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丁玲介绍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回来嘛。”接着就给老太太挂电话。老太太先是 寒暄了几句,我听达成说:“我需要您的支持。”又说,“您是我的老领导,我永远不会忘记。”接着,老太太言归正传了,要请达成和王蒙去吃饭,在她家里,宽敞些,还可以多谈谈。达成说,《 中国》不管是申请开办的报告上还是对外宣称,一直是民办公助的口径,不要经费,不要编制,硬气得很。可一批下来,什么都要了。她强加给作协,因为作协要任命,怎么也不 会任命个80岁的老太太当主编。不是谁瞧不起她,是中央精神。达成说:“就是鸿门宴嘛。我真不想去,但老太太出面请,不去还不行。”

达成、王蒙、冯牧、杨子敏应丁玲之邀去赴鸿门宴。吃香酥鸭,挺丰盛。要求要编制,要资金。出门时,丁玲欢迎他们再来。王蒙说:“饭好吃,诗难做。”①此后,丁玲为编制和经费问题,至少又给作协党组写过三次报告,时间分别是1985年的2月、4月和6月。前两次,是与舒群联署,第三次,是自己一人署名。

1985年2月的报告说:

现在,参加组稿、审稿、定稿及连带的事务工作的,除正、副主编外(他们年事较高,均在扶病创作中),有工作人员七名,内离休、退休干部各一名,兼职者一名,实际能全职 工作的只有四名。因此,当前急需解决、燃眉之急的困难是:

(一)充实与健全编辑部和设立事务部门。参照北京市现有的几个大型文艺刊物和作协《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的工作情况和编制名额,考虑到刊物的近期发展,本着精简 节约、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中国》编辑部和相应的行政事务机构的编制名额,初步计划为二十至二十五名。

(二)请批准开办费及八五年度的事业费。《中国》于八四年十二月中才从出版局领到期刊许可证,明确规定《中国》文学双月刊是作家协会所属机关刊物之一。当年制定开办费 及八五年度的经费预算,事实上已不可能。现在根据业务部门的有关规定,补报开办费及本年度的经费预算,请审核批准。

(三)请批准建立相应的经营机构。在编好刊物的同时,拟请批转北京市工商局发给《中国》文学杂志社以营业执照。我们将在政策和法令允许的范围内,选编一些质量较好的读 物,发行合法期刊以及开展为作协会员的一些服务项目。杂志社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丰补歉,逐步减少国家给刊物的拨款,配合改革的进程,尽快做到经费全部自给。

4月13日的报告说:

近来我们工作中人手严重不足的困难更加突出。现在编辑部编辑包括牛汉、冯夏熊(均是业余兼职)在内,仍只有五人,另有登记收发稿件、管理资料、跑印刷厂等借调来的两个 同志。这样一个大型文学刊物,如果不马上补充五六个有业务能力的编辑,是很难办下去的。恳请党组支持我们,帮助我们,在正式编制名额来不及批示前,临时准许我们先选调 或试用若干名额以应急。前次报告中的经费及其它问题,希望尽快得到批示。 。。

1。 三次报告,两大难题未解(2)

现在刊物已出版两期,社会上有各种反映。我们自己检查,认为仍有不少值得改进之处。工作中也发生了一些失误和缺点。我们将在党组领导下,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团结 ,改进工作。

这两个报告都由陈明起草。68岁的陈明在《中国》没有任何职务,却是事必躬亲,而且全部是义务劳动,没有分文报酬。丁玲为办《中国》所写的每一个报告,每一封重要信件, 要么是出自陈明之手,要么经过了陈明仔细修改,他成了《中国》的高级秘书。

5月13日,丁玲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澳大利亚,陈明、牛汉是团员。6月2日下午回到北京。3日上午丁玲与曾克通电话,曾克说,编制和经费这两大难题,作协那边一点进展也没 有,一点消息也没有。担负出版发行的文化艺术出版社提意见了,说已经为《中国》垫了不少钱,要求给他们一些经济补偿。说来说去,还是个钱的问题,人的问题。

6月12日上午,《中国》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为再次向党组汇报做准备。丁玲亲自主持,她说,《中国》创刊已经半年了,还是办得好的,有它的特色,我这次出去,有口皆碑 ,第一期上刘绍棠拉来的小说《四时》就很好,《党委书记》被《青海日报》转载了。大家都出了不少力,都很辛苦。但是还有问题,今天各方面都要讲彻底,出版问题、人员问 题、财务问题、发行问题,都要谈谈,把问题都摆出来,讲意见,提建议都可以。我们还要想办法找一点钱,为什么不可以登广告,何必那么清高呢?

雷加第一个发言说,第三期应该在5月30日出版,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消息,出版社有意见。我们面临的困难,出版发行、稿源、内部团结,这三个问题是主要的。最困难的是出版发 行问题。现在对我们的刊物有两方面反映,一方面是正统的,说好,另一方面意见我们不容易听到。有人提出,对《党委书记》、《病理学的一课》、《背尸人》反映好,这是不 是就代表了我们的方向?

牛汉说,丁玲同志对刊物是高估价,高瞻远瞩。昨天编辑部部分同志交换了一下意见,尽管我们的问题很多,但成绩仍然是主要的,绍棠、舒群同志的意见尽管很尖锐,但也是为 了把刊物办好。现在的主要问题,第一个是出版发行问题,很紧迫,第二个是人员问题,第三是刊物如何改革改进的问题。出版工作有一系列问题,文化艺术出版社有他们的困难 ,第一期、第二期大约拿出20万元,现在他们要一部分补贴,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考虑不全面,补贴问题没有及时答复,他们就消极了。我们这个刊物原来说是民办公助,现在是 隶属于作家协会,作协就应该帮助我们开办。

丁玲说,这些问题还是要和作协谈,由我、曾克、牛汉去谈。曾克说,也要谈人员编制问题,全部的解决不了,可以先调三四个正式人员。牛汉说,现在编辑部正式编制只有杨桂 欣一个人,其他人在原单位有自己的工作,编辑部至少要15个人,编务行政要10个人。《人民文学》36个人,我们才要25个。冯夏熊说,有个小伙子写过中篇,愿意到这里来,我 们没有编制,最近让《当代》要去了。廖西岚主动说帮我们组稿,让我们去谈,可是派不出人来。我们几个人除了看稿,还要看作品,了解情况,这么熬也不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 三次报告,两大难题未解(3)

丁玲总结说,一个是要人,一个是要钱,主要就是这两个问题。

三天之后,6月15日下午,《中国》向作协党组汇报工作,地点在丁玲家里。党组来了三个人:唐达成、杨子敏、邓友梅。《中国》方面有丁玲、牛汉、曾克参加。

牛汉汇报说,编辑《中国》比原来想象得复杂。《中国》诞生就是个衰老的刊物,主编、副主编班子老化,投稿的也是老作家多,中青年作家讲究实惠,很多人是“看看再说”, 不大给我们稿子。《中国》一出现,人家就有看法,有些看法也有道理。现在《中国》拥有大量不知名的青年作者,有些人经过三五年培养是可以成名的,比如山西的田东照。我 们的班子不是一个工作班子,是个荣誉班子,有些人不干什么工作,还要横加干涉,所以编辑部工作很困难。绍棠不隐讳自己的观点,他推荐的作品没有用,也有意见。我们现在 很困难,编辑人员太少,《中国作家》有后盾,我们没有。我们的规格应该与《人民文学》大体相同。现在需要党组帮助解决的,最重要的一个是人的问题,一个是钱的问题。我 70%的精力放在《中国》,却在《新文学史料》拿工资。

丁玲插话说,有件事要说清楚。头两期只有牛汉和夏熊领着干,原来说是民办公助,拿来的编辑费除留公用外,按八个月劳动量,按多劳多得原则分配给编辑们,这样一个月有五 十几元,结果引起舒群发脾气。丁玲说这话,是因为舒群把编辑费问题反映到党组去了,她要当着党组书记唐达成的面解释清楚。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