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维禹之绩拼音 > 第18部分(第2页)

第18部分(第2页)

刘恒非常生气地大声质问道,“这个人惊吓了朕的御马,若不是侍卫们奋力保护,朕也许就掉到渭水河里了,可是你怎么只判他罚金?”

张释之从容回答道,“律法就是这样规定的,如果再加重处罚,那就是有法不依了,执法者们若是任意的处罚犯人,老百姓们就会不再相信法律了。”

尽管刘恒的理智告诉他自己,张释之做的是对的,不过当时他的余怒尚存,所以他仍然不肯放过那个惊驾之人,苦于一时无法反驳张释之,刘恒只好怒气冲冲地瞪大了眼睛看着他眼前的这位倔强的廷尉。

“皇上,您当时在盛怒之下尚且没有把这个人斩首,而是把他交给了我们廷尉府,说明您是很尊重法律的。臣做为一个执行律法的廷尉,难道就不应该依法办事了吗?”张释之的话里大有反守为攻的味道。

刘恒慢慢地冷静了下来,“爱卿的判决是对的。”

张释之不止一次的拗违刘恒,可每当事过之后刘恒不仅不生他的气,反而对他则是更加地敬重了。

张释之在廷尉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为人正直清廉,审狱公正宽平,不仅深得刘恒的信任,也广受朝野臣民的爱戴。

刘恒去世之后,景帝刘启即位,张释之知道刘启会因为那次的扣车事件报复于他,故而准备辞官。

正在这时,有一信奉黄老的道家老者来到了张释之的府衙门前,这位老者姓王,人们尊称他为王生。王生老人见到张释之后,当着众人对他说道,“你给我把鞋和袜子脱下来。”

张释之没有犹豫,蹲下身子给他脱掉了鞋和袜子。

过了一会儿,王生老人又对张释之说道,“你再给我把袜子和鞋穿上。”

张释之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又异常平静地当着众人给他穿好了袜子和鞋。王生老人看了看张释之,然后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所有看到这景象的人都很生气,很多人当场就指责他王生这是在戏弄朝廷命官,直到王生站起来走了,指责之声仍然不绝于耳。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都在纷纷指责这位“为老不尊,老不知耻”的王生老人。

王生的一位老友为此专门找到他家,当面质问他为何如此羞辱张释之,只听王生老人慢慢地说道,“张廷尉为我们老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他是深受我们老百姓爱戴的清正廉明的好官啊。可是你知道吗?他现在有了难处了。我一生贫贱,也没有什么别的能力来帮助他,只好用这种羞辱他的办法来进一步地提高他的声望,现在,当京城里的人都在骂我‘为老不尊,老不知耻’的时候,他的尊老敬老的美名也就同时传遍了天下。如此以来,全天下的人都在关注张廷尉,我想,他的处境也许就会好的多了。”

老友明白了王生的良苦用心,微笑道:“原来如此啊,这种主意也就只有您老兄能想的出啊,只是这样一来,老兄您自己的名节可就有所损失了。”

王生老人笑道,“只要能成全张廷尉的美名,我区区一个贫贱老汉的名节那又有何足惜啊?”

王生老人不愧是一位智者,他创造的这个轰动效应极为有效。当景帝刘启了解到张释之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如此之高时,也就打消了报复他的念头,张释之的性命也就得以保全了。

张释之辞官后在家颐养天年,终得善终。 。。

第十四回  奏事者非狂夫  择言者真明主

刘恒时期西汉王朝出了不少杰出的政治人才,几乎与贾谊同时,又有一位名叫晁错的大政论家也被刘恒发现并被委以了重任。

晁错与贾谊同岁,生于公元前二百年,颍川(今河南省禹县)人。晁错二十余岁时被灌婴举荐进身朝廷,最初在奉常府任一个小小的掌故(相当于文史研究员),后来有一件事让晁错引起了刘恒的注意。

刘恒即位以后,非常注重朝廷的文化建设。对于诸子百家的学说他放弃己见,一概持尊重的态度,因而各家各派的学说均能得以在朝中立足。刘恒喜爱读书,深感皇家书库的规模过小,他曾为此专门下过一道诏书,要求各地搜集经书古籍,凡是天下孤本藏书者又不愿意捐献的可以协购,协购不成的务必设法誊抄,但誊抄之时切须对藏书者有所报偿。

众所周知,秦始皇那次所谓的“焚书坑儒”,儒家损失惨重,其有关书籍无论是皇家书库的还是民间保存的,几乎都交付给了火神祝融氏。等到儒家学子们感到天下太平可以出来做事之时,时光已经匆匆过去了四五十年,此时此刻的他们已是腹中空空,学问平平之辈了。这是由于经书被毁,他们的学问大多都是来自于口传心授,来自于上辈子的那些残缺不全的记忆。

于是,搜集整理他们的经书便成了儒家学子们当时最重要的工作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这一工作得到了刘恒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因而他们的搜集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

这天,刘恒又信步走进了他的皇家书库,正巧奉常刘饶也在此处,刘恒便微笑着问刘饶,“经书古籍搜集整理进行得可顺利?”

“回皇上,经书古籍的搜集、修复和整理现大多已完成了。只是儒家经典尚缺几书,比如《尚书》等,臣最近听说齐国有一老者叫伏胜的正在给他的弟子们讲解《尚书》,臣已派掌故晁错前去求教了,臣令他学成归来时务必要誊抄一部《尚书》回来。”刘饶回答道。

“派人前去学习求教?我朝的博士之中难道无人懂得《尚书》?”刘恒问道。

刘饶回答道,“回皇上,确实无人懂得。臣曾问过叔孙通的儿子叔孙庆是否懂得《尚书》,叔孙庆说如果他父亲在世也许还能说出个一二,因为他父亲年轻时曾经有过一部《尚书》,可惜当时也被收缴上去烧掉了。叔孙庆说,现在的学子们别说是懂《尚书》了,很有可能连见都无人见过。”

“这位伏胜学识如何?如果才学过人,朕便聘他为朝中博士,这样他就可以帮你整理《尚书》了。”刘恒说道。

刘饶立即说道,“皇上,听说伏胜的岁数已经很大了,可能已年过九旬了,齐国路途遥远,恐怕他承受不起路途的颠簸啊。”

“爱卿言之有理,年岁如此之高,不可轻动。”刘恒说道。

《尚书》何许书也?对儒家学子们何以如此之重要?

《尚书》是一部历史文献书,它主要记录了上古时期尧、舜、禹、汤等君王的一些文告和他们与属下的谈话纪要。该书在史学上很有价值,是学习研究上古历史和文化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的文史资料。

由于孔子特别喜爱《尚书》的缘故,儒家弟子们自然就把《尚书》奉为了他们的经书,并称之为《书经》。如此以来,秦始?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