋死你!天天就知道吃好的喝好的!”
元宝歪着脑袋斜看天,“反正没白面饼我就不去!”
林百亩给他气死,王氏啥都应承儿子,“成,成,给你烙,给你烙。”
儿子吃不了,她还能吃两口。
林申想着,不如在家族里挑了几个年龄相当的孩子,一起放过来读书。年龄小的,愿意让孩子过来。要是孩子年纪大些,许多族人还不愿意让孩子来,七八岁就能跟地里干些零活了,再不济也能打猪草摘野菜,念书不耽误时间么。
待林申出国后,零零散散的,最后也就剩下元宝林行两个学生。
元宝没走,他不喜欢读书也没离开,主要是,族长家午饭特别好吃。不像他家,明明粮食满仓,他爹成天连口白面都舍不得给他吃。
因为他爹跟族长大伯关系好,主要元宝虽觉读书枯燥。但他背书快,他入学时功课进度是不如林行的,不过,有先生指点着,元宝一两个月就追上林行的进度。
再加上这小子长的漂亮,以前也经常跟爹娘来,时间长了,午饭就是在族长家吃。有时他连睡觉都跟林行一起,晚上也不回家了。林申妻子是个贤惠又善良的女子,时常做衣裳都做两身,有元宝的一身。
穿上大嫂子做的小袍子,元宝还借大嫂子屋里的西洋镜照了照,心里觉着,这可比她娘给缝的衣裳好看多了。
不过,最好看的还是林申哥的西装。
元宝对镜向往了一会儿,想自己以后一定得去城里,买最好看的衣裳穿。
栗子哥嘴里叼根甜麻杆,问元宝,“这读书都读啥啊?”
元宝说,“就是能多认点字,其他的没意思。”
先生在教《论语》了,元宝觉着孔圣人说的那些话简直枯燥又无用,这小子天生对圣人教导无感。说的都是些,真是只有圣人才做到的事。
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习就时习呗,还得不亦说乎,哪儿来得这么多说啊!
什么“巧言令色,鲜矣仁”,这话说的,谁不喜欢巧言令色啊?仁不仁的,管他呢。
反正元宝觉着,圣人说的话很没劲。
他更喜欢读《诗经》,觉着朗朗上口。
栗子哥说,“眼瞅就要秋收了,元宝,你再教我打打算盘呗。”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