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汉那吉心满意足。但他没高兴多久,一顶铺天盖地的绿帽子就把他给扣住了。给他戴绿帽子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爷爷——老俺答。这三娘子是蒙古部落袄尔都司(即今鄂尔多斯)的公主,是俺答的长女所生,按说是俺答的亲外孙女。爷爷看上了外孙女,这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但按当时部落的风俗,这没什么,而且是两相情愿。完全符合李银河老师的私情合法“三原则”。
俺答公然娶了三娘子。
当然,这事情未免太离奇,于是也有第二个说法。即,把汉那吉长大后自聘了兔扯金的女儿。俺答却把他所聘的女孩,许嫁给了鄂尔多斯,这才惹恼了把汉那吉。但我个人认为,还是俺答看中了自己的外孙女比较像真实的历史。
被爷爷给抢了老婆,这是奇耻大辱啊,把汉那吉没去反思自己有什么问题,把满腔怒火撒向了爷爷。一赌气,带了大老婆比吉和自己奶**丈夫(奶爸),一行8个人,跑到长城边,在大同镇的败胡堡叩关,要投降大明。
把汉那吉声称要去大同镇,指名要见大同巡抚方逢时。
在古代,这叫“降人”。降人到了,大明这边却有一阵慌乱。因为就这么几个势单力孤的降人,后面肯定会有大兵来追还,这不是要惹起战祸?收留还是不收留,众说不一。
巡抚方逢时不敢擅作主张,立刻转报宣大总督王崇古。
王崇古十分机敏,凭直觉感到转机来了。他认为当然可以收留,命方逢时“盛陈兵卫”迎接把汉进关。就这样,500名盔甲闪亮的汉家骑兵,把这倒霉小伙给迎进了巡抚衙门,当起了贵宾。官府对他们“优给衣食”(估计绸子衣服早就穿坏了),但不许乱走动,等于软禁了起来。
当时有部将谏阻王崇古:“一个孤竖,何足重轻,不如勿纳为是。”王崇古说:“这是奇货可居,为什么不收留呢?”
又有部将建议,不如斩首了算了,也挫一挫俺答的气焰。王崇古坚决反对,说,“一个胡人的小兔崽子,斩之何益?北虏内讧,老天送给了我这个把汉(怎么不多出几个三娘子?),正好以此肃清胡尘,说不定这就是停战的机会!”
张居正没有看错人,王崇古的确是眼光犀利。他和方逢时联名草拟了一道上疏,谈了自己的意见。
王崇古考虑的十分周详。他说,这是老天惩罚他们,让他们骨肉叛离,千里来降。咱们应该给这小子豪宅住着,美食吃着,但严禁出入,以防有诈。如果俺答到边境上来要人,咱们就要求开互市,让他们把“板升”逆贼给送回来,还回掠去的人口,然后咱们再把这个小子礼送回去。这是上策。
如果俺答拥兵来犯,不可理喻,咱们就明告诉他要杀把汉,俺答一定怕,不敢太猖獗,这时候咱们再提出条件。这是中策。
还有一策也不错。就是如果俺答不管把汉了,咱们就把他安置在边境外,令他召降部众,犹如汉朝的属国乌桓国。等到俺答老死了,咱们就给把汉一个名号,俺答的儿子辛爱一定不忿,要兴兵来争,那就让他俩打去吧。如果双方僵持,我们就平安无事。如果双方厮杀,我们就声称要派兵去援助。他们根本没工夫来侵犯我们,我们也就可以休生养息了。
要是按照旧例,把降人安置在海滨,俺答就会日日南侵不止。如果分配给诸将,让他随营立功,他一个少爷,受不了约束,日久必然生怨,早晚是要跑回去,说不定会惹出祸事来,得不偿失。这是下策。
——王崇古出身于山西巨商家庭,的确是精于算计。他和方逢时都是嘉靖二十年进士,两人从政后都一直负责军事,一脑袋都是在想怎么不战而屈人之兵。
与此同时,与俺答接洽的事情也开始部署。方逢时准备派百户鲍崇德去和俺答谈。
张居正在事发不久就听到风声,连忙写信去询问。他问:“昨天有人自云中来,言虏酋有孙,率十余骑来降,不知的否。……若果有此,于边事大有关系,公宜审处之。”
接着,王崇古的上疏就到了,高拱和张居正看后,不约而同拍案叫绝!他们都看出了解决问题的契机。高拱在回信时,说这是“盖数百年所无者”。张居正回信说:“顾此事关系至重,制虏之机,实在于此。”
王崇古在奏疏上提到的“板升”,是指一伙汉奸。这伙人以赵全、李自馨(原明朝的生员)为首,投了鞑靼以后,在边境以外诱聚明朝的逃民、降人、乱兵、秘密教众等,渐渐聚起了几万人。又在丰州筑了城堡,开水田,过起日子来了。“板升”是蒙古语“房子”的意思,当时就特指这些住房子而不住蒙古包的汉人。
“板升”的成分很复杂,叛逃的原因也不一,有的甚至颇令人同情。但是他们投降敌人后,出于对明朝的忿恨,常常鼓动和诱使鞑靼杀掠明朝边镇,他们自己也参与其中,这就无可原谅了。
赵全是个极聪明的人,对明虏双方形势力洞若观火。俺答视其为心腹,每次出征,都要先到赵全家里喝酒议事,商量完了再依赵全的谋划行动,无不中者。有了“板升”们的介入,俺答的战略更加高明,明朝边境的形势也就更加严峻。甚至赵全还在谋划称王,准备尊俺答为帝,要学千古逆贼石敬塘了。如其所谋,大明的半壁江山就要危矣!
因此这次解决“三娘子危机”,大明的上下,都把解决板升的问题一并考虑在内。
明朝处理边境危机不当,以往是有惨痛教训的。
早在嘉靖三十六年,俺答的儿子辛爱有个小老婆桃松寨,不知何事与辛爱闹翻,率部前来降明。辛爱大怒,兴兵来讨。其时的兵部和宣大总督惊慌失措,毫无章法。竟然诱骗桃松寨及其部将出塞往西跑,然后密告辛爱将其追上捕杀。此事丢透了大明的国格,不仅令降人寒心,鞑靼方面也瞧明朝不起,气焰更为嚣张。
张居正经过思考,立刻给王崇古写信,详授机宜。
他说:往年桃松寨的事情,中央处置失当,人皆嘲笑,至今齿冷。今日之事,又非昔比,所以决不能草率。刚才我接到情报,说俺答来到边境来要人了。我方就怕他不来要,白白扣了人质,反而结下怨仇。“今来索要,我之利也”。
张居正随后把策略详细道来,他说:王公您首先要坚壁清野,守险以待之。然后好言对俺答说,不是我们诱使你孙子来降,是他羡慕我们先进文化、厌弃了你们的落后文化才来的。按“中国之法”(原文如此),凡是拿下虏酋及其子孙的首级者,赏万金,封侯爵。但我不能这么做,因为那吉是慕我教化而来,我不忍心杀掉,而且给他的待遇相当不低。您要是想要人,就端正态度来谈判,如果您斩了叛徒赵全等人之首,与天盟誓,数年内一骑不得入我边关,则我可以礼送您孙子返回。您现在提大兵来要人,难道我怕你吗?如今的宣大人马,又不同于往年了。你要来就来,我伺候着!
张居正又指示,一定要将把汉那吉看好,不能让他与外面通声气,以免他私自跑回去。对于陆续来降的人,如果是“真虏”的话,就分配给将士:“华人”(原文如此)则让他们各回老家,不宜让他们聚在一起,以免生事……
此后,高拱与张居正的应对策略,可说是有板有眼。俺答这个盖世英雄,完全被他俩的策略牵着鼻子走了。
把汉那吉究竟是不是“奇货可居”?这是处理事件的关键,高拱立刻做了调查。得到情报反馈说,俺答原来是个极怕老婆的人(不过又何以能娶了三娘子?),他老婆就是把汉那吉的奶奶。不仅俺答爱这个孙子,奶奶更是爱。老太太得知那吉是因为老爷子的缘故降了明,气晕了,拿起柴火棒子敲俺答的头说:“即中国要汝头,吾当与之,吾只要吾孙也。”(高拱《伏戎即事》)
这个是没有问题了。高、张二人立即决定,建议授予把汉那吉“中国名号”(原文如此),并鼓励他吸纳过去的部众。因为凡是授予了中国名号的虏酋,威望都能凌驾于所有的大漠部落。这就构成了对俺答的巨大压力,迫使俺答同意我方开出的赎人条件。只要谈判达成协议,“吾中国乃得以日修战备,而享数十年之安”。
第三步,就是要坚守堡垒,“勿与轻战”。即使俺答示之以弱,也不要攻击。而是不断骚扰他的后方,让他来了也掠夺不到什么东西,只能徘徊在野外。
第四步,派人在阵前喊话,说:“那吉来降,我们厚待如此,你不感恩,还敢威胁?你要是有你孙子的远见,羡慕意义来降,待遇又岂止你孙子这样?你拥兵而来,不惭愧吗?”瓦解他的心理防线,促使他答应谈判。
第五步,对俺答的气焰,也要适度给予回?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