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贵妃起居注讲的什么 > 第251部分(第1页)

第251部分(第1页)

“就东厂这回事,如今只怕竟是真能成了。”她一边拾掇着徐循年轻时穿的一件水绿肚兜,一边和徐循闲磕牙,“——这件料子的确好,若是改改,也可做个手帕子,只是这是您贴身穿的,不如还是收起来为好。”

“嗯,这些内衣都收着好了——也有一多半都没穿过呢,真是浪费了。”徐循随口说起另一件事,“对了,仙仙她们留下的体己细软,如今都怎么样了?”

“还放在原处呢,屋子已封了,只怕无人去动。按从前惯例,应当是收回官库里,日后再烧炸过,给新人戴用了。”孙嬷嬷又把话题绕了回来,“听王瑾说,这几日太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都召见了柳知恩问话。太皇太后娘娘还让他说了不少下西洋的事。”

下过西洋的宦官,什么时候都是吃香的,作为一生中顶多去过一两个地方的宫廷女人,对于柳知恩这种去过各种海外胜地,见闻之广,远超一般人想象极限的人,简直是有几分崇拜。只要是柳知恩的履历里有这么一项,能力就绝不会遭到质疑,不过徐循听说,倒是有几分诧异,她抬了抬眉毛,“老娘娘竟如此看重他?”

孙嬷嬷在柳知恩的事上,态度是很审慎的,概因柳知恩南下一事,周围人对内情几乎一无所知,也从来没有敢于相问。他走,大家不知道原因,他回来了,大家也还是拿不准原因。徐循说这话,自然是有原因有根据的,但根据在哪里,却非孙嬷嬷可以随意揣测的了。

“似乎是颇为看重,已经令他进东厂做事了,毕竟,他持的是章皇帝的手书嘛。”她回答的语气也很保守。

这倒是出乎了徐循的意料,在她心里,阻碍柳知恩上位的,其实除了皇太后以外,应该还有太皇太后才对,尤其是现在,柳知恩应了太皇太后的召见,却也应了皇太后召见,立场更为模糊不清,难道太皇太后心里,就不会有什么忧虑吗?毕竟,马十虽然在太皇太后跟前,将章皇帝的来意渲染点明,为柳知恩来京入东厂的意义镀了一层金,但此事,瞒得过皇太后,却未必能瞒得过太皇太后。

在皇太后那里,柳知恩不过是一普通宦官而已,在永安宫服侍时间短浅,虽然当红得重用,但那是因为背景和能力,未必和徐循有深厚的情谊。在立后风波中,也许是表现出才能,也许是略微得罪了皇帝,遂被打发去南京当差了,去的却又不是什么差衙门,而是南京司礼监。皇帝召他回来入东厂,也算是在情理之中,毕竟如此一位功勋赫赫的能宦,就在南京司礼监养老,对人才也是一种浪费,是以从根本上来说,对柳知恩代冯恩,她不会有太大的排斥。

虽然说柳知恩和徐循有渊源,日后也许会暗中照拂,但现在两人间因栓儿一事,多少也化解了一些心结,再加上根本再没有利益冲突了,也犯不着互斗,以她素日的风格,徐循相信她也未必会为了这个由头,就阻碍柳知恩上位。她要护冯恩,现在有两条路走,第一,和太皇太后正面冲突,强行护住冯恩,第二,便是给冯恩找个身份更高的职位来养老,起码是不能扫掉他的面子。不然,功臣遭贬,嗣皇帝面子何在?具体走哪条路,都犯不着和柳知恩做对,说穿了,有章皇帝的手令护身,马十背书保证,也轮不到她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皇帝又没让柳知恩一进去就顶了冯恩,只是进去做事而已,她有什么立场不许?

倒是太皇太后,提拔柳知恩的顾虑,却是要深了一层。她之所以放过徐循,在徐循自己来看,有七八成可能,是因为让她殉葬代价太大了。毕竟无论怎么说,她都是直接推动了谣言出现,间接导致太皇太后计划失败,还有一段时间真以为自己害死了儿子。虽然告诉真相的也是她,但这种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事情,也说不上是什么恩德,老太皇太后做了这些年的人上人,怎可能还会对她有所感激、改观?无非是这几个月来,权力结构正在调整,和三杨合作之初,她也不想直接拂了首辅的面子——毕竟,刘胡琳现在还在东厂被保护着,太医院的档库,也是后宫女眷接触不到的。内阁手里,还握着太皇太后的把柄呢。

有此前情在,太皇太后容了她不死,明面上甚至还对她不错,起码没有特别冷淡。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人多年来也积累了不少小矛盾,再加上她在重压之下,还明确表示了不会依附太皇太后。两人关系,似亲实疏,太皇太后又深知柳知恩去南京的原委,若推动这么一个对徐循忠心耿耿的人上位去取代冯恩,难道太皇太后就不会担心,她徐循和皇太后再度联手,将她压制下来?毕竟,若是能联合了外廷,内阁、东厂、皇太后一起发力,要压下本来就不亲政的太皇太后,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随便制造一场风寒,就能让太皇太后正式隐退养病了。

她可是和太后合作过一次的,难道老人家心里就没有顾虑,不怕她们再合作一次?为了把冯恩搬走,老人家愿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宁可日后时时都过不安稳?

徐循心里,的确是十分不解,她当然也希望柳知恩能进东厂,不然,即使回南京司礼监去,这一个萝卜一个坑,就算是职位还在,但他一离开,只怕那面已经是没了他的位子。不过,在这件事上,她若插手,反而只可能是帮上倒忙,因此虽然也有几分牵挂,却也只能道,“太皇太后老娘娘和太后娘娘的事,也不是咱们能多管的,还是先收拾好这些物事吧,改日搬家时,正好都分门别类封存起来,也免得搬家又是一乱。”

“说是搬家,可搬到哪去也都还没定呢。”孙嬷嬷点头称是,花儿端着一匣子宝石进来,闻言倒是嘟囔了一句,“最好还是别跟着太后娘娘住,咱们自己住,宁可地方小些,也清静。”

寄人篱下,滋味当然不那么好受。起码就又得受别人的宫规管着,三不五时,也得过去说说话。徐循笑了笑,“且看吧,若是柳知恩真进了东厂,只怕太后娘娘又未必会安排我在清宁宫住。”

嗣皇帝才刚登基,两个女性长辈就又拉开了争斗的帷幕,徐循想想,都替她们累得慌——过去这一年里,出了多少事情?又有多少风波,是凝聚到最近这一个月里?虽然她也知道,不抢占住先机,日后就难免处处受制于人,不过,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精力,也着实是令她有几分钦佩。她现在除了自己眼前这一点点事,根本没有心力和兴趣去顾及他物。

宫廷依然是很热闹的,东宫要装饰,西宫要修葺,大件家具见天地搬进搬出,内阁三杨也开始为皇帝挑选老师,在文华殿开始讲学上课。旧人们的细软遗物,收的收、烧的烧,章皇帝的陵寝在修,春天到了,有春汛、春耕,皇帝要亲耕,太后、太皇太后也要亲蚕,还有上尊号仪,太皇太后现在重新掌握了宫务,静慈仙师便又出山帮着打理,一切似乎都没有变,人还是这些人——比从前还更少了,关系也还似乎和以前一样,太皇太后占据了辈分的优势,随时都可以祭出静慈仙师来恶心太后,太后除了忍,在这种事上,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应对。

章皇帝的名号,越来越少人提起,徐循曾细心计算,当章皇帝去世满三十天时,这一天她再没有从任何人口中听到过他的名号。

孝满二十七天,诸大臣和嗣皇帝一起除服,点点、壮儿也不再穿着麻布孝服,而是改穿颜色素淡的家常衣裳,头上用银饰。宫女们亦是一样处理,虽然还没有人公然穿红着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服饰上的自我约束,也只会越来越松弛。

去世满三十二天时,点点也露出了笑脸,她拉着壮儿,去御花园里逛了一圈,采了好几朵鲜花回来,放在屋子里清供。

“春天来啦!”徐循无意间听她和钱嬷嬷说,稚嫩的语气,很是满足。

是啊,春天来了,春意如洪水一拥而上,迫不及待地带走了所有冬日残余,徐循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感觉到时间的庞大,它是如此迅疾地往前奔流,夹带着无数泥沙,强硬轰击,连记忆一起,一时一刻,一旦过去,便永不复回。

章皇帝去世满三十四天时,徐循偶然间听到了两位小宫女在谈笑,她们还穿着素服,但却没有什么礼法,能阻挡两个小姑娘快活地走在刚绽开的花骨朵跟前,为着什么——或者什么也不为,就只因为想笑而笑。

她没有出面制止,更不曾黯然神伤,只是走了开去。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