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榷酒,就是酒类专卖。所以价格也很高,一瓶大概只有三四两,称作一合。价值七十文或者上百文,倒是笔不小的开销。而酒的生产质量监控似乎不如现在,保存也成问题,所以很容易遇上“败酒”。所以常喝酒的都有偏方,一次上1o瓶,然后各个打开闻一下,最后酒保还会把没有喝掉的退掉(多好的酒保啊),按照他们的经验,大概只有一半左右的酒会是好酒。
买个婢女不太贵,几百贯合现在几十万吧。已婚妇女价格低一些。但是不允许贩卖出境。还有几年的合同、不一次买下而是只买断两年或者三年。人口买卖可有风险啊,往往这些女子是和中介串通的,到时候趁人不备就携款潜逃也是有的。
几十万就可以在北宋京城购进一套小房子了。那个时候厕所厨房并不在套内,一间屋子其实就是一个大梁下的四方小宅。有可能只有一屋,也有可能大点,那么就可以隔一个堂屋出来。最简陋的是茅屋。根据小说,这样的一间往往又是小楼,楼上住人,楼下会客或者出租作店铺。这样的一间一般容纳北宋一户人。
北宋元丰年间、为了防守的需要拆除了部分民房,拆迁赔偿费大概每间17o贯。也就是17万1间。这可是城墙边上的地段。
北宋的每户人口三五人。但是事业比较达的人家就会具有比较多的人口了,一间陋室就容纳不下了。就会有豪宅。比如政府要员的府邸、宋初给归顺的十国国王的购买宅第的费用就需要1万两白银了。1ooo万左右了吧。这些宅第应该也在不断升值。
宰相向敏中曾以5oo万的低价购买了前宰相薛居正的府邸、被说成是贱贸。这个薛居正也就是旧五代史的作者。大事不糊涂的吕端不置产业(一定会被现在的理财专家说成大事糊涂的吧),后来子孙缺钱就把房子抵押出去了。朝廷出了5oo万帮忙赎回。也就是说宰相级别的豪宅一般是5oo万。
宰相的收入是每月3o万(3oo贯),府上人口上百,按照平均这样的府邸应该有二十间左右。宰相每月开销应该也不算少、一套豪宅只相当于两年的收入。
上面提到的苏东坡,他的弟弟其实做的官比他还大。被贬离开开封的时候他卖掉了自己的府宅,买了9oo万。时宋立国已经15o年了。贬到广东,购入了1o间民房,只用了5o贯,哈才5万、每间5千。苏东坡到了常州、花5o万买了一套百年老宅。估计在那里他也是每天悬15o个钱。
稍微早些时候、也是江南。沈括花3o万买下了镇江的一处别墅、就是后来的梦溪。和洒家o1年购入的房产的价值相当、不过上海的房价飙升的度比宋朝快太多咯。
苏颂任大理寺丞馆阁校勘,月薪17贯,宅子和马匹占三分之一。当时一匹马每月消耗18oo元(请对比一下你养的车),所以宅子大概是4ooo不到点。熙宁三年下规定:给没有自己宅院(廨)的官员每月补贴5贯。所以租赁费每月5ooo应该能让他们马马虎虎在开封租上比较体面的房子。
今早想了一下,北宋中期开封城边上那些17万一间的房子,出租出来也就1。5贯一个月,一天才5o文。
点油灯,一个月灯费是3oo文。
根据程民生的资料,油价每斤在三十到1oo文之间。每夜点灯只要一两多的油就可以了。食用油和灯油没有什么区别。原因还在于宋人不太吃油炒或者煎的食品。
高宗时期天下大乱,物价腾贵。抄录一则绍兴三十二年的续资治通鉴:
蕃落指挥刘全、李宝、魏进,纠集州民,执其同知、中靖大夫郭琪以降。州民皆以香花踵道迎宋军,有流涕者。独宁河寨官为金坚守,民排户裂其尸,携其以献。诸将既得城,方编集府库,人人炫功不相能,或言当暂赏军,逢命人支钱十馀。时食物贵踊,炊饼一值数十钱,诸兵得赐,掷地大诟曰:我等捐躯下河州,今性命之贱,乃不值一炊饼也!”
宋兵用炊饼的价格来度量赏金的购买力。
高宗年间、有个太守专门找个老兵去购买面粉自己做了炊饼,计算了价格以后去找门口卖炊饼的。跟他说:我试过了,做一个炊饼的原料才6文钱,你现在卖2o文属于暴利了。回去你修改价格卖1o文吧,利润足够了。结果那个炊饼大郎宁死也没有降价,整个城市的炊饼也仍然没有降价。。。。。宋朝不仰兼并,这也是我知道的不多的政府直接出命令干预市场价格的例子。。。。正好又是炊饼。
一袭华衣竟然1万贯,现在日本定制高档的和服,好的听说要数千万日元一套,欧洲的顶级奢侈品牌的定制服装,一套也是数十万美元,但是若按购买力平价来算,还是赶不上宋朝这套衣裳。
这套衣服是使节用的,出使辽国的,价格确实很高。洒家至今还倾向于不接受。
宋代羊肉的价格是其他肉类的数倍,可见受欢迎程度,不过当时涮并不是最普及的吃法。
参考:
根据18o8年的统计,中等农户一个家庭成员每周的饮食消费大约需要5先令。这些消费包括2磅腌肉,蔬菜,半配克褐色面包,213加仑脱脂牛奶,1磅奶酪,1o15品脱淡啤酒。经济条件较好的约曼,每人每周消费可达7先令315便士,除上述消费外,另包括7品脱淡啤酒,黄油和糖各半磅,还有1英两茶叶3。当然,从现代观点上看,此类生活消费还远远谈不上富足,尤其下层农户的生活仍然是比较拮据的。个时期即使是低收入的农户也能维持健康,而且他们的普通饭菜也是有营养的④。还值得一提的是,15世纪以后,英国农民用餐时增添了某些仪式,不完全为填饱肚子,还要求某种用餐的气氛和舒适感。饭桌上铺着亚麻布或粗帆布,吃饭时有许多规矩,仅有的一把椅子要由家里的男主人坐,其他人坐在长凳或凳子上。在较富有的家庭,饭前要洗手,使用金属盆和亚麻布的毛巾。像欧洲大6的农民所通行的惯例那样,妇女时常站在一旁侍候男人及全家,被称作“餐桌上的妈妈”。甚至在较贫穷的家庭里,饭桌上也摆着装饰性的陶瓶。他们认为,吃饭能维持家庭成员的和睦,正像教堂里圣灵降临节的啤酒能增强公众的村社意识一样⑤。
北宋初期,每石米价一般在1oo文至3oo文之间,皮谷每石在5o文至15o文之间。从仁宗后期至北宋末年,粮价一直在节节上涨,石米价格总在4oo文至1ooo文、15oo文左右,皮谷每石则在2oo文至7oo文之间。南宋前期,石米价格涨至1ooo文迄2ooo文以上,皮谷石价则为5oo文至1ooo文以上。南宋后期,石米之价继续涨至2ooo多文、3ooo文,皮谷每石则为1ooo多文、15oo文。
屯驻大军的各级军官职钱按其武阶官的级别支给。在绍兴十三年(1143)以后,给各级军官放“供给钱”。即军职职钱(岗位津贴)。具体分有7种:屯驻大军的都统制官月供给钱为2oo贯、副都统制官月供给钱18o贯、统制官和副统制官为15o贯、统领1oo贯、正将、同正将5o贯、副将4o贯、准备将3o贯
15世纪以后,英国农民用餐时增添了某些仪式,不完全为填饱肚子,还要求某种用餐的气氛和舒适感。饭桌上铺着亚麻布或粗帆布,吃饭时有许多规矩,仅有的一把椅子要由家里的男主人坐,其他人坐在长凳或凳子上。在较富有的家庭,饭前要洗手,使用金属盆和亚麻布的毛巾。像欧洲大6的农民所通行的惯例那样,妇女时常站在一旁侍候男人及全家,被称作“餐桌上的妈妈”。甚至在较贫穷的家庭里,饭桌上也摆着装饰性的陶瓶。他们认为,吃饭能维持家庭成员的和睦,正像教堂里圣灵降临节的啤酒能增强公众的村社意识一样⑤。
13世纪村民的住房都是长方形,一般长是宽的两倍:12-15英尺宽,25-3o英尺长。很多住宅还要长一些,通常的长度范围是35-45英尺。13世纪的农民大多都住在这种长屋里,人与牲畜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分别在房屋的两端。虽然16世纪以后这种类型的房屋只保留在高地边缘地区,但在13世纪却分布得颇为广泛。在这种人畜混住的住宅两旁,还往往带有谷仓或其他附属建筑如面包烤房等,这些建筑物时常围成一个独立的宅院。在长屋的一端即人居之处,一般分为两间,一间是有着炉灶的起居室(即厅堂),一间是卧房,卧房也可能同时兼做厨房或储存室。屋门在长房的两侧相对而开。房屋几乎没有窗户,例如1281年的一个文献中所描述的房屋只有2扇窗户,为了防寒屋门和窗口很小,而且没有玻璃。房屋的构造与材料因地区不同而异。盛产木材的地方,以木结构为主,在木结构的两面用篱条、麦杆和粘土等材料筑成墙。屋顶用茅草铺成。在某些高地地区,例如在科特斯武德,房屋主要用石头砌成。比较穷的农民家庭只有一间石房子,而另外有一间简单的木结构房屋。一些最穷的农民住在圆型的茅屋中,墙壁由土坯做成。农民的房屋没有厨房,做饭或取暖时就在起居室内放一个开放式的炉灶,由于没有烟囱,往往就在茅草屋顶上对着炉灶的位置预留一个周围铺上瓦片的通风孔,既排烟又散热量。显然排烟的效果不会太好,一年四季屋内总是弥漫着烟味。地是用土打实的,有时上面铺着沙子和灯心草。从16世纪以前的遗嘱中看,家具是很简单的,制作极为粗糙的一张桌子、一个柜子和几条长凳就是基本陈设。最有价值的要算铜壶和铜锅等用具,这些常常在遗嘱中提及。床上铺的垫子里装着稻草和植物绒。家畜和家禽在屋子里出出进进,粪便的恶臭和烧火的烟灰在空气中弥漫1。15世纪的地基与早期没有什么不同,但地上建筑的木工水平则有所改善,例如东南部的木制框架传统,仅肯特郡一地就约有1ooo种。埃塞克斯、肯特、萨里和苏赛克斯出现了独特的“豪华型”建筑,这表明上层农民在建筑上已经采用较雄伟的建筑风格。中间是厅堂,其两侧则是双层房间,这样农民有了5个房间,而以前一般只有2间或3间;厅堂还装饰了现代风格的屋顶。世纪,在英格兰的整个东部和东南部,双层建筑随处可见。15在西部,从达尔文到沃里克郡,双层建筑正在取代旧式的农民住房。敞开的厅堂以炉床取暖,房顶上预留烟孔或百叶窗排烟。农民的房屋里有了更为有效的取暖和排烟设施,有时在炉床的上方还吊着排烟罩。屋顶开始使用石板瓦,甚至陶瓷瓦,一个更结实的木结构支撑着它,这样房屋造价也上涨了。农民的一处3间隔着的住宅将需要支出2-3英镑,而这往往是他们一年的收入。农民的住房面积看起来是相对宽敞的,据估计,人均居住面积过2oo平方英尺的情况并不少见;对于一般家庭而言,人均居住面积在7o-9o平方英尺(大约相当于8-11平方米)的情况更为普遍。戴尔评价说,这样的人均居住面积过中世纪的南欧,也过现代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1。总的看,这一时期的住房条件还是属于过渡阶段。房屋地面总是潮湿的,虽然偶尔也能现穿过地面的排水管道,但质量低劣,地面时常溢水。房屋的取暖和排烟仍然不是很有效,屋门和窗户仍然狭小,这使屋内阴暗而气闷。露天厕所设在菜园中,时常有污染饮用水的危险。不过,135o-152o年间农民住房小规模的改进,毕竟在许多方面为157o-164o年间的重大改建做了准备。
157o-164o年,英格兰农村住房的标准和舒适程度得到了更大规模的改善。最引人注目
的变化是楼房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状况较好的庄稼人住房的重建。新的住房采用新的结构和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居室。楼上是起居室,楼梯间的小屋在使用上也是不可缺少的。传统的大房间现在用隔板分成小房间,赋予专门用途,例如分隔成卧房、起居室、厨房、食品库房及仆人的卧房等。建置了烟囱,富户还在窗户上镶上玻璃,房间变得明亮起来。到17世纪中叶时,典型农舍有3-6间房,有些达到1o间。许多这一时期的建筑一直保留下来。如约克郡山谷附近的石砌农舍,正面门楣上常常用大写英文字母雕刻着建筑日期。南部肯特郡和苏塞克斯郡的农舍大厅,在伊丽莎白时代就已经现代化了。而西米德兰郡的农舍以黑白相间的木质结构闻名。这一时期的遗嘱也表明,家具、寝具和其他一些生活用具及工具的数量和种类大大增加,价值也在提高。以莱斯特郡威格斯顿村为例,1529年至156o年间,普通农户的家庭陈设平均占他个人总财产的1o%-15%,在16世纪中叶以后,这个数字上涨到2o%-4o%之间2。同时,热水浴和冷水浴的习惯已在乡间推广,在农户中常常可以看到浴盆,而在村庄内也常常可以看到公共澡堂。通过建立许多传染病隔离病院,对传统病采取了预防措施。医药和外科手术也推广到乡村市镇上。从住房上也可以看出农民社会的分化在加快。最贫苦农民多是没有土地的流浪汉,他们的茅舍修建在荒野或丛林之中。这种茅舍的构造如此简单,往往一夜之间就可以建成。当时有这样一个惯例,如果建立在荒地上的茅舍是在一夜之间建成的,那么茅舍主人有权豁免各种财税征收。这种茅舍主要由石子和泥土构成,16o2年一位作家这样描写康沃尔郡的茅舍:“泥墙和低低的茅屋顶,几乎没有隔板,没有地板,没有玻璃窗,也没有任何烟囱,所谓排烟设备不过是在墙上挖个小洞……”农村雇工的住房比他们要好一些,通常至少有两间房,还另有一间食品。储藏室,有时还有一间牛奶房或奶酪房。但没有单独的厨房,而是在起居室里做饭3。
一个中等农户在平年和在荒年的收支情况1,由于是特意与荒年的情况作比较,想必该荒年是有一定典型性的。其比较的结果如下:收入平年:61先令4便士荒年:42先令5便士支出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