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故国鸣鷤鹆 > 第19部分(第1页)

第19部分(第1页)

是不识时务的另类怪人。再加上郑板桥平时经常交往的人中还有不少是禁卫军官的子弟,这些人的父兄经常出入宫廷士林,喜欢把那些上层人物的腐败事情拿出来讲,这下好了,狷介的郑板桥一听又瞪了眼,开始臧否人物激浊扬清起来。别人闯荡京师都善于“朝扣富人门,暮随肥马尘”,偏偏郑板桥是不愿讨人残羹冷炙的,这样下去郑板桥只能越过日子越拮据,在圈子中也受排挤。在这个时候,他又想起了江水如兰丝雨绵绵的江南,更想念起兴化乡下的妻儿,终于他又在雍正七年回到了扬州。

雍正九年,板桥已三十九岁,就在这时,他的结发妻子徐夫人病逝了。这对板桥来说无疑是很大的一次打击,这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本就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办理后事花了一笔钱后,郑板桥已穷困得身无分文,而且明年就要参加南京的乡试。到了冬天,穷困的郑板桥只能用亡妻生前补过的破裘御寒,除夕前的祭祖辞年,板桥也只能供上一瓶白水。乡试之日渐渐迫近,现在郑板桥根本无出行的盘缠,但他又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乡试是三年一次,对于三十九岁的郑板桥来说,本身年纪也不小了,不能再拖下去,他必须要在来年的乡试中夺得功名。但盘缠怎么办,卖画维持温饱都难,他只能硬着头皮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想到了当时的兴化县令汪芳藻。汪芳藻在兴化为官的口碑不错,而且很欣赏郑板桥的才华,平时也有交往。郑板桥在这年的除夕前一天,写了首诗给汪芳藻求援:

琐事贫家日万端,破裘虽补不禁寒。

瓶中白水供先祀,窗外梅花当早餐。

结网纵勤河又冱,卖书无主岁偏阑。

明年又值抡才会,愿向东风借羽翰。

——《除夕前一日上中尊汪夫子》

在收到郑板桥的这封信后,汪芳藻就慷慨地赠给板桥足够的银两,并鼓励他好好应试,郑板桥有了县令的帮助自然信心十足。第二年来到了南京,乡试时果然中了举人。

考上举人后,郑板桥又到杭州游历了一段时间,可是身上患了一个疮,只能又回到扬州,随后又客居海陵,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泰州。本来第二年,也就是雍正十年准备参加京都会试的,可是他没有去,这一年自己身体不好,而且他的叔父省庵先生去世。板桥只有这一个叔叔,这时他的父母也早已亡故,再加上以前叔父对板桥也不错,为之“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在海陵的这段时间,郑板桥能做的事还是卖画,和扬州一样,他仍然寄居在一处叫弥陀庵的寺庙里。寺庙中的住持是一个叫梅鉴上人的和尚,梅鉴上人不修边幅,其实也是个无形的文人,酷爱诗文,庙里来了个举人,他自然高兴,于是两人相交恨晚,整天作赋吟诗,日子清苦而不乏乐趣。

在海陵过了一段时间后,已是雍正十三年了,此时的郑板桥已四十三岁,他没有放弃参加会试的想法,于是又开始了苦读的生活,这一次他打算离开海陵也离开扬州。他想去江对岸的镇江,在镇江有座很有名的山叫做焦山,此山与北固山和金山齐名,位于镇江东北的江中,高七十多米,以前这座山相当荒凉,只有少数的人为了砍柴才到山上来,所以又被叫做樵山,东汉的时候,焦光三次拒焦招出仕,长期隐居在此山,才得名焦山。郑板桥当然喜欢焦山怡人的风景,他由象山搭舟,来到这座四面环水,江滔扑岸的岛上,当然,他寄宿的地方准又是寺庙,不过庙内环境宁谧,耳边江涛阵阵,放眼望去晚霞连天。那句极有名的“山光扑面因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就是这个时候写下的。

人迹板桥霜(4)

板桥在焦山读的书内容非常广泛,经史子集无不通览,不过他很清楚,自己的重点又必须放在研读《四书》《五经》之上,最重要的是研习八股文,因为第二年就是京城会试了。郑板桥与别人很大的不同是,一般人并不愿意做八股文,而板桥居然还最喜欢八股文,这和他不羁的性格多少有些出入,当然也许他更明白,作八股文考进士是他唯一一条好的出路。读书时他更是经常勉励自己在扬州的堂弟,在信中谈自己的学习制艺心得,让他也要适应这样的科举制度,学习时要善抓重点,书要精读,总之他心里深深地希望郑家的子弟能多出几个读书人,只有这样他们的家境才能有所改变。也许这一点上来说,看不出郑板桥异样的个性,反到只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这年的秋天,郑板桥下了焦山,远赴北京参加第二年的会试。而第二年已是乾隆登基,也已改元,板桥在三月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中贡士,五月份又参加了殿试中了二甲第八十八名的进士。熬了大半辈子郑板桥终于熬到了这个进士头衔,想想曾经受过的磨砺和艰辛,他觉得很值,在发榜的那些日子,他兴奋不已,写下这首《秋葵石笋图》:

牡丹富贵号花王,芍药调和宰相祥。

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

这首诗当然很俗气,似乎有点不符合郑板桥在后人心中的形象,狷介的郑板桥怎么也未能免俗,其实这个时候郑板桥的人生观还没有太大的改变,他的儒家平天下的志向还没有磨灭,现在春风得意也是可以理解的。按照进士的惯例,新科进士都要在京城逗留一段时间,因为进士中优于文学书法的人,有可能被选入翰林院所设的庶常馆学习,若被选中就称为翰林院吉士。板桥留在京城,除了拜访当时京城的名流大儒以外,主要还是准备参加庶吉士的选拔。板桥还记得上次来京城时是多么狼狈,那时只是个卖画人的身份,这次滞留京师已截然不同,他等待的是朝廷将授予的官职。但也许是郑板桥长期处于社会的底层,现在机会来了,那些被埋在心里的出仕期望,又强烈起来。可是郑板桥长相并不出众,或者说还十分地丑,又加上圈中人都知道他性格狷介狂放,这些都是进入仕途所忌讳的。郑板桥等了好久,没有什么官职授给他,于是只能学韩愈的“干谒”,给朝廷的要员呈献诗文,希望他们能够引荐自己而谋得职位。可是区区诗文根本帮不了郑板桥什么,再加上当时雍正皇帝刚去世,乾隆才上台,新旧势力正处于变动之中,党派之争也很激烈,对于这个不谙世事又没什么后台的郑板桥来说,“干谒”也是条走不通的路。一年之后,郑板桥只能带着这个空的进士头衔回到了扬州。

中进士前,郑板桥在扬州受尽了困苦,那时连温饱都不能做到,住处也只是破旧的寺庙,这次回到扬州已大不相同,势利的扬州盐商官僚们见新科进士回来,纷纷问他买画、索诗、求文,也还有许多商人挽留他住在自己府上。最后郑板桥选择了扬州城北的勺园,住下来不久,他又遇到了一位美丽贤慧的姑娘饶氏,认识这位饶氏颇有传奇色彩,后来郑板桥在《行书扬州杂记卷》中还甜蜜地回忆起当初相识的情形。那时正是二月,郑板桥一天起得很早,闻着花香散步,由傍花村经过虹桥,直接走到了雷塘。只见树木丛茂,居民渐少,板桥知道已走到了郊野,忽然见到竹树间有个围墙,围墙内种满了鲜花,板桥好奇地叩门径入,徘徊于花前,见到一个老妇人。这个老妇人坐在茅亭中,而旁边的墙壁上贴了幅板桥的字,板桥觉得好奇,怎么这个老妇人家居然有自己的字,就上前问她认识写这副字的人么?妇人回答郑板桥说闻其名而不识此人,板桥随即说那人就是自己,老妇人又惊又喜,叫出了自己十九岁的女儿,见了这位才华横溢的郑先生,这个女孩就是后来嫁给板桥的饶氏。她倾慕板桥的才华,自那次初遇之后,彼此都深深爱上了对方。连板桥自己也很庆幸一生中能有这场艳遇,他和饶氏的爱情故事也从此传为佳话。可是当时郑板桥家中仍有郭氏,饶氏只是个妾的身份。当然,聪明贤慧的她自然在板桥心中是最重要的。 。。

人迹板桥霜(5)

到了乾隆六年,板桥又从扬州来到京师,这次他是奉吏部之召,他终于看到了自己光明的前途,去京城的路上异常轻松而兴奋。到了京城,他结识了慎郡王允禧,慎郡王是乾隆皇帝的叔父。他平时也喜好绘画诗词,人品学问和板桥极相似,对这位南方来的才子郑板桥自然非常赏识。赏识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郑板桥到慎王府拜谢,亲王亲自下厨为板桥做饭,甚至后来还曾将自己写的《随猎诗草》、《花间堂诗草》送给板桥指正并要求作序,他可是康熙帝的儿子,能做到这一点已实在不易。不久,经过慎郡王的斡旋,郑板桥被授于山东范县的知县。而这一年他已五十岁。

范县所在地,当时隶属于山东曹州府,这个地方虽然穷困,但也宁谧而安静。郑板桥带着他年轻貌美的饶氏骑着毛驴来到了这里。既然做了官,郑板桥就想做一个好官,他从小出生贫寒,半辈子过着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生活,对穷苦有深刻的体会,所以他同情下层的老百姓,这次他到范县做官,就打算好好地做一番事业,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在清代的官场,地方官其实都很贪婪,因为很重要一个因素就是交通不发达,天高皇帝远,一般的七品县令在地方就跟皇帝一样,所以胡作非为的事数不胜数。郑板桥最讨厌的就是这些人,自己也不愿意成为这样的官员,他在范县时经常到百姓中去,亲自询桑问麻,关心农业生产,他知道要想让百姓温饱必先以农为本。郑板桥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他绝不学一般的县太爷出门坐轿子、更不喜欢前面敲锣后面打鼓,他一反常态,除非迎接上司没办法以外,一般都是自己徒步。弄得他的同僚下属很不解,这个南方来的县令真怪,奋斗了半辈子获得了功名就是为了享福的,做官的人根本没有象他这样的。也许是因为郑板桥是受过苦的人,或者是受当初淳朴乡风的熏染,他对穷苦的农民总是抱以同情心,鼓励他们多耕作生产,才能改善生活。在观察了当地的春耕夏耘、植桑养蚕、婚丧嫁娶,应差服役之后,对农民的生活状态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给自己的堂弟的一封信中,完全可以看出对农民百姓的态度: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是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无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范县有这样理解百姓和体察民情的县令,这是他们的幸运。

郑板桥为政最大的特点应该还是“无为而治”,他觉得作为朝廷和官府,应立足于“清净无为”,尽可能做到不扰民,让他们安居乐业,所以也特别痛恨那些经常打着“关心”的幌子去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的腐败官员。板桥提倡无为而治,并且也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他曾和朋友信中说范县的情况,这里风俗淳厚,老百姓不喜欢干涉别人的事,因此诉讼之类的事比较少,闲来也就饮酒看花。最有意思的是一次醉后,击桌高歌,声达户外,一些下属觉得好奇而纷纷在身后议论,说历来只听过有狂生狂士,怎么从没听过还有狂官的,可见板桥做官亦不改起率真。

当郑板桥沉浸在范县宁静的生活中时,官场官场尔虞我诈的现实击碎了他的“无为而治”之梦。官场太大太黑,而他的官太小,鸡蛋碰不了石头。腐败的官员太多,唯他清廉,那么只能做不入流的异类。渐渐的,他以前儒家济世思想的锐气被消磨了大半,甚至在范县任期的后一段时间,郑板桥都想离开官场。好在当时的巡抚大人慧眼识才,硬是要郑板桥留在官场,并且调任他到潍县做县令,这个县要比范县大许多,而且更富裕一些,应该更好管理。

第二年,已经五十四岁的郑板桥,又骑着他那头随他从江南走来的驴子,到了潍县。潍县地处山东腹地,北临渤海,这里也是盐商云集,交通非常发达,比起范县要富庶许多。巡抚调板桥到这里,也是想让他为官轻松些,哪知这年遇到了罕见的大饥荒。板桥上任的首要任务就是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他想到了一系列措施,他劝说感化了许多富户,让他们轮流开设粥厂,煮粥给一直处于饥谨状态的百姓喝。对于当地一些趁机囤积粮食发财的黑心富户,郑板桥也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一些顽固不化的,他就查封这些人家的粮仓,强迫按照合理的价格卖给百姓度日。由于郑板桥措施得力,稍微缓解了饥民的生存状态。除此之外,郑板桥还想到了另一种“以工代赈”的方法,他规划了许多比如修城凿池等兴建和复旧的工程,由县衙和富户出钱,让远近的饥民来做工并给一定的工钱,这样也就免于一些人被饿死,可谓用心良苦。哪知这次旱灾非常重,接连两年不得缓解,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乾隆十年,朝廷决定免去山东的赋税,并派遣官员到山东放赈,板桥被列在这些官员中间。那些饥民可怜的眼神让郑板桥陷入深深的痛苦,他怜悯这些淳朴的百姓,在这期间,他还写下了《逃荒行》《还家行》等诗篇,这些长诗凄婉哀怨,极有杜少陵“三吏三别”之风。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人迹板桥霜(6)

待旱灾过去之后,郑板桥在潍县采取了一系列的施政措施。首先是推行文教,选拔人才,潍县这地方的由于盐商云集,重利轻义,郑板桥竭力提倡文事奖掖后进,比如说在著名的理学家韩梦周小时候家境非常贫困,酷爱看书又读不起书。郑板桥知道后就慷慨资助,韩梦周苦读多年终于中进士,象这样得到板桥热心帮助的潍县书生还有很多,比如韩镐等。本地还有一个叫胥伦彝的贡生,才华横溢,就是好赌,赌到最后连御寒的衣服都输掉了,还舍不得离开赌场。郑板桥不忍心人才埋没,得知后就极力地说服开导他,并推荐他担任一个县的书院院长。其次对于那些被富商排挤欺压的小商贩,郑板桥也非常关心,在法令上尽力维护他们的利益,不过这样也得罪了那些有钱有势的富商受到许多反对和责难。而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上,板桥更是执法公允,极有口碑,最有意思的是他提倡男女的自由恋爱和尊重妇女的权利,比如有这么一件案子,原告说儿媳私自回娘家,久留不归,让县令板桥动用官府的力量去强迫这位妇人的儿媳回家。板桥觉得如果这位儿媳在婆家的生活美满幸福,肯定不会私自跑回娘家不回来的,一定是婆家待她不好。最后这个妇人再来催促,郑板桥的判决是:“妇必恋夫,尔子相待果好,尔肯私自归家?应着尔儿以礼去唤,不必控。”,对待其它的案情郑板桥更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所以潍县几年下来民风大易,个个都觉得这位南方来的县令不一般。

要是一般的政客,能将政绩打点到这样,就会千方百计顺着势将官下去,可是天生有著书生气文人气的郑板桥,做了近十年知县后,却有渐渐产生了归隐的想法,他也渐渐官场就象一张充斥着险恶、自私、谀谄、卑鄙的大网,一个官员要在这张网上生存,必须要八面玲珑、心智圆滑,郑板桥天生正直,肯定不能象那些人格都不要的官员一样低声下气,也得罪了很多上司。正如他在信中这样说的:“宦途有夷有险,运来则加官进爵,运去则身败名裂。惟久羁政海,精力日衰,不仕又无善退之法,自寻烦恼,未知何日始克遂我初服也”,除此之在,他在一首《青玉案·宦况》的词中,也这样表露想离开官场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