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人间词话主要内容 > 第7部分(第2页)

第7部分(第2页)

【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不可强也如是。】

刚好前面老王曾说起他的词有〃与晋代兴〃之意,那就拿来一并观之。

先看看章楶的《水龙吟》。

章楶(jié,音杰)(1027…1102),字质夫,建州浦城人。进士出身,曾任环庆经略史,大败西夏军,有战功。《宋史》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水龙吟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章楶文武双全,他不仅胆识谋略过人,写词亦是文采斐然。

首句〃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点题。〃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绘出杨花于青青春林中轻盈飞舞之景。〃全无才思〃引自韩愈《晚春》,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黎昌先生写杨花榆荚一无才华二无心思,不与群芳争艳,明贬暗褒,实则称许杨花不工心计,质朴洒脱。〃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写活了杨花。这句承接上句之意,亦为后文打下伏笔。杨花既无心思,即任随游丝飘落深院,院内虽是大好春光,却只见房门深闭,隐现闺中之怨。〃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帘上杨花轻轻触落,一次次快要落地,却又被风扬起。这句把杨花那种轻盈飘洒之态写得极为生动传神。此句历来被人称颂为写杨花的名句,深得杨花神韵。南宋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说此句〃曲尽杨花妙处〃,诚非过誉。

下阙一转,〃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觉是觉醒,醒来之意。)美人醒来,却怪春衣上沾落的杨花似雪。〃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欲碎〃,闺中绣床上渐渐被杨花所覆,只见片片杨花结成香球随风翻滚,却又倏忽破碎。此句以景写心声,杨花迷离易碎,闺中少妇的心情又何尝不是这般迷离惝恍呢?此句深意在〃才圆却碎〃,暗喻人难长久月难常圆,情碎心亦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抬眼望去,只见杨花飘落空中水面,蜂儿仰粘,鱼儿轻吞。杨花都能为蜂鱼所爱,而闺中人却只能形只影单,寂寞凝眸。〃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章台走马,典自《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章台,又有〃章台柳〃之谓,暗含离别之意。美人遥望,不见章台路上春风得意、策马游走的郎君,只余双眸似水,清泪盈盈。以〃金鞍游荡〃之洋洋自喜比照〃有盈盈泪〃的黯然神伤,写来犹为动人。

章楶此词,言辞精美绝伦,杨花之态写得轻灵生动,极为传神,不愧为咏杨花名作。但总体上看,上阙和下阙虽隐含连接,但是上下阙主旨不一,过片稍显突兀,读来有些许不自然,是个小小的硬伤。

再看看苏轼的次韵之作。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所谓次韵,是和韵中最难的一种。韵脚全部相同,而且韵脚的顺序也要完全相同。东坡大家之笔,举重若轻,自然浑成,全无强拼硬凑之嫌。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起句不凡,章词首句相形之下则稍显得平淡。似花而非花,独自飘零却无人怜取,杨花的落寞孤单跃然纸上。〃无人惜〃,世人不惜唯诗人自惜之,颇有自慨身世飘零、命途多舛之意。苏轼当时正被贬谪黄州,想来当是有感而发。〃惜〃字是全词词眼,全词莫不紧扣这一〃惜〃字。〃似花非花〃之语让人不由得想起白乐天的《花非花》,诗云:〃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杨花蒙蒙飘落,正和诗中迷离之境隐然相合。〃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这里反用〃全无才思〃之意,写杨花虽然抛家傍路,然而飘落之际却仍随风依依萦回,思量起来却是杨花不舍离去,正有〃道是无情却有情〃之意。〃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诗人已被这小小的杨花所深深吸引,细看之,却见迷朦中一片片倏忽飘动的杨花,恍若美人春困,在思念中柔肠千转,双眸霎合,欲睡还醒。〃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语意承上句。美人如杨花,随风飘荡,一梦万里,只为追寻心上人的踪迹。然而可恼不解人意的黄莺儿,将人从这幻梦中猛然惊醒。此句话用唐代金昌绪《春怨》之意,诗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由上阙末尾〃起〃字一转,下阙意境由迷离转而变得清冽,愁思由惘然转而变得深刻,由风中之思变换成为雨后之愁。〃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诗人仿佛猝然间警醒,惊觉繁花已落尽。不恨花飞,但恨此花已零落成泥,再也不能重上枝头。〃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雨后芳踪何在?漫天杨花只化作眼前满池零碎浮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诗人眼中,春色一如杨花,三分中二分落入尘土无迹可循,一分却随流水黯然逝去。此句不言〃惜〃字而痛惜之情跃然纸上,才思巧妙,不落窠臼。末句极佳,与首句相映生辉。〃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细细看来,那哪里是杨花,分明是离人之泪。点点滴滴,零零碎碎,那种蓦然而来的感伤似这满池杨花,落满了心间。末句将下阙轻轻一收,干净利落而余味无穷。〃不是杨花〃与首句〃似花非花〃遥相呼应,〃离人泪〃也隐含上阙中的离思别苦,情思婉转,收放自如。

总的来看,结构上苏词浑然一体,转承、呼应都较章词为佳,而章词词意则稍稍显得不够连贯顺畅。章词本是原作,却有点像因步韵他词而致使全篇不够紧凑浑融。其实正如老王所说,这不是原韵和韵的原因,而是二人才力上的差别所致。

最后来看看老王的《水龙吟》。

水龙吟·杨花王国维

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蒙蒙坠。日长无绪,回廊小立,迷离情思。细雨池塘,斜阳院落,重门深闭。正参参欲住,轻衫掠处,又特地,因风起。

花事阑珊到汝,更休寻满枝琼坠。算人只合,人间哀乐,者般零碎。一样飘零,宁为尘土,勿随流水。怕盈盈,一片春江,都贮得,离人泪。

这首词比起前两首,稍显平平。〃重门深闭〃与章词〃日长门闭〃意思相类;〃宁为尘土,勿随流水〃、〃都贮得,离人泪〃有借用苏词〃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点点是离人泪〃之意,而意境逊之。全词未有如章词那般精巧生动的语言,亦稍逊于苏词浑融悠长的意味。老王写词的才华,毕竟不如在史学方面了,正像他自己所说〃余之所长殊不在是〃。

人间词话之二十八

【叔本华曰:〃抒情诗,少年之作也。叙事诗及戏曲,壮年之作也。〃余谓:抒情诗,国民幼稚时代之作,叙事诗,国民盛壮时代之作也。故曲则古不如今,(元曲诚多天籁,然其思想之陋劣,布置之粗笨,千篇一律令人喷饭。至本朝之《桃花扇》《长生殿》诸传奇,则进矣。)词则今不如古。盖一则以布局为主,一则须伫兴而成故也。】

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王国维受其影响极深。叔本华所说的诗歌创作是对于人而言。少年多天真热情,感情澎湃真挚;而人成熟之后多半变得冷静理性,感情内敛深沉。

王老先生说国民处于幼稚时代的诗词胜于盛壮时代,而戏曲则相反。这个观点颇新颖,但值得商榷。

中华古文明源头在前秦,发展于汉晋,盛于唐宋,至明清则已发展缓慢,几乎停步不前。唐宋是中华古文明极盛的时代,及至明清,社会比前代略有发展,但统治集团的专制残忍和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远胜前朝。中华古文明至此应是进入了垂垂暮年,逐渐日薄西山,只是〃百足之虫,死而未僵〃而已。所谓的〃康乾盛世〃顶多只能算是回光返照,即使没有列强入侵,古老的文明形态也迟早会分崩离析。宋代不是像老王所说那样是〃国民幼稚时代〃,而清代则更不是〃国民盛壮时代〃。

文学体裁的盛衰变化远比人的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要来复杂得多。总体上看来,在古文学成型之后文体从〃雅〃向〃俗〃、题材从〃窄〃到〃宽〃逐渐过渡的。先来看看各时代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唐诗气象庄严,但是缺少变化;宋词因为曲调音律的变化很多,其体裁、表现手法和形式都比唐诗要来的更加活泼;元代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