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太湖缓缓流 > 第15部分(第2页)

第15部分(第2页)

悠长的山径就这样弯弯曲曲地甩进了坞底。两道山梁如长长的手臂伸展而下,到这里开始合拢,象要拥人入怀。通道狭长幽深,山溪在道侧细细鸣响。坞里满是杨梅和桔树,全清新肥壮,纤尘不染。尤其是那些杨梅树,枝干虬劲,形状优美,新叶纷披,亭亭如华盖,每棵都如树的雕塑,形态独特而又含义丰富。

无人的翠绿山谷,生机盎然的果林,清风鸟鸣如水,柔软的泥土弹性十足,空气中混杂青草和花的芳香。

我轻悄地经过,怕惊忧这亘古的静谧。

水月坞得名于水月庵,这座古刹早已无存。在其遗址之上现遍植果树,绿意盎然。林中有数株古老的杨梅树,枝干如松如柏,枝叶如伞如盖,人入其间如进遮天蔽日之巨大绿屋,满地荫凉。

在那片幽静的果林深处,这里竖两块石碑,那里半埋数件残片,有青石雕凿而成的柱基,也有断裂的石梁,带着精致的刻纹与泥土野草相伴,头上果树横枝殷殷垂顾,侧旁山泉细流无声。

听说人们正在策划重建水月庵。不久,一座现代庙宇将取代眼前的一切。常常是这样,你走过一座寂静幽美的山坞,刚转身,它们就如海市蜃楼般在你身后消失。

就像你的童年和青春,风一般流经你的手指,从此无踪可寻。你只能举起空空的手掌发呆。

但我毕竟领略过飘渺峰水月坞如朝露般清新的春光,也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的感受与感动,我为此感谢这片大地山川对我的厚爱。

夏日的缥缈峰,漫山遍野成为植物纠缠成海的世界。请一位缥缈村民作导游,在山顶近旁石崖深草处寻找古老的石刻,现已掩没在深草中。我喜欢先上到空旷的山顶远望,然后再沿山间时隐时现的小路下到那些幽美的山坞去。这次在缥缈峰顶又就各条山脉的走向大致辨认了一下,便向通往绮里坞的方向去,也就一下子陷入了夏日最茂密的榛莽之中。

先从缥缈峰巅下到另一座山头,沿途全是半人高的茅草和杂竹,头上骄阳直泻,四围草海汹涌,幸我早有准备,头戴遮阳帽(其实下山时正朝着日头,等于没戴),身着长袖衫牛仔裤,脚穿旅游鞋,可以在荒草荆棘丛中横冲直撞,只是脸无防护罩,不可避免地常被带刺的荆条或竹梢偷袭成功。

但与大山夏日更成熟更浑圆的优美弧线,连绵山丘茅草如海所形成的壮观视野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在这样的山野这样的视线这样的心境里,各种童年时分才有的感觉重又复活,人会在这一刻只在乎当下。

这一刻,巨大的苍穹之下只有山野里时而响起的无忧无虑的笑声,而空间的宏阔又如消音器使笑声缥缈悠远,令人心生疑惑,这是谁的笑声?

下到林中山道,高高的树林都是水杉,一根根向上方直立,将阳光全挡在了林外;树下长满了水竹,枝叶茂密到了无法看清腰下的一切,往下走必须拂枝披叶而行。

面对这片深林中触目皆绿的植物世界,深呼吸,再深呼吸,让树木精华之气洗涤心胸,眉眼也清澈明亮了许多。

飘渺峰的四季(4)

夏日的假日就应该这样度过。走出空调房,到野外,到山间,在阳光和植物交合的空气中尽情享受自然桑拿,让每个汗毛孔张开,全身汗流如洗,体内污秽尽然排出,人在夏日的山野和林间会脱胎换骨,重获婴儿般的红润与单纯。

这一年秋天我再去缥缈峰的时候,发现正是秋之最绚烂熟透的时光。那天是十一月的一个星期天,我约了小何开车去西山,她有个亲戚在缥缈峰下的涵村坞等我们,我们准备先登山,然后去涵村坞吃一顿晚中饭,因抵达山底已近中午。

上山仍经过缥缈村。深秋的江南山村,漫山遍野的桔林挂起无数通红的小果,像绿色的圣诞树浑身亮起桔红的小灯。它们绵绵延延地在村前屋后,在山地丘岭间,红红绿绿地渲染着秋天的丰富。更瑰丽的是那些高大优美的银杏树,金黄金黄的扇形叶片如华盖般撑开,让人眼睛一亮,再也无法移开。

那些古老衰败而意味隽永的乡村老屋,灰暗斑驳的墙门与疲惫残旧的村巷,被这些鲜亮透明而又华贵优美的枝叶一衬托,便也活泼生动了起来。

这次是从山坳地里的一条长满桔林的小道上山。被桔林染绿的小路,因为两旁像提了无数小红灯笼的果树而更显情趣盎然。林间空地有几棵古老的杨梅树,枝干虬结枝条展舒,一副张扬苍劲的奇特姿态。

登上山巅是正午,太阳白光光的,下方的村庄、果园都象罩在一层雾气中看不分明,太湖与天际也是灰白一片。能感觉到阳光如给皮肤蒙上一层热而微烫的絮棉。

群山已换装,是一片红褐青绿的混合色。我一路过下来,知道红褐是马尾松,青绿是灌木和茶果树,还有一些深褐色,那是山栗树,随着带刺的果实落地,叶子开始凋零,挂在枝头的,也已焦枯。

有两条新修的山路从缥缈峰顶通向附近的山头,分两个方向下到不同的山坞,一条通往较近处的水月坞,另一条则越岭而去,通往较远处的涵村坞。

春天时分,我已翻山去了水月坞和坞里的堂里村,这次就直奔更远处涵村坞而去。

新铺的山路就地取材,是将山上随处可见的黄石敲碎平铺,如一条宽幅黄带,垂展在群山光秃的头颈之上。太湖边的山峰大抵如此,到一定高度便因石多土瘠不长大树,最多只生稀疏的杂树和茅竹。

走在渡山越岭而去的山梁之上,人像溶进天空一样。

途经水月坞顶上的山梁,又见大山巨大的侧面被掀去绿皮,裸露着新耕出的红色土层,那是准备种植茶叶的农业开发项目。

抵达涵村坞的上方,可以看到坞底山坡绿意葱茏,但山脚下出现一个大工地,推土机正在挖土造池,旁边正在建造一幢连着迴廊的楼房。

沿着一路新铺的黄石台阶一直下到工地前,小何的亲戚已在等候,他是村长,管辖原先的涵村与堂里村,现合并为一,统称堂里村,分别在水月坞和涵村坞两个坞中,有800户人家共3000多人。

这些破土动工的项目,是西山镇正在开发的旅游项目,那楼是茶楼。

中饭就在坞里吃,窗外满是绿色的山影。菜饭、虾、鱼、青菜、蕃茄蛋汤,都是就近从屋后和湖边取来,十分新鲜。“最近怕禽流感,鸡就不吃了。”村长笑着说。这时已是下午一点多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