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南国江山笔趣趣 > 第34部分(第3页)

第34部分(第3页)

至于殷文圭,他自幼刻苦于学,所用墨砚的底都被磨穿了,同样是当世有名的才子。

这些文士或者爱好名利,或者有感于田的厚遇,纷纷投效田手下,为他出谋划策。

三天前杭州武勇都之乱的消息早就传到这里了,不算什么秘密。而如今刚得到的消息却是吴王杨行密派周本率军攻打苏州的消息。

“节帅,大王派周本攻苏州,却对杭州置之不理,这是对节帅不信任的缘故啊!”幕僚沈文昌说道。

一旁殷文圭、杜荀鹤等文士也纷纷点头认可。

按照常理,杭州发生叛乱,武勇都的叛军攻占了外城,只有内城还掌握在钱手中,此时正是大举出兵攻占杭州的大好时机,偏偏杨行密却出兵去攻打苏州,对杭州不闻不问,这显然是担心攻下杭州会便宜了田。

田一脸阴沉,自从上次在广陵向杨行密求取升州遭到拒绝后,他已经对杨行密彻底失望了。回到宣州后,他一方面积极扩张军队,搜罗人才,另一方面又不断派人去联络安仁义,暗中结成同盟。然而他也知道自己的实力还远远不是杨行密的对手,所以他虽然准备多年,却不敢贸然发动。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武勇都之乱这种机会,他自感扩张势力的时机到了,本来想上书广陵,希望出兵杭州。哪知道他还没来得急想好措辞,杨行密发兵攻打苏州的消息就传来了。

与这个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各种猜忌田的流言。什么“宣州田才是淮南大敌,此时应该防备田趁机扩大势力”,什么“武勇都就是田在暗中挑拨才起兵造反的”……

总之各种流言都有,意思却都是说田暗中图谋不轨之类的。这些流言也不知道是谁散布的,但却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就差直说田要造反了。

“大王对本帅的猜忌由来已久,这也没什么稀奇的!”田淡淡的说道。

自从朝廷封他为宁国节度使后,他就以朝廷册封的节度使自居,暗中有不听杨行密号令的企图。

“如今要讨论的是,广陵那边肯定不会给咱们出兵的指令,甚至会派人来阻止咱们出兵。没有了合法的出兵名义,到时候咱们还要不要坚持出兵呢?”对于这个问题,田心里其实早就有了答案,不过他还是想知道手下幕僚的看法。

“节帅,自从大王任命您为宣州刺史一来,您开始几年一直都兢兢业业为大王效力;后来冯弘铎造反,又是节帅率军打败他的,然而大王却偏偏让李神福为升州刺史,可见大王那里是指望不上的。在下以为,节帅想要扩张势力就决不能放过如今的机会!”殷文圭开口说道。

“是啊,如今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即便没有大王的命令,难道节帅就不能出兵了?”一旁杜荀鹤说道,“要知道节帅您虽然是宣州刺史,但也是宁国节度使,自然有出兵的权利!”

田点点头,“那么出兵的时间呢?是现在就出兵,还是先观望一下?”他早就作出了决定,不管杨行密那边什么反应他都会出兵。不过如今能够得到幕僚们的认可,他还是很高兴的。

沈文昌沉吟了一下,开口答道,“在下觉得,虽然节帅可以不顾大王的命令出兵,但现在杭州的徐绾、许再思还处在上风,咱们如果现在就出兵的话,只怕他们都会敌视咱们。所以不如等一等。”

“等一等?等到什么时候?”杜荀鹤疑惑的问道。

“等到徐绾他们主动邀请我们出兵的时候。”

“这,沈兄怎么就能断定他们一定会邀请我们呢?”

沈文昌一脸自信的说道,“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初徐绾他们没能一举攻下杭州,之后就没有攻下杭州的可能了。而造反之事一旦发动了就没有退缩的道理;他们既然有失败的可能,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援军。”

“不错,周围能够作为徐绾援军的只有我们宣州或者淮南的军队,但淮南势大,他们肯定担心投靠过去得不到重用,所以必然是投靠我们。”一旁田接着说道,“所以,本帅已经决定了,暂时不出兵,等徐绾他们邀请咱们后在发兵杭州。”

ps:求收藏,求推荐!

第六十八章 苏州之围(一)

第六十八章苏州之围(一)

唐朝末年的苏州之地比后世苏州要大得多,不仅包括后世的苏州,还包括后世的上海和浙江嘉兴的部分地区。

苏州之下,又有嘉兴、华亭、昆山和常熟、海盐、崇德等县,每个县都有数百乃至数千兵力镇守。

郭家村是常熟境内靠着长江的一个小渔村,这里民众不多,却生活安逸。多年前孙儒兵大举渡江南下时并没有打扰到这里,同样的五年前淮南与两浙争夺苏州时兵乱也没有影响到这里。这个小小的渔村仿佛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一般,避过了一次次兵灾。

这天,江面上突然出现大批船队,并且向着渔村驶来,铺天盖地的船帆仿佛遮蔽了江面,让村民们各个坐立不安。

“难道是水匪过来抢劫?”

当初江淮大乱时,长江中水匪横行,时不时有等岸抢劫的。然而自从淮南和两浙各自一统后,水匪也遭到了两方的清剿,大部分都被消灭了,即便留下来的小股水匪也是远遁海外。这些渔民已经好几年没见到水匪了。

“应该是淮南军打过来了。”有见识广的中年人说道。

作为长江上讨生活的渔民,如此大队的船他们不是没有见过,但那些船队都是只是路过的;而这一次却是直冲着他们而来。

“他们人多,咱们顶不住的,一会儿他们登岸后大家都不要乱动。我听说淮南军军纪严整,只要大家不抵抗,想来他们不会为难咱们的。”中年人查看了一下船队后,又转头对周围人说道。

这中年人平时在村民中的威望极高,此时发话后其他人纷纷点头应诺。

不久船队靠岸,大群的士兵划着小船登岸,中年人一看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