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什么?
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趋炎附势、趋利避害!
见风使舵、随风摇摆!
吃里扒外、卖主求荣!
如此看来,袁绍麾下的谋士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直接背叛了袁绍,像荀彧、郭嘉、许攸、张合、高览之流。
一类是被袁绍冷落了,像田丰、沮授之辈。
一类就是辛毗这种落井下石、唯利是图的卑鄙小人!
看到人家扬名立万、飞黄腾达了,便去投靠人家。
看到人家气数已尽、大势已去了,便要背叛人家。
不但直接背主投敌,还恨不得上去狠狠地踩旧主一脚。
这种人完全就是势利小人!
现在我是比别人威风一些,可当年袁绍不也有过辉煌的时候嘛?
那如果有一天我不行了,你是否再背叛我去投奔别人呢?
自从经历了官渡一战,自己便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以成败去论英雄。
因为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常胜将军,所以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不是“百战百胜”。
两军交战,不可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根本就不是一个主将所能决定的。
一个主将能左右的事,只能是做好自己,等待时机到来,期盼敌人出现破绽或者失误。
然而做好自己这件事,尚且勉强可以做到。
等待时机到来和敌人出现漏洞,却根本不是自己能控制得了的。
如果没有时机,敌人也根本没有漏洞,那便无法取得胜利。
所以《孙子兵法》上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回想当年的官渡之战,有多少军事专家都看好袁绍,就连自己也觉得自己根本打不过袁绍,可后来却稀里糊涂地赢了。
这场仗完全是侥幸取得的胜利,根本就不是自己个人能力的真实体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许攸不背叛袁绍呢?
如果许攸是假投降引自己上钩呢?
如果在乌巢烧完粮草,回营的路上袁绍设下一支伏兵呢?
如果张合、高览不临阵倒戈呢?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